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杰”與“地靈”
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獨一無二的、人人需要的產品最有競爭力,最有可能產生壟斷效應,成為市場的寵兒,這是常識,無須贅言。但問題是,對于農產品而言,由于受自然條件的制約,那些因為“得天獨厚”而擁有的產品,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比如茅臺鎮生長的高粱,只有用它釀造出的茅臺酒才能成為日夜不停的印鈔機;比如平輿縣的白芝麻,它看著和南陽、焦作、商丘的芝麻差不多,但在出油率、口感、營養價值等方面卻出類拔萃、獨秀于林,暢銷國內許多大城市和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在其他地方,很可能種不出同樣的芝麻!
從這個角度看,許多獨一無二的農產品,就是老天爺對一方子民偏愛和眷顧的結果,好像天上掉下的一個大餡餅,不偏不倚砸在一大片幸運者的頭上!
地球很奇妙,它的每一片地方都不會重復,不要說經度、緯度、海拔、大洲、大洋、北極、南極、赤道了,就中國而言,每個縣、每個鄉鎮所在的地方,甚至一個幾百人居住的自然村,地理、氣候都有所不同。我很清楚從小居住的小小“生產隊”的具體情況,總共才200多畝土地,就分為耐旱耐澇的“好地”、存不住水分的“沙土地”、全是黏土的“黃膠泥地”、土壤很少下面全是石頭的“薄地”,但每一類土地都有適合它生長的農作物。有的土地適合種小麥玉米,有的可以種水稻,有的適合種紅薯……但種其他植物不行。如西峽種植的獼猴桃,產量高、味道好,是中國最有名氣的獼猴桃,暢銷全國。有一年,鄉里的領導讓這里學習靈寶市的經驗種蘋果,結果失敗了!
具體原因是什么?就是這里所在的整體環境具有相對的獨特性。四周的丘陵、腳下高低不同的土地、來自伏牛深山的溪流、山丘上被雨水沖下來的黃泥水、不太多但夠用的雨水、充足的日照、沒有污染的空氣、小盆地內形成的弱風等,這些“與眾不同”的因素交叉匯合,融會貫通,發酵出當地特有的“天時、地利”,在這里,肯定特別適合獼猴桃的生長,它奉獻出的果實特別受到人們的喜愛!
但是,如果因此就埋怨老天爺不公平,那也說不過去。正如俗話說的:“上天關你一扇窗,必再為你打開一扇門”,“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比如,茅臺鎮附近早就適合種植釀茅臺酒的專用高粱,過去這種酒為何沒有現在這樣價高而且供不應求、沒讓當地高粱的價格大漲?平輿縣的土地幾億年前就躺在那里,40年前為何沒有成為全國最聞名的芝麻種植、加工、銷售基地?這些,與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政策這些政治因素有很大關系。
還有許多例子。東北的水稻現在名氣非常大,味道好,口感上“軟硬兼施”,占領了大半個中國的市場;三門峽靈寶市的蘋果也是一大名牌,個頭大、顏色好,味道美,但過去因為品種、管理方面太原始,并不出名和暢銷,現在卻忽然變了。這也說明,“人和”這個因素,往往會超越“天時、地利”。總之,除了自然原因,在天上掉下的大餡餅里面,一定還存在著許多人為因素,即“地靈”可以導致“人杰”,“人杰”更能促使“地靈”。我甚至認為,“三分靠天賜,七分靠人為”。
目前平輿最大的芝麻種植大戶是郭樓鎮的陳小立,他首先擴大種植面積,然后承包鄰居土地擴種芝麻,2012年擔任了平輿縣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這個人應該就是該縣芝麻產業化的源頭。如果不是他最先產生了“芝麻靈感”,如果他沒有發現平輿芝麻的價值和市場潛力而且不遺余力去行動,也許就沒有這個產業。俗話說:“遍地是黃金,專等識貨人”,他就是當地的“慧眼識珠”者之一。
從平輿芝麻走向“規模經營”之路到擴大產業鏈,培育出“阿誠”、“輿味香”、“麻姑壽丹”等名牌芝麻產品,不斷擴展銷路或市場,像胡小東、馮志合等這樣的能人、專家、優秀企業管理人層出不窮。沒有他們,平輿的芝麻產業不會做這么大。
目前,平輿正在把芝麻產業的崛起提升為一種文化現象,讓文化本身固有的魅力和傳播途徑,擴展品牌和產業的知名度。一家成功的企業和知名產品,必然伴隨著創始人的傳奇經歷、有功之臣的有趣故事、研制產品的神秘傳說等,如馬云擺地攤賺錢發工資;如馬化騰三請微信發明人張小龍等。一個企業到了這個境界,“文化”二字就自動承擔了企業形象的塑造任務,就成為企業的免費廣告。平輿的企業家們明白這個道理,與當地文化界精英們的出謀劃策和牽針引線也有關系。
最值得一說的當然是平輿縣的各級領導,芝麻產業能發展到今天,與他們及時發現、關注、研究、評估、認可這項產業并鼓勵、倡導、在各個方面大力支持它息息相關。如果沒有他們的支持,這個產業肯定不會如此成功。
……
總之,平輿芝麻產業及其他產業的成功,是“人杰”與“地靈”合力打造的優秀產業。所以,在每一個鄉村或城鎮,只要“人和”和“人杰”,都能在腳下的土地上發現和創造出自己的“茅臺酒”或“平輿芝麻”,即使是“窮山惡水”,也會變成遍地黃金的“九寨溝”!
(岳建國,知名雜文家,河南省雜文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