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情天中做鄉村振興堅定前行者
——記駐馬店市天中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玲
摘要:經過不懈努力,天中生態農業早已迎來了發展的春天,公司已成為集生態農業種植、休閑采摘、旅游觀光、特色養殖、品種研發和農副產品銷售于一體的農業集群,并且積極響應國家“互聯網+農業”的發展號召,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優勢,采取“訂單幫扶、入股幫扶、就業幫扶”的精準扶貧模式,帶動了13...
記者 代建新 見習記者 耿楊揚
她是80后,帶著銳氣回到鄉村;她是創業者,用成功證明廣闊農村大有可為;她以女性特有的堅韌直面困難,帶領鄉親向致富遠征。她就是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優秀農民工、駐馬店市天中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玲。
瀏覽李玲的微信朋友圈,“現代化農業”“消費扶貧”“產業扶貧”等關鍵詞比比皆是,一場場展銷活動、一次次助農善舉,都不難看出這個長相秀美的80后女企業家與“農”字有著緊密聯系。
今年是李玲扎根農村的第十年。2004年3月,李玲離開老家新蔡,前往北京尋夢,從一個月工資600元的保安到年營業額過千萬的消毒餐具公司負責人,她的創業之路越走越寬。然而,深深熱愛故鄉的她,始終想要發展現代農業帶動家鄉父老過上更好的生活。
2011年10月,李玲回老家創辦了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包括綠色果蔬種植、綠色養殖、休閑農業等生產服務。從流轉土地、制訂發展規劃、和農民談合作到找銷路、拿訂單,公司一步一個腳印,逐漸走上正軌。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農業是一個投資大、見效慢、周期長的領域,投資和產出非常不合比例。2017年冬天,一場大雪把合作社一個4000多平米的廠房壓垮了,35座蔬菜大棚被壓塌了,7年樹齡的突尼斯軟籽石榴樹被凍死了,直接損失300多萬元……“當時也想過放棄,但想想合作社的鄉親,我必須要振作起來。”痛心之余,李玲選擇擦干眼淚,再次堅定了自己返鄉創業的初心。
從那以后,在同事和鄉親們的眼里,這個女“戰士”更拼了,與農業專家商討對策、因地制宜制訂新的發展規劃、熟悉最新惠農助農政策成了李玲的工作常態。無論怎樣艱難,她始終堅持從種植到管理全程綠色生態、有機種植規程、追求生態健康。經過不懈努力,天中生態農業早已迎來了發展的春天,公司已成為集生態農業種植、休閑采摘、旅游觀光、特色養殖、品種研發和農副產品銷售于一體的農業集群,并且積極響應國家“互聯網+農業”的發展號召,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優勢,采取“訂單幫扶、入股幫扶、就業幫扶”的精準扶貧模式,帶動了1350戶貧困戶實現脫貧。
“下一步,公司將發展新鮮蔬菜電商配送、采摘旅游觀光,再結合現代智慧化的服務,爭取讓市民吃上更放心、更安全的蔬菜。作為一名投身農業的建設者,我深感使命在身、責任在肩,在以后的發展中,將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駐馬店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作出更多的貢獻。”李玲說。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