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駐馬店兩會特刊·政府工作報告摘要
摘要:建立“農產品冷藏投資平臺”“物流信息平臺”“物流設備租賃平臺”,大力發展倉儲物流、冷藏物流、“第四方物流”,打造全國農產品冷藏基地。爭創全國、全省優化營商環境示范城市。加快實施“雪亮工程”,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駐馬店。深入實施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
加快高質量跨越發展 開啟建設現代化駐馬店新征程
2020年工作回顧及“十三五”主要成就
2020年工作回顧
剛剛過去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狠抓工作落實,圓滿完成市四屆人大六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全市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穩居全省第一方陣:生產總值增長3.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5%,均為全省第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6%,均為全省第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4.5%,全省第三;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7%,全省第六。
“十三五”主要成就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五年來,綜合實力大幅躍升。2020年生產總值達2859億元,年均增長7.3%,高于全省1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跨越4萬元大關,達到4.1萬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9%,高于全省1.7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1.6%,高于全省2.7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96.2億元,年均增長8.9%,高于全省1.1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170億元,年均增長12.1%,高于全省4.3個百分點。糧食產量在高基點上實現連續5年遞增。城鎮化率達46.1%,較“十二五”末提高8個百分點。中心城區實施重點城建項目2000多個、完成投資1000多億元,建成區面積近100平方公里。一舉創成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城市品牌、生產總值雙雙躋身全國百強,躍居全國三線城市第46位。
·五年來,產業發展蒸蒸日上
三次產業結構從22.2 41.3 36.5調整到19.2 38.5 42.3,第三產業比重提高5.8個百分點。年主營業務收入超50億元企業3家、超10億元企業40家,培育了食品千億級產業集群、2個500億級、7個百億級特色產業集群。建成高標準農田838萬畝、各類農業產業園區58個,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年均增長10.2%。金融業增加值、資本市場融資規模均為“十二五”時期的2倍。全市接待海內外游客人數、旅游綜合收入,較“十二五”末分別增長106.1%和171.6%。道路運輸、倉儲業產值較“十二五”末分別增長11.2%、13.8%。
·五年來,三大攻堅捷報頻傳
7個貧困縣全部摘帽、928個貧困村全部出列、84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全省脫貧攻堅考核評價連續三年位居前列。PM10、PM2.5平均濃度較“十二五”末分別下降44%、39%,優良水質比例上升88.9%,環境質量改善率位居全省前列。金融、政府債務等風險有力防控。
·五年來,支撐體系骨壯筋強
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1.6%。11個產業集聚區建成區面積135.2平方公里,入駐企業1892家,較“十二五”末分別提高19.6%、15.6%。基礎設施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5759億元。12條組團連通工程基本建成,周駐南、息邢高速建成通車,上羅高速、許信高速、平輿通用機場加快建設,綜合交通里程達2.2萬公里,路網密度較“十二五”末提高12.8%。淮河流域滯洪區建設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扎實推進,宿鴨湖水庫清淤擴容工程開創國內先河。青電入豫“龍首”工程——駐馬店特高壓±800千伏換流站和1000千伏變電站項目并網發電。市、縣城區實現5G網絡全覆蓋。
·五年來,改革開放揚帆遠航
市、縣、鄉、村四級便民服務體系建成投用。市場主體39萬戶,是“十二五”末的2倍。國企改革三年攻堅如期完成。中國農加工投洽會效果不斷提升,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獲批開建。累計到位市外資金3154.8億元,為“十二五”時期的1.7倍。外貿進出口總額198.4億元,年均增長17.3%。
·五年來,幸福指數與日俱增
民生支出占同期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0%以上。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突破2萬元大關。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人口40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20萬人。累計投入26.6億元改善中小學辦學條件,義務教育超大班額基本消除。全市學位總數167.6萬個,較“十二五”末增長7.6%。全國健康城市和健康細胞工程創建扎實推進,人均預期壽命達78.3歲,比“十二五”末提高3.4歲。完成2.7萬戶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建檔立卡重度殘疾人家庭實現改造全覆蓋。榮獲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市。
“十四五”時期的奮斗目標和重點任務
根據市委四屆十二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市政府編制了《駐馬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錨定二○三五年遠景目標,搶抓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等重大機遇,聚焦建設經濟強市、文化旅游強市、開放強市,打造美麗駐馬店、平安駐馬店,基本實現現代化駐馬店建設目標。
“九個新”描繪了“十四五”時期的發展目標
“十四五”時期的經濟發展目標: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經濟強市建設邁出重大步伐,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鄉居民收入增速略高于生產總值增速,生態環境質量與經濟質量效益同步改善,社會事業進步與經濟發展水平同步提高,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
2021年你關注的都在這兒
2021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
重點做好九個方面工作
1 堅定不移實施興工強市戰略,全力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賦能提升傳統產業。圍繞“九基地”建設,實施企業闖市場、提效率、提效益“一闖兩提”活動。加快高端專用汽車基地建設,打造全國農產品加工及冷藏基地,實施100強民營企業培育行動、100優制造業項目建設行動。推進優質企業股份制改造。
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深入實施高成長性工業企業培育計劃,重點扶持30家高成長性企業發展,抓好176家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確保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均增長10%以上。實施5G賦能計劃,建成市5G+12345智慧聯動調度平臺、5G基站3000個、應用示范場景20個,實現產業集聚區、旅游景區、鄉鎮、農村熱點區域全覆蓋。
堅持鏈式集群化發展。新培育百億級產業集群2個、“鏈主”式企業10家以上。
加快產業集聚區提質增效。突出抓好“11+2”載體平臺建設,開展“百園增效、低效退出、盤活存量”行動,力爭所有產業集聚區“晉檔升級”,積極爭創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2 多措并舉驅動“三駕馬車”,全力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實施“項目投資提效年”行動。大力實施“9166”工程,聚焦產業升級、“兩新一重”、民生和社會事業等9大領域,抓好1600個、年度投資6000億元以上的重大項目建設。
實施“招商引資突破年”行動。力爭引進“三類500強”企業10個以上、億元以上項目400個以上、10億元以上項目90個、30億元以上項目10個,全市實際到位省外資金增長3%以上。
實施“消費擴容提質年”行動。著力打造區域性消費中心城市。實施連鎖化、品牌化便利店培育工程。完善市、縣、鄉、村四級物流配送網絡。打造中原美食城。
實施“對外開放提升年”行動。積極申建中國(駐馬店)農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駐馬店保稅物流中心(B型)。啟動明港機場臨港經濟區建設。爭創“國家級、省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打造農產品交易中心、農機交易市場。建立全球提琴網等產品銷售平臺和貿易服務體系。建立外貿企業“白名單”。
3 持之以恒深化改革創新,全力激發發展活力動能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實施創新型企業培育工程。落實“科技小巨人”成長行動計劃、科技型中小企業“春筍”計劃,培育“瞪羚”企業13家、“雛鷹”企業18家。
構建良好創新生態。加強科技創新人才評選和隊伍建設。加大政府對企業引進人才的補貼力度。
促進成果轉化應用。實施產業基礎再造、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程,力爭取得一批重大標志性成果。實施科技創新示范專項3個,完成技術合同成交額8億元,轉移轉化科技成果10個以上,形成更多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駐馬店智造”。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支持市城投集團、產投集團沖刺3A級;推動產投集團“1+N”子公司2A級信用評級;力爭每個縣區完成1家2A級信用評級任務。完善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體系。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
4 毫不放松發展現代服務業,全力滿足多樣化消費需求
加快發展現代金融業。開展金融服務“百千萬”企業行動計劃。規劃建設駐馬店基金小鎮,引進優質基金、證券、股權投資等金融機構入駐。加大上市后備企業培育力度,力爭每個縣區2~3家企業多板塊上市掛牌。開展金融生態示范縣區創建活動。
打造物流樞紐城市。推進“公鐵水”多式聯運、端到端“一站式”物流服務。抓好馬莊鐵路物流園、恒興物流、福和物流、豐樹物流園、準時達智慧物流產業園建設,推進全國“快遞進村”試點城市建設。建立“農產品冷藏投資平臺”“物流信息平臺”“物流設備租賃平臺”,大力發展倉儲物流、冷藏物流、“第四方物流”,打造全國農產品冷藏基地。
推動文旅業做大做強。立足“一心一帶四組團”全域旅游格局,爭創國家文化旅游消費試點城市。楊靖宇將軍紀念館建成開館,規劃建設竹溝干部學院。承辦好嵖岈山國際山地馬拉松賽。支持有條件的縣區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文旅消費示范區。
促進健康養老托育業發展。加快駐馬店中醫康養小鎮、西平嫘祖頤養文旅項目、確山康養綜合體建設。在每個縣區選擇1~2家醫療單位開展醫養結合服務,建立1~2家示范性托育服務機構。構建“一老一小”服務網絡。
5 聚心聚力推進鄉村振興,全力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高標準規劃推進“國際農都”建設。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以“六高六化”為方向,以打造“四區四中心”為目標,以中國農加工投洽會、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雙輪”驅動,高標準推進“國際農都”規劃建設,力爭3~5年“國際農都”建設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
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深入實施重要農產品保障戰略,打造新時期國家糧食安全生產核心區。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在打好“種業翻身仗”中勇當先鋒。
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建設“十大優勢特色產品”生產基地。加快構建現代養殖體系,大力實施奶業振興行動。實現“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全覆蓋。爭創全國“豫東南花生特色產業集群”。打造“四大優勢產業集群”“兩大特色產業集群”“兩大高成長性產業集群”,全市農產品加工轉化率在70%以上,產值突破2000億元。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統籌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確保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有效銜接、平穩過渡。積極申報“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
加快農業產業園體系建設。高標準建設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設立食品加工設備“云平臺”。建立食品加工設備租賃、維修、服務中心。引進5個以上國內外龍頭企業入駐。抓好上蔡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正陽花生、泌陽夏南牛2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平輿白芝麻、遂平優質小麥、汝南番茄、確山中藥材等7個省級農業產業園建設,新創建10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高標準推進鄉村建設。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完成農村公路建設500公里,行政村通客車率100%,農村集中供水率93.5%“,氣化鄉鎮”天然氣開戶數不低于2萬戶。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完成戶廁改造15萬戶,創建“四美鄉村”示范鄉鎮10個、示范村250個。爭創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
6 堅持不懈推進新型城鎮化,全力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
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深入實施“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建設“四精五有”品質城市,加快“六大片區”開發建設,開展城市更新行動。改造老舊小區50個,建設棚戶區改造安置房項目8個,力爭拆遷1000萬平方米;升級改造主次干道4條,打通“斷頭路”8條。加快外聯道路及水系景觀等70個綠化項目建設,人民公園、富強公園、練江河公園、燒山湖運動公園、植物園建成開園。完成市圖書館擴建,青少年宮、科技館、城市規劃展覽館開館運營。新建改造集中供熱管網10公里,新增供熱面積400萬平方米。實施城市管理品質提升行動。深入開展城市創建。
繁榮發展城區經濟。依托各區發展基礎和資源稟賦,形成協調發展新局面。傾力打造“五大商圈”。建設中心城區與遂平縣、確山縣、汝南縣緊密相連的產業軸、交通軸、生態軸、半小時“經濟圈”。
加快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突出制造業強縣,爭創全省縣域治理“三起來”示范縣。實施“擦亮小城鎮”行動,構建以“縣城為龍頭、中心鎮為節點、鄉村為腹地”的縣域發展體系。
7 刀刃向內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切實提高政務效率。推行開辦企業并聯審批、“一表服務”、掌上可辦,將企業開辦事項全部納入“咱的駐馬店”APP,實行企業設立并聯審批“一表制”服務,真正實現開辦企業1日辦結。
創優服務企業平臺。開展“一件事一次辦”改革。開通“惠企通”服務平臺。加快數字政府建設。建立“納稅人之家”。爭創全國、全省優化營商環境示范城市。
營造更加規范的市場環境。創建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建立法治、高效“府院聯動”模式,依法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
切實搞好企業服務。深化民營經濟“兩個健康”示范創建、“一聯三幫”“百行進萬企”“政策落實進千企”“千名干部聯千企”活動。設立“企業首席服務員”。健全政企會商、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建立惠企政策“直通車”。深入實施企業家培育工程。
8 久久為功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全力促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
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積極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實施一批污染治理項目,統籌“四水同治”。
大力推進節能降碳。以市場化手段推動綠色低碳改造。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等新興能源產業,持續降低萬元生產總值能耗。
筑牢生態環境優勢。建設淮河流域生態保育帶。扎實開展國土綠化提速行動。
9 千方百計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毫不松懈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有序推進新冠疫苗接種工作。
持續辦好民生實事和惠民工程。在推動實施省定十件民生實事的基礎上,辦好我市十件惠民工程。
切實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建立常態化援企穩崗幫扶機制。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攻堅行動。
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實施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擴容計劃、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行動。推進健康駐馬店行動。
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開展整治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三年行動。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爭創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加快實施“雪亮工程”,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駐馬店。深入實施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
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鞏固軍政軍民團結。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