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活 新風尚 別樣新年暖意融
噼噼啪啪燃放的鞭炮不見了,過年攀比的心態沒有了;無法團聚的親人,通過微信、視頻拜年;直播間里,吹起嗩吶向鄉親們拜年……牛年春節,新生活,新風尚,這個暖暖的新年,給我們留下別樣的感受。
祝福濃濃孝老紅包送父母
今年春節,記者回到汝南老家走親戚,明顯感覺鄉村道路上行駛的汽車多了起來,絕大多數是本地牌照的汽車,家家戶戶張貼的對聯充滿新意:“牧牛曲里風光美,花草叢中春意濃”、“數聲牧笛飄牛背,幾朵鞭花響馬頭”、“新春喜作黃牛頌,旭日高懸致富門”、“鼠報平安歸玉宇,牛隨吉瑞下天庭”……
“以前過年噼里啪啦,鞭炮響個不停,空氣中都有一股煙火味道,今年的春節天朗氣清,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說說話,談一談新年的打算,覺得就是一種幸福。”陳女士告訴記者。
過年都會給孩子們發紅包,但記者了解到,一些有老人的家庭,過年流行給老人發紅包表達祝福。“從小父母給我們發壓歲錢,少時不知父母辛苦,現在我們成家立業了,父母也老了,我們給父母發個紅包,希望父母生活紅紅火火為,晚年幸福!”陳女士說。
記者在鄉村看到,家家戶戶門前停放的轎車昭示著奮斗帶來的幸福新生活。許許多多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經過美化亮化煥然一新,鄉村大舞臺、健身苑成為標配,而蔬菜大棚、草莓大棚成為新農民發家致富活生生的寫照。
汝南縣東官莊鎮的吳老漢告訴記者:“去年因為疫情等原因花木價格下滑,新的一年,我希望我種的花木能有個好收益,希望日子牛起來!”
嗩吶聲聲直播間里傳鄉音
這個春節,對于上蔡縣韓寨鄉郭莊村“郭家嗩吶藝術”傳人郭永啟一家來說,過得很不一般。他們一家人在直播間里,向鄉親們吹奏嗩吶拜年。
14歲的郭嘉浩是郭永啟的孫子,目前在許昌藝校學習音樂,短短一年時間嗩吶技藝進步神速。他吹的一曲《西北隨想》,讓爺爺聽得如癡如醉。
由于疫情,不能聚集,郭永啟表示,他和他的家人就通過抖音進行嗩吶表演。“就希望帶給老少爺們一些快樂,尤其是為遠在外地響應就地過年號召的村民帶去家鄉的嗩吶聲,通過鄉音鄉情,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給他們。”在郭永啟的兒媳婦王華榮的直播間里,一家人歡天喜地,輪番上陣,演奏的既有《百鳥朝鳳》《全家福》《一枝花》《山村來了售貨員》等膾炙人口的嗩吶獨奏曲,還有《抬花轎》《收姜維》《包青天》《五世請纓》《朝陽溝》等數十種傳統戲曲。
“郭家嗩吶藝術”技巧豐富、風趣幽默、風格多樣,激越豪放與委婉細膩兼容,極富生活情趣和藝術感染力,尤其他們是吹奏的曲目《百鳥朝鳳》等,曲調變化多樣、肢體語言豐富,情感色彩濃郁,給觀眾以強烈的視聽沖擊力。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