上蔡:生態扶貧鑄就持續增收“金山銀山”
摘要:目前,全縣初步形成以“和店、蔡溝等鄉鎮的林苗種植,齊海、五龍等鄉鎮林藥種植,無量寺、大路李等鄉鎮林禽種養,黃埠、邵店等鄉鎮林油、林菌種植,西洪、東洪、塔橋等鄉鎮林果種植,韓寨、小岳寺等鄉鎮林菜種植”等不拘一格的林下經濟產業格局。
一林三收 多重受益
上蔡:生態扶貧鑄就持續增收“金山銀山”
本報訊(記者 陳司 通訊員 王軍委)正是春和景明、春暖花開的大好時節,上蔡縣東洪鎮萬莊村的700畝圍村林里,滿目蒼翠,生機勃勃,碧桃樹下大片白色的豌豆花隨風輕舞,嫩綠的新芽格外喜人。
在碧桃樹下套種豌豆等作物,既不影響桃樹的生長,同時也給種植戶們帶來額外的收入。如今的萬莊村,已經成為上蔡縣“發展林下經濟,實施生態扶貧”的一個縮影。
萬莊村黨支部書記盧大煉介紹,之所以春季選擇套種豌豆,一是易管理,二是豌豆生長周期短、見效快,除去化肥、種子等成本,畝收益在1600元左右。豆秧還可作為飼料出售,預計總利潤30萬元左右。豌豆收獲之后,下一季將在林下套種花生,畝產可達500公斤,從而實現“一年種兩季、增收不斷檔”。
作為上蔡縣重點打造的產業扶貧模式,近年來,該縣將國土綠化提速行動與林業產業扶貧有機結合起來,真正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該縣采取“林業產業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在全縣有貧困人口和農業用地的433個行政村,按照毎村不少于100畝的標準,強力推進“圍村林”項目建設,全縣共發展圍村林5.2萬多畝,形成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脫貧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雙重效應,推動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協同發展,成為當地群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的重要支柱產業。
上蔡是平原農業大縣,發展“圍村林”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該縣不僅在縣、鄉兩級成立了領導組織,還出臺了相關配套文件,從政策鼓勵、資金扶助、科技支持等各方面予以保障。為最大程度發揮土地利用效益,該縣大力發展林下經濟,逐步形成“一林三收”的多重功效:一是林下經濟帶貧促增收。各村圍村林建成后,按照每戶不低于1畝的標準,無償提供給村內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在林下自主發展種植、養殖,收全部歸貧困戶所有。對沒有勞動能力、無自主經營能力的貧困戶,將林下經濟交合作社統一托管經營,合作社按入股比例,拿出一部分利潤分給貧困戶,年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二是集體經濟股份促增收。各行政村將投入到林業專業合作社的財政補助資金作為村集體股權進行入股分紅,僅此一項,每年村集體收入在5萬元以上,其中,60%用于扶持貧困戶。三是就地就業務工促增收。各村配備2名生態護林員,毎人每月500元。到林地務工的貧困戶,毎人每天還能掙四五十元工資。
該縣堅持因地制宜原則,宜種則種,宜養則養。目前,全縣初步形成以“和店、蔡溝等鄉鎮的林苗種植,齊海、五龍等鄉鎮林藥種植,無量寺、大路李等鄉鎮林禽種養,黃埠、邵店等鄉鎮林油、林菌種植,西洪、東洪、塔橋等鄉鎮林果種植,韓寨、小岳寺等鄉鎮林菜種植”等不拘一格的林下經濟產業格局。全覆蓋式的林業生態扶貧,已經成為上蔡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的新引擎、強動力。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