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時代主旋律 昂揚奮進新征程
——2020年全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綜述
摘要:微信群轉為宣傳站、無人機擔當宣傳員、方言唱響宣傳曲……一個個故事、一項項舉措、一個個“爆款”,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記者 劉華山 高君瑞
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共抗疫情、脫貧攻堅、蟬聯全國文明城市……一個個重要事件和時間節點,標注了駐馬店高質量跨越發展的歷史坐標。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推動駐馬店高質量跨越發展,提供了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力量。
共抗疫情聚合力
禮贊抗疫英雄,凝聚前行力量。
2020年10月10日,“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湖北省衛健委副主任、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回到了故土駐馬店。
英雄的事跡,在天中大地廣為傳頌。面對洶洶來襲的疫情,駐馬店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向張定宇等英雄模范學習,踐行新使命、展現新擔當,不斷凝聚駐馬店高質量跨越發展的磅礴力量。
一大批新聞工作者逆行出征,挺進疫情防控一線,記錄下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定格震撼人心的豪邁瞬間。一篇篇文章傳遞著戰“疫”的權威聲音,一幀幀影像記錄著逆行者的最美身影,一組組數據見證著全市黨員干部群眾的責任與擔當。全市廣大新聞工作者不畏艱險、深入一線,為打贏這場人民戰爭匯聚起了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
戰斗一打響,書生亦戰士。圍繞疫情防控、決戰決勝全市中心工作等,全市各級主流媒體策劃了《抗擊疫情,我們始終在一起》《黨旗飄揚,抗擊疫情》等專欄,推出一系列閱讀量百萬級的圖文、短視頻等,深入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宣傳各級各部門的迅速行動和積極成效,凝聚戰“疫”情、抓發展、奔小康的磅礴力量。其中,《駐馬店“鏗鏘玫瑰”撐起疫情防控“半邊天”》被新華社采用,點擊量突破137萬。
在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市級主流媒體及時精準回應疫情防控、醫療救治、物資保障、市場供應、復工復產、境外疫情輸入等熱點問題,在網上加大推送疫情防控系列掛圖、心理自助手冊等。微信群轉為宣傳站、無人機擔當宣傳員、方言唱響宣傳曲……一個個故事、一項項舉措、一個個“爆款”,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脫貧攻堅奏強音
時間之河川流不息,行至沖波折逆處,尤顯激越壯闊。
脫貧攻堅主戰場上,駐馬店全方位統籌力量、聚合資源,制訂系列總攻方案,全面記錄決戰決勝的成功做法、巨大成就、精神豐碑。
紅色精神長存,琴聲綿綿不絕。
年產量約40萬把、年產值6億元、遠銷海外的小提琴一舉讓昔日貧窮落后的確山縣竹溝鎮甩掉了貧困帽。人民日報、新華社、河南日報等中央、省級媒體先后聚焦這里,一篇篇生動報道,展現了革命老區群眾在黨的領導下“奏響世界”的甜蜜與幸福。
2020年,市委宣傳部主動對接中央、省級網絡主流媒體深入駐馬店采訪報道脫貧攻堅成果。6月13日至14日,由中宣部組織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采訪團走進我市,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河南日報、河南廣播電視臺等16家中央、省級媒體的記者,通過網絡實時向全國、全世界展現駐馬店市人民群眾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動實踐。
聚焦“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壯大主流輿論,弘揚主流價值,全市宣傳干部紛紛掛職蹲點,文藝作品聚焦脫貧一線,新聞記者走向地頭田間……他們,共同記錄下天中大地最精彩的時代故事。
年終歲尾不松懈,天寒地凍戰猶酣。
上蔡縣東岸鄉拐灣村魏老三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紫薯地里,歡聲笑語,人影穿梭。“我們的種植基地一直有大量優質紫薯上市,歡迎大家選購,縣城及周邊送貨上門。”合作社負責人每天都開心地在微信朋友圈“吆喝”,隨之而來的,是顧不暇接的訂單。
拐灣村是上蔡縣的偏遠村。近幾年,伴隨著通村公路的建成和寬帶的入戶,在發展300多畝蔬菜、100多畝金銀花、300多畝紅(紫)薯、20多畝生姜的同時,村里還建成了木材加工廠,再加之每戶的集體分紅,拐灣村實現了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持續穩定增收。
在駐馬店,每天都有無數個“拐灣村”的故事在發生。全市新聞戰線用鏡頭和筆觸記錄下他們奮戰在脫貧攻堅戰場的感人瞬間,文藝戰線用藝術形式繪就出他們奔跑在康莊大道上的美麗畫卷,為全市高質量跨越發展凝聚起強大的輿論支持力。
文明花開香滿城
欲事立,須是心立。上下同欲,才能無往不勝。
2020年,駐馬店以全國第15位的優異成績光榮上榜,成功蟬聯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高質量、高水平跨入全國文明城市地級市第一方陣。與此同時,平輿縣以全國縣級市(共79個)第32名的成績,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其余8個縣全部跨入省級文明城市或提名城市行列,實現了全市文明城市創建“滿堂紅”的優異成績。
創文六載,上下同心,接續奮斗,譜寫動人華章;今日天中,山明水秀,嫻靜從容,綻放最美表情。老舊社區、背街小巷華麗變身,湖泊濕地、綠樹紅花映伴左右,游園廣場、文化場館星羅棋布,志愿群體、道德模范就在身邊……
有形的變化很精彩,無形的變化更深刻。駐馬店,一座生態宜居之城、文明美麗之城正在中原大地冉冉升起。
飛檐斗拱,花格透窗,古風古韻撲面而來,似聞濃郁書香。高標準投入的城市書房以溫馨舒適的環境,有效擴大了圖書資源服務覆蓋面,推動了閱讀融入市民生活、融入城市血脈,讓城市更具有溫度和質感。
這是一場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更是一次外在美與內在美的有機融合。
漫游天中街巷,無論街道社區、廣場公園,還是車站商場,戶外電子屏、彩繪文化墻等各類創文公益廣告抬眼可見、舉足即觀。通過新聞報道、基層宣講、文藝作品等豐富形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入腦入心。
趙小參、張全收、李國喜……在這片天中熱土,道德模范、時代楷模、身邊好人層出不窮。目前,駐馬店市有86人先后榮登“中國好人榜”,62人被評為“河南好人”。日益擦亮的“好人之城”品牌,不僅激發出強大的崇德向善正能量,更為文明城市創建增添了溫度與動力。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目前,駐馬店市已有各類志愿者82.7萬余人,志愿服務隊2311個。這些“小紅帽”“紅馬甲”長期活躍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開展扶貧助殘、關愛老人、環境保護、交通疏導等形式的志愿服務活動,讓人們切身感受到城市文明進步的腳步。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歌謠廣泛傳唱,“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扎實開展……駐馬店市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統籌,助力青少年與天中攜手同行、健康成長。
回望創文歷程,人們驚喜地發現,這里堅守創建為民、創建惠民的初心始終不渝、歷久彌堅,追尋文明美好、崇德向善的腳步愈發從容、鏗鏘向前。
文化繁榮惠民生
粉墨登場,余音繞梁。第九屆黃河戲劇節開幕,成為2020年駐馬店溫暖的文化記憶。
在燈光流轉的戲劇舞臺,一眾藝術家傾囊獻藝。古老文明與現代文化交相輝映,融合薈萃,盡顯天中人文神韻。戲劇節開幕以來,高潮迭起,精彩紛呈,共有36臺大戲輪番登場,天中大地上,處處看得見戲迷歡聚,處處聽得見戲迷歌唱,對駐馬店來說,這是一個洋溢著幸福的戲劇的暖冬。
而黃河戲劇節在駐馬店的永久落戶,更是讓駐馬店擁有了一張耀眼、美麗、獨特的文化名片,展示出駐馬店文化事業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豐碩成果。
文化的力量,催人奮進。精品立世,努力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的精品,是駐馬店宣傳思想文化戰線一直努力的目標。
百花齊放吐芬芳——
《陳蕃》《皇家驛站》《嫂娘·大娘·親娘》等劇目分別獲得第十三屆、第十四屆河南省戲劇大賽文華大獎,《皇家驛站》獲得省、市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桃花村》獲得第七屆黃河戲劇節金獎,豫劇《樊粹庭》入選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并成功進行首演。
疫情期間,全市文藝戰線創作抗疫文藝作品一萬余部(首),60余部(首)作品被“學習強國”平臺采納。小說《山河傳》、歌曲《大娘的珍藏》、音樂劇《楊靖宇》被省“五個一工程”立項扶持。拍攝制作《洪河女兒》《吵鬧親家》、紀錄片《大水記憶》《古樹的紅色記憶》等影視作品,電影《花好月兒圓》上線放映。
群眾文化獲得感與日俱增——
成功承辦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第三屆中國農民電影節、2020(第九屆)黃河戲劇節、中國·上蔡第十八屆重陽文化節、嫘祖故里拜祖大典等文化節會活動,有力拉動了優勢文化資源轉化利用。新蔡縣大力發展冰上特色雜技,被命名為“河南省雜技之鄉”。
開展“戲曲進校園”“紅色文藝輕騎兵”“書香天中”等文化惠民活動,豐富廣大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全市173個鄉鎮(街道辦事處)、2533個村(社區)全部建成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總投資9.27億元的青少年宮科技館即將投入使用,市中心城區建成校園閱讀中心20個,推進20個縣城城市書房建設。
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文旅融合,蹄疾步穩。皇家驛站舉辦了我市首場文化旅游推介會,以“建設千年皇家驛站,打造精品古鎮”為目標,打造旅游夜歸地、天中不夜城,點亮天中夜經濟、創建文旅消費集聚區,推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促進文旅深度融合。
打造藍天芝麻小鎮、正陽花生小鎮、關王廟戲曲小鎮和“夢里水鄉、美麗常莊”“淮岸稻香”“詩畫趙樓”“ 橡林院子”一批文旅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全市現有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2個、鄉村旅游示范點3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2個,全省鄉村旅游特色村、文化產業特色村、休閑觀光園等30個,四星級、三星級鄉村旅游經營單位60多家。
媒體融合大格局
強盛的國家,必有堅定的精神力量;偉大的時代,需要奏響昂揚的旋律。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思想的偉力再次綻放耀眼的光芒。2020年,駐馬店媒體人也在進行著一項“改革戰役”——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
11月27日,全省統籌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觀摩會在駐馬店召開。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江凌出席會議,并充分肯定駐馬店統籌推進“兩中心”建設的成效和經驗做法。
依托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三級陣地,駐馬店動員“五老”人員、身邊好人、文化能人、專業人士等社會力量廣泛參與,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理論宣講、文藝演出、移風易俗、健康咨詢等志愿服務活動。縣級融媒體中心加強“云上”客戶端建設,向政務、服務、商務等領域拓展,直播帶貨銷售農副產品2億多元,精準服務了脫貧攻堅。
驛城區、西平縣、正陽縣采取“兩中心”集中辦公的模式,打破“兩中心”部門界限,推進陣地整合;汝南縣探索“兩中心”分管副職交叉任職;平輿、遂平、確山等縣融媒體中心率先開設文明實踐專欄,多角度、全方位、立體化宣傳展示志愿服務活動,使“兩中心”線上線下同頻共振。
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必須堅持輿論先行、媒體先行。一年來,全市主流媒體在大戰大考的淬煉中加速融合、轉型發展,不斷拓展理論宣傳普及的廣度和深度。
駐馬店日報報業大廈建成啟用,日報所屬網站、公眾號、手機報等新媒體進入全省第一方陣,“今日駐馬店”新聞客戶端上線測試。駐馬店廣播電視臺“駐馬店融媒”新聞客戶端2.0版本上線運行,自主研發了“廣視云”直播平臺。9個縣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全部建成投用,上蔡、遂平、西平、平輿、新蔡、泌陽6個縣融媒體中心在“云上河南”客戶端稿件采用量、優質稿件傳播量排名進入全省前10,構建貫通市、縣一體化全媒體傳播體系。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走過極不平凡、極不尋常、極為不易的2020年,收獲的不僅是成績,更是信念、勇氣和力量。
知常明變者贏,守正創新者進。踏上“十四五”新起點,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駐馬店新征程,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必將更加從容自信。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