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非必要不返鄉 就地過年=經濟就地重啟嗎?
摘要:就地過年的服務和保障可以形成常態化機制 浙江省義烏市復工返崗專班辦公室負責人 王國成:大家今年留在義烏過年之后,義烏對大家的日常生活保障做得非常好,六小行業都能開業,景區、停車場也有一些免費措施,還有子女冬令營等,這些服務和保障可以形成一個常態化機制,讓大家感受到留在...
為防控疫情,今年春節“非必要不返鄉”,“就地過年”成為新倡議。就地過年是否會觸發經濟就地重啟?春節剛過,提前開工的企業有多少?就地過年帶來的影響有多大,節后用工荒的情況又如何?《新聞1+1》22日晚連線浙江省義烏市復工返崗專班辦公室負責人王國成;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共同關注:就地過年=經濟就地重啟嗎?
義烏市94%的電商已開門
浙江省義烏市復工返崗專班辦公室負責人 王國成:截至到22日17時,義烏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工率已達65%,當天用電量達到2020年日均用電量的68%。預計在元宵節這天,90%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都能實現開工。市場提前三天復蘇,都已經正常化??爝f量在1月份達到7.3億件,這個量在全國各大城市排名第一,同比增長182%。到22日為止,已經有94%的電商實現開門,由于電商開門帶來快遞量進一步大幅增長,昨天的快遞量已經達到3300萬件,而春節7天是2000萬件,所以這個成效非常明顯。即使跟2019年相比,這個量也是超過60%以上。目前每天在義烏的人員也超過130萬人。
就地過年盡早開工
“今年12個月,干成13個月”
浙江省義烏市復工返崗專班辦公室負責人 王國成:我來算一筆賬,外來人員留義過年,我們投入了近2億元資金,但是也帶來了滿滿的收獲。①首先我們多了一個月的時間發展,今年12個月,干成了13個月。以前這個時候可能會在招工,或者在度假,但今年我們已經開工了。②拉動了消費。正月初一有9.8萬人去看電影,可以說是一票難求,觀影人數和票房都是超過歷年的新高,排在全省第一,這是以往是沒有的。③特別是工業產值方面,春節期間有20家規上工業沒有停工過,目前有950家企業都已經恢復生產,預計一季度的工業產值可以達到170億元,比2019年增長超過40%。④由于大量的人留在義烏,傳統制造業、無縫內衣、化妝品企業的訂單量已經排到了6月份。這個成效是明顯的,對GDP的正向的拉動肯定比較大。
就地過年的服務和保障可以形成常態化機制
浙江省義烏市復工返崗專班辦公室負責人 王國成:大家今年留在義烏過年之后,義烏對大家的日常生活保障做得非常好,六小行業都能開業,景區、停車場也有一些免費措施,還有子女冬令營等,這些服務和保障可以形成一個常態化機制,讓大家感受到留在義烏過春節可能比回家鄉過春節更好。
節后復工,不少地方采取給紅包,包專列等方式來激勵員工,繼續招工,而這份用工方的誠意背后,也反映出多年來春節過后的“缺工難題”。雖然今年春節“就地過年”政策留下來很多外地員工,但是用工短缺的現象依然還在。
“就地過年”,對促進我國經濟持續恢復能起到怎樣的作用?
就地過年盡快復工 有利于促進經濟快速發展、快速增長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 黃群慧:由于這次就地過年改變了以前回家過年的方式,對勞動密集型產業,尤其是制造業,包括一些外來務工人員比較集中的地區,減少了勞動力遷移成本,縮短了復工復產的時間。因此這些地區、這些產業整體的經濟重新啟動確實是會比較快。
今年第一季度肯定是高度增長。就地過年和就地復工復產會促進經濟快速發展、快速增長,減少遷移成本,所以整個經濟增長應該會是“開門紅”的一種狀態。
就地過年:人口遷移少了 物流增加了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 黃群慧:關于就地過年,從宏觀上看它是一個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創舉,而這種創舉從整體上來說,既保證了疫情防控,同時也保證了社會經濟秩序的正常運轉,保證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另一方面,即使就地過年對經濟有很多正向影響作用,但由于地區差異和行業差異,也會存在著一些相反作用,主要是人口遷移、勞動力遷移,對交通運輸來說可能是一個損失,不過也有一些替代,比如雖然人口遷移少了,但相應的物流并沒有受影響,因為大量的雙向年貨,反而會有所增加。
勞動力密集的城市,就地過年人口集聚較多,經濟恢復較快;但對農村來說,因為人口集聚少了,對于長期的經濟發展沒有很大的影響,但對短期消費可能會受一定影響。
“就地過年”的選擇交給市場:“員工留下 企業補償 形成合理的契約”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 黃群慧:就地過年首先是出于疫情防控與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來制定的政策。如果明年沒有疫情問題,倒也沒必要討論這個事情。
換一個角度,如果考慮到就地過年有利于企業復工復產,一些地方勞動密集型產業分布較多,考慮到它對地方經濟增長有一些正向作用,有的地方政府可能希望采取就地過年政策。
但是從某種角度來說,就地過年,在中華民族的傳統觀念中,實際上犧牲了大家團聚的期盼和心情,所以我覺得如果不是因為疫情防控,政府頂多是一個倡導,而不是要求。但企業和員工之間倒可以有一些合理的契約,比如如果員工選擇留下,那么企業可以給予相應補償,同時企業也實現快速復工復產或快速發展的需要,形成一定合理的契約也是可以的。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