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河塘治理讓鄉村因水而美
摘要:除了臭水溝變成小游園的崔莊村、昔日“污坑”如今“亮塘”的蘭衣趙村、垃圾河成景觀河的“仙女河”,還有垃圾河道變“水美鄉村”的權寨村、廢棄坑塘變成養魚場的馬樓村。
記者 許靜 通訊員 李季軍 李云飛
2月3日,西平縣宋集鎮崔莊村村民崔曉莉準時來到文化廣場,帶領村民跳廣場舞。“以前的臭水溝變成了村民散步、跳舞、健身的地方,生活得舒坦了。”崔曉莉說。
在西平,把廢舊坑塘、垃圾河道改造為文化廣場或游園,宋集鄉崔莊村只是該縣的一個縮影。
“臭水溝”變身小游園
如今,游園周圍的一排民宅,成了“花園房”。家家門口都有小花園,一到春夏季節花兒朵朵,蝴蝶翩躚,秋冬季節黃葉裹陽,一派田園風光。每逢傍晚,村民來這里跳舞、娛樂,“水清了,天藍了,生態好了,村民心里順暢了。”在廣場公園健身的村民高興地說。
該村黨支部書記敬營輝說,在鄉里的支持下,鋪修硬化了道路,新建綠化小島1座、文化廣場和小游園各1處,涼亭2個,配備了垃圾箱和保潔員。結合村里的香菇、蘑菇、蔬菜等傳統產業,在周邊建設游園、文化廣場等,成為村民娛樂休閑的好去處。
夜幕降臨,街燈點亮,崔莊村小游園、植物園、文化廣場便成為村民娛樂健身的好去處,廣場舞曲伴著村民的笑聲在空中悠揚盤旋,和著水面粼粼波光,奏出一首首從容悠揚的小夜曲。
昔日“淤泥河”如今垂釣園
“以前,這河里垃圾成堆,臭氣熏天,俺不敢出門。現在,河道里的水清了,村里真是給我們辦了件大好事。”權寨鎮鄭樓村村民張建忠散步時說。只見水面碧波蕩漾,幾位垂釣者在河道南岸舉竿垂釣,一派美麗的田園風光。垂釣愛好者張建軍放下手中的魚竿得意地說:“俺昨天釣到一條2公斤的魚。”
權寨鎮的淤泥河,曾經水質污濁、雜草叢生。近年來,經多方籌資,投入2000多萬元進行集中治理,污水河如今變得河道寬闊、綠樹成蔭、花草飄香、小橋流水。
張建忠家住在河道的北岸,河道的變化也讓他動了心思,在河道北岸種了格桑花,美化了環境。”
在河道北河岸,村里利用清淤挖出的土方堆了一個觀景臺,“我們準備在河兩側建觀景臺。”村黨支部書記馮紅杰說。河道改造好了,水清了,村“兩委”班子也加入義工隊伍,每天不定時對周邊環境進行監督。
垃圾河成“仙女河”
洪澍河在西平縣也稱仙女河,全長32.1公里,流經西平縣專探、柏城、盆堯、重渠四個鄉鎮。傳說“七仙女”常在此嬉水,故名“仙女河”。“多美的名字啊!可惜以前就是條排污渠、臭水溝、垃圾河,附近群眾怨聲載道,嚴重影響了西平形象。”西平縣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說。
3年前,洪澍河還是一條排污渠、臭水溝、垃圾河。西平縣委、縣政府圍繞“豐綠增水”,協調水利、環保、住建、農業等部門及相關鄉鎮負責人,自洪澍河上游到下游全面巡查,發現問題,立即落實整改。西平縣仙女河綜合治理項目已于2019年7月份完成招投標,河道清淤疏浚、堤防加固、防汛、道路硬化、沿河兩岸景觀生態廊道、堤防綠化等工程有條不紊進行。
如今,清澈見底的小溪潺潺而流,不時有幾只野鴨“撲棱棱”玩耍;河岸上,紅的海棠、白的櫻花、黃的油菜花……在嫩綠的景觀植被映襯下,競相爭艷、芳香四溢,引得蝴蝶、蜜蜂翩躚而舞。
在西平縣產業集聚區上班、經常來遛彎的李文化告訴記者:“以前洪澍河就是條臭水溝、垃圾河!經過縣委、縣政府改造后,現在很美,我們目睹了這條河從‘垃圾河’變身‘仙女河’的!”
而今,漫步在西平縣,一個個小游園點綴在房前屋后,一汪汪小池塘散落在田野村莊,一灣灣河水清澈碧綠、微波蕩漾,一條條鄉村綠樹掩映。除了臭水溝變成小游園的崔莊村、昔日“污坑”如今“亮塘”的蘭衣趙村、垃圾河成景觀河的“仙女河”,還有垃圾河道變“水美鄉村”的權寨村、廢棄坑塘變成養魚場的馬樓村。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