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穿針引線”織出幸福生活
文/圖 全媒體記者 許靜
近日,位于西平縣專探鄉水泉汪村電商產業園內的河南昆坤釣具有限公司,一派繁忙景象。30多名村民織網袋、伸網框、拉網口、掛網角……隨著一雙雙靈巧的手上下翻飛,一張張漁網初具雛形(如圖)。
“俺在這里做工,既不耽誤種地,還能顧家帶孩子,一天至少能掙60元,真不賴。”家住水泉汪村的楊美杰手拿漁網針,熟練地“穿針引線”,加工網箱。溫暖的陽光映在臉上,她的笑容愈發燦爛。
“手工漁網編織技術含量低,俺一學就懂,隨時隨地就能干活。”楊美杰說,以前農閑時,大家總是打牌、嘮家常,現在比著織漁網,看誰織得多、織得好。
“我們村編織的網箱銷往全國各地,特別南方沿海市場,往往是一批訂單還沒完成,新的訂單又來了。”西平縣信訪局駐水泉汪村第一書記陳桂玲和駐村幫扶隊員正在把織好的漁具往車上搬,她一邊擦汗一邊告訴記者,廠房里的成品漁網是專探鄉水泉汪村村民在家中加工成半成品后,再由企業進一步加工而成的。企業免費對這些務工人員進行培訓。村里編織漁網的農家婦女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鄉親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編織漁網,干勁兒越來越足。”陳桂玲說,漁網編織操作簡單,活兒不但輕松,而且容易上手。因為工作對時間、場地沒有限制,加上每月發放工資及時,所以廠里的人員十分穩定。
陳桂玲告訴記者,電商產業園總投資3000萬元,整合全鄉18個行政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720萬元。項目占地80畝,是一個集生產、物流、倉儲、商貿于一體的大型漁網漁具電子商務產業基地。加工廠務工人員的工資核算采用計件制,除在工廠集中加工外,部分小配件可以帶回家加工,能夠很好地解決貧困戶及留守婦女的增收問題。“現在村里的小作坊正陸續往這里搬遷,下一步,工廠還將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生產效率,進一步增加務工人員的收入。過段時間你再來看,將是一番盛景。”陳桂玲說。
據專探鄉一負責人介紹,水泉汪村電商產業園可入駐企業40多家,每年實現漁網漁具電商銷售產值10億元,容納3500人就業。將形成以西平為中心,功能配套齊全的高標準新型包裝材料集聚中心。采訪即將結束時,記者看到,一輛郵政專車正在漁具生產大戶李明威家裝貨。縣信訪局派駐專探鄉幫扶隊員寇寧介紹,這家漁具店每天接收來自全國各地的網上訂單兩三千單 ,快遞車直接開到家門口。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