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綠色牧歌”奏響富民曲
摘要:汝州市畜牧局局長李天璽算了一筆賬:除了豬肉外,豬血、豬尾巴、豬蹄都是寶,熟食市場巨大,就連豬鬃也可加工成毛刷等。今年1月,生豬期貨掛牌,全國首張生豬“保險+期貨”保單落戶汝州鼎成牧業,今年將擴大到10家企業以上,為生豬價格加上雙重保障。
本報訊(記者張建新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王冰珂)你印象里的豬舍是什么樣子?3月18日,汝州市小屯鎮,牧原現代農業綜合體項目,年出欄280萬頭生豬的養殖場令記者大開眼界:
豬舍樓共六層,不同生長階段的生豬分層居住;采用四層精密過濾系統,病毒細菌攔截率高達99.3%,進風空氣過濾等級為16級,接近ICU空氣標準;巡檢、清洗消毒、板下清糞等由機器人替代,實現智能化養豬;糞便無害化處理利用,實現零排放……
綜合體項目位于虎狼爬嶺,土地貧瘠,原來處于荒廢狀態。目前,項目一期(10棟豬舍樓)已建成,配套飼料廠預計3月底建成投產,二期(18棟豬舍樓、職工宿舍、屠宰區等)已啟動建設。此外,牧原集團還在汝州投建了年出欄200萬頭生豬的普通養殖項目,部分場區和配套飼料廠已經投產。
作為全國第一批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全國生豬調出大縣,近年來,汝州以創建全國畜牧強縣為目標,圍繞“700萬頭生豬全產業鏈”的目標,不斷做大畜牧總量,做強畜牧產業。
2019年以來,汝州市繪制了生豬產業“四張圖譜”(產業、企業、產品、科研機構),相繼引進牧原集團、新希望六和、天康生物、西證渝富等8家畜牧業龍頭企業,總投資228.3億元,設計總產能達700多萬頭。
汝州要求畜牧企業必須實現糞污資源化利用,杜絕“以污染換發展”,同時加快推進規模養殖場標準化改造,通過從嚴管理飼料前端、生產中端、糞污后端三個環節,確保生豬產業標準化發展。
汝州市委書記陳天富說,目前汝州市已建成生豬產能307萬頭、飼料產能60萬噸,根據規劃,預計今年出欄300萬頭以上、屠宰能力達100萬頭以上;2025年出欄700萬頭以上、屠宰能力達500萬頭以上。
生豬產能的擴大,帶動了上游飼料加工及銷售、獸藥生產等產業的發展。濟生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年產飼料2000噸;綠科正宏商貿有限公司主營飼料銷售,去年交易額高達4億多元。目前,汝州市共有飼料加工企業5家、獸藥生產企業1家。宏翔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河南科技大學合作,開發出40多種功能性生物發酵蛋白。此外,該公司還經營有生豬屠宰、熟食加工、有機肥加工等業務,并打造出大健康食品產業園,吸引10多家企業抱團發展,建立起從原料供應到食品加工、再到專賣銷售的運行模式。
服務業的發展,不斷拉長生豬產業鏈條。在汝州市金融大廈,河南省生豬交易市場即將運行,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可為全省生豬線上線下交易提供服務,預計年交易生豬1000萬頭。
補齊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實現三產融合發展。汝州市畜牧局局長李天璽算了一筆賬:除了豬肉外,豬血、豬尾巴、豬蹄都是寶,熟食市場巨大,就連豬鬃也可加工成毛刷等。通過“吃干榨凈”,一頭豬的“價值”可以達到1.5萬元,700萬頭生豬可形成千億級畜牧產業化集群。
產業發展帶動群眾增收。去年8月,夏店鎮黃溝村,河南領育豬基因技術有限公司黃溝養殖基地投產,每年可增加村集體收入12萬元,并帶動50多名村民就業。
今年1月,生豬期貨掛牌,全國首張生豬“保險+期貨”保單落戶汝州鼎成牧業,今年將擴大到10家企業以上,為生豬價格加上雙重保障。汝州市已啟動畜牧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正走上一條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的道路,奏響富民強縣的“綠色牧歌”。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