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措并舉 讓農民工節前“回得來”節后“出得去”
摘要:我市對于脫貧人口、低保對象、農村低收入人口等重點幫扶對象,優先支持外出、優先穩崗就業、優先兜底幫扶。開展“豫見浙江”“豫見上海”“豫見廣東”等專項對接,幫助在外務工人員落實好工資、休假等待遇保障,在“非必要不返鄉”的同時,能夠感受到來自家鄉的關懷。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 張新理 通訊員 陶哲)春節過后,截至2月20日,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及工會、衛健體委、交通、公安等部門的努力下,我市已有2萬多名務工人員在市、縣區政府以及勞務公司的精心組織下,分批次乘飛機、專列、專車返崗復工。這標志著我市全面進入“點對點、一站式”服務保障外出務工人員安全有序返崗就業繁忙階段。
為確保返鄉農民工節前“回得來”,節后“出得去”,我市實行“點對點”就業服務,實現農村勞動力節后外出有崗位;推進“一條龍”用工服務,實現重點企業節后復工復產有支撐;開展“一對一”精準幫扶,實現重點服務對象穩定脫貧有收入;組織開展“豫見”等一系列專項對接活動,實現務工人員安心在外有溫度。截至目前,全市已安排146輛包車成功輸送14850余人外出返崗復工。另外,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指導下,在市新鵬飛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的組織下,720余人乘專機前往廣東省惠州市TCL王牌電器有限公司返崗就業。
實行“點對點”就業服務,確保農村勞動力節后外出有崗位。市、縣區人社部門提早摸清春節前后企業開工復工和農民工返鄉返崗情況,在外出務工人員集中地,協調開行專車、專列、專機,春節后組織開行“點對點”包車(機)服務,確保返鄉農民工節前“回得來”,節后“出得去”。對有一定用工需求規模的企業,有組織、有計劃統一送達,實現“出家門進車門、下車門進廠門”直達運輸。開展“春風行動”,依托鄉鎮基層站所摸清勞動力信息,組建“人社服務專員”隊伍對接企業需求,促進人崗精準對接。強化政府公共服務機構和社會就業服務資源“兩輪驅動”,在信息采集、資源共享、技能培訓、勞務對接、跟蹤服務等方面協調聯動,為求職者提供不間斷服務。
推進“一條龍”用工服務,實現重點企業節后復工復產有支撐。我市明確專門的機構和人員,主動對接重要醫用物資生產、生活必需品生產、保障城市運轉、重點產業鏈等企業,及時了解掌握企業用工需求,采取線上線下、短信微信等方式推送招聘信息,推動求職者與用人單位實時對接,盡量滿足企業正常生產用工需求。依托河南省“互聯網+就業創業”系統,開發勞動力余缺調劑信息平臺,建立重點企業用工調度保障機制,優先支持重點企業、重大項目、重大工程連續生產、保障供應。
開展“一對一”精準幫扶,實現重點服務對象穩定脫貧有收入。我市對于脫貧人口、低保對象、農村低收入人口等重點幫扶對象,優先支持外出、優先穩崗就業、優先兜底幫扶。開展“一對一”精準幫扶,實行“131”服務(提供至少1次職業指導、3個適合的崗位信息、1個培訓項目),全力促進外出務工、就地就近就業或留鄉創業。對“三無”(無法離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人員,加大就業資金投入力度,開發防疫消殺、卡點值守、社區服務等公益性專項崗位,優先安置上崗就業。
開展“豫見浙江”“豫見上海”“豫見廣東”等專項對接,幫助在外務工人員落實好工資、休假等待遇保障,在“非必要不返鄉”的同時,能夠感受到來自家鄉的關懷。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主動與外出務工人員集中地聯系,妥善安排好在外務工人員工作生活;指導在務工地設立的辦事處、豫籍人員組織的商會協會等民間機構,幫助務工人員解決實際困難。針對留守老人、婦女、兒童,組織開展送愛心幫扶行動,讓外出務工人員的家人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對確需返鄉過年的務工人員,引導錯峰出行,為返鄉農民工提供不斷檔服務。
同時,我市啟動春風行動系列招聘會等農民工返崗服務活動,截至目前已舉行招聘會2場次,提供崗位8700個。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