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路相逢勇者勝”雷崗精神耀正陽
記者 李玉榮 文/圖
長長的汝河蜿蜒而過,清清的河水泛著漣漪。岸邊的油菜花開美景如畫,綠油油的麥苗一望無際。
汝河岸邊的正陽縣油坊店鄉雷崗村,勁柏傲寒,蒼松猶翠,高大的紀念碑巍然屹立。寒風中,守護這片血染土地的86歲村民雷凡龍老人,默默站在紀念碑下等待一撥又一撥的參觀者,他自發負責解說。
“這樣的日子,雷凡龍老人已堅持了40多年。在他的影響下,村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紅色文化的傳承。雷崗村村民每年都會為烈士自發掃墓,這是我們最珍貴的精神財富。”雷崗村黨支部書記楊保民告訴記者。
駐足碑前,歷史與現實仿佛在這里交融。穿越槍林彈雨,浸潤著先烈鮮血的這片土地,讓雷崗村群眾刻骨銘心。
1947年8月24日,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途經汝河雷崗渡口時,與國民黨軍隊遭遇,在敵人的重兵圍堵下,劉伯承司令員提出了“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戰斗口號,激勵全軍斗志,取得了雷崗戰役的重大勝利,促使中國解放戰爭發生了巨大的轉折。
那年,雷凡龍12歲,親眼看見了這場被當地群眾稱為“打死仗”的雷崗戰役。他看到有數架飛機從西南飛過來,沿河道盤旋,攔截解放軍過汝河。飛機投下來的炮彈,把土地炸成了大坑,死的人到處都是,一個挨著一個,血流成河。
“一發炮彈投過來,解放軍的一個排長一下子撲到我身上,緊緊蓋住了我,他被炸死了,我卻安然無恙。”從此,在雷凡龍幼小的心里一直崇拜解放軍、擁護共產黨,他說:“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2019年,84歲的雷凡龍圓了入黨夢。
村民楊萬喜的女兒告訴記者,雷崗戰役那年,父親18歲,為讓解放軍渡河,父親把家里的門板卸下來搭浮橋。父親一直保存著那副血染的門板,直到去世前才捐給正陽縣博物館,就是讓后人記住這片血染的土地,不忘初心,傳承紅色精神。
據正陽縣黨史辦負責人介紹,戰爭激烈時,戰士們從附近村子扛來門板、蘆葦、秸稈。很快,120多戶人家捐出120多根樹木和30多個門板及30多車秸稈。群眾在當地黨組織的帶領下,冒著槍林彈雨,把收集來的材料運到汝河岸邊。河面上架起了一座浮橋,浮橋多次被大炮打斷,戰士們跳進河里,搶修搶接,他們用肩扛、用手托,一個人倒下,另一人又接上。25日下午4時,4萬大軍、200多輛大車,順利渡過浮橋。他們沿著先遣旅殺出的通道,突出重圍,挺進大別山,在敵人的心臟上插了一把尖刀。
95歲的雷崗村村民朱全在,清楚地記得強渡汝河這一場惡戰。朱全在說:“那一年我21歲,給解放軍帶路。戰斗打了三天三夜,夜里我給他們帶路,解放軍說哪里有洼地就走哪里,不要毀了群眾的莊稼。槍聲越來越猛,戰士們邊走邊打。村子里的房子倒塌了,地面被炮彈和手榴彈炸得坑洼不平,殘留好多的子彈殼,到處躺著犧牲的解放軍戰士。國民黨部隊返回雷崗村時,強迫群眾把解放軍戰士的遺體拋到荒郊野外,有的堆積在了汝河岸邊,順水漂流,血水染紅了河水。”
新中國成立后,朱全在申請加入共產黨,一朝入黨,一生為黨,矢志不渝。退休后,他為村里人和參觀者不厭其煩地講述雷崗戰役的紅色故事。
如今的雷崗村換了模樣,雷崗村不僅打造成了“環境美、田園美、村莊美、庭院美”的“四美鄉村”,還建起了村史館。
記者在采訪中看到,孩子們在村里的草地上奔跑,發出陣陣笑聲,還有幾名少年正在村史館觀看英雄的雕像,幾十名工人正在雷崗血戰遺址上加緊施工,建設劉鄧大軍強渡汝河血戰雷崗紀念館,村民們坐在村頭有說有笑……
英雄的鮮血譜寫了一首壯烈頌歌,“狹路相逢勇者勝”的雷崗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雷崗人、油坊店人攻堅克難打贏了脫貧攻堅戰。
“有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幫俺養殖波爾山羊脫了貧。”脫貧戶賀運州說。他從最初的5只山羊發展到90多只山羊,年收入5萬元,從貧困戶奔向了小康生活。如今,在油坊店鄉,光伏發電、扶貧車間、養殖、種植等,讓油坊店鄉群眾脫了貧,走上了致富道路。
“我們油坊店鄉作為紅色基地,在全縣率先開展‘學黨史國史’文明實踐主題宣講活動。活動的開展,讓廣大黨員干部不斷提升思想理論水平和黨性修養,用實際行動詮釋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爭做新時代黨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油坊店鄉相關負責人說。同時,70多年來,無數后輩來雷崗戰役舊址探尋初心,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洗禮。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