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先鋒”日子越過越紅火
摘要:近日,在平輿縣十字路鄉前盛村董小網家的村頭養雞場庫房里,董小網正忙著為買粉條的鄉親們過秤、算賬。她笑呵呵地對筆者說:“俺這粉條因為是自家紅薯加工的,不摻雜使假,筋道好吃,不用趕集去賣,鄉親們自動上門來買?!眮碜韵噜彽膹R灣鎮楊莊的兩個村民開著兩輛電動三輪車買了150公斤粉條準備過年吃。
記者 陳 誠 通訊員 郭一斌
近日,在平輿縣十字路鄉前盛村董小網家的村頭養雞場庫房里,董小網正忙著為買粉條的鄉親們過秤、算賬。她笑呵呵地對筆者說:“俺這粉條因為是自家紅薯加工的,不摻雜使假,筋道好吃,不用趕集去賣,鄉親們自動上門來買。”來自相鄰的廟灣鎮楊莊的兩個村民開著兩輛電動三輪車買了150公斤粉條準備過年吃。
清瘦干練的董小網今年47歲,她率先在全村脫貧后幫帶貧困戶脫貧,被評為“市脫貧致富先鋒”,其典型事跡被省、市、縣電視臺和多家媒體報道。
帶貧包棚穩增收。董小網帶著貧困戶勞動力到鄰村的李芳莊“全國農村創新創業示范基地”承包大棚管理瓜菜,已經是第二年了。她先后進棚打工學技術,被評為“優秀員工”,自己承包大棚年收入5萬元在全村帶頭脫了貧,又連續兩年帶領貧困戶承包大棚,實現了增收、脫貧、致富“三級跳”。2020年春,她又帶著6個貧困戶勞動力承包了兩個占地6畝的瓜菜種植大棚。她給帶出來的貧困戶勞動力每人每年2萬多元的工資后,自己收入5萬多元。
林下養雞好致富。董小網上有67歲的公爹、公婆,下有兩個孩子,一個讀高中,一個上大學,丈夫十幾年前患精神病長期治療,是因病、因學致貧的貧困戶。她看到公爹、公婆經常下地干活身體硬朗,就動員他們到李芳莊培訓中心學習養雞技術。學會技術后,她和二老一起將村頭自家的林地拉網子圈起來。2020年春,她購進了第一茬雞苗800只,下半年又購進雞苗1000只。同時,她又購買了飼料,聯系防疫員定期防疫、消毒。二老住在庫房里,每天飼養照料著土雞。在林地散養的土雞肉質鮮美、營養豐富,一年下來,兩茬土雞凈收入2萬多元。
種植紅薯深加工。精準扶貧的春風煥發出董小網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堅定信心。她說:“咱要節儉過日子巧安排,多想幾個門路多掙錢。”她和二老一起將自家的4畝麥茬地上了一遍堆漚過的雞糞摻秸稈做底肥,種上高淀粉優質品種紅薯。到冬季農閑,大棚里沒活了,雞也賣光了,董小網將曬干的粉面拉到集上加工成粉條,不出村就賣了8000多元錢。
問其新年有啥想法和打算,董小網說:“靠養雞、種植、承包大棚出力掙錢,收入牢靠又照顧了病人,我還要接著干下去。”那4畝多地要換茬子已犁了起來,凍一冬后土質松軟,開了春準備栽種小拱棚雙膜西瓜,西瓜苗已聯系好,由“市優秀帶貧企業”李芳莊產業園統一培育供應。她說:“政府號召奔小康,咱脫貧戶也要緊跟上,只要多動腦子人不懶,一年收入幾萬塊錢在咱手心里握著呢!”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