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魚:如魚得水斬“窮根”
記者 李玉榮 通訊員 李書令
1月31日下午3時左右,正陽縣熊寨鎮(zhèn)魏莊村村民陳小魚剛參加工作的兒子第一次回家了,他那歷盡滄桑的臉上透著喜悅,快步上前接過兒子帶回的年貨——大紅的燈籠和大紅的中國結。
今年65歲的陳小魚是當地有名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近年來,他通過黨的扶貧政策和農商銀行的幫扶成功脫貧。大學剛畢業(yè)的兒子于2020年底被河南省農信系統(tǒng)招錄為正式員工,有了穩(wěn)定的工作和收入,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果,成為十里八村令人羨慕的“幸運人”。
10年前,陳小魚身患胃癌,手術費加上后續(xù)治療花費將他的家庭拖入貧困的深淵;妻子患有重病,不能正常勞動;其女兒為了給他治病和供弟弟上學,高中輟學到深圳市電子廠打工;剛剛考上大學的兒子靠勤工儉學維持學業(yè)。由于家庭沒有勞動力,耕作粗放,13畝耕地只能糊口度日,家庭生活捉襟見肘。這些年,為了改變家庭貧困生活的面貌,陳小魚沒少想辦法,他每年都會從鄉(xiāng)鄰家賒上一兩只小羊羔,等賣了羊再把羊羔錢還上。但此非長久之計,也走不出貧困低谷。
正當他心灰意冷時,正陽農商銀行“黨建+金融”服務模式開啟。客戶經理深入貧困戶家庭走訪調查、采集信息、建檔授信,用“真金白銀”真扶貧。陳小魚在村“兩委”的協助和推薦下,農商銀行給他家辦理了6000元無擔保、無抵押的小額扶貧貸款。2020年7月,陳小魚的山羊存欄已達16只;2020年8月,正陽農商銀行因勢利導,將陳小魚的扶貧貸款授信額度增加到3萬元,讓他發(fā)展養(yǎng)殖業(yè)無資金之憂。
于是,父子倆忙著建羊圈、買飼料,走規(guī)模化養(yǎng)殖之路;2020年11月底,他家山羊存欄達34只。
在2020年脫貧攻堅戰(zhàn)收官之年,河南省農信社創(chuàng)新推出“就業(yè)扶貧”模式,對貧困戶開通了綠色通道,專門拿出1000個崗位專項招聘貧困家庭大學生。有黨的脫貧攻堅政策的落實,對廣大貧困戶來說,“年關”不再是“關”,而是歡樂祥和的幸福生活。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