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新聞 天中

“十三五”期間駐馬店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綜述

2021-01-29 09:36 來源:駐馬店網 責任編輯:魏甜甜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郭麗君堅定地說“,‘十四五’期間,我們將堅定不移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對標2035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基本實現等遠景目標,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更加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

碧水藍天綠滿城 奮楫爭先逐春潮

“十三五”期間駐馬店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綜述

未名湖晨曦。

向市民宣傳環保知識。

展示全省生態環境優秀攝影作品。

環保志愿者簽名。

市民綠色騎行。

治理后的練江河碧波蕩漾。

企業安裝的廢氣處理塔。

工地安裝的除塵噴霧炮。

我市建立的免費沖洗車輛設備。

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的城市美景。

2020年,我市空氣質量指數為4.198,與2015年相比,下降率高達39.98%,降幅排名全省第一。其中,NO2、SO2、PM10和PM2.5下降率分別為40%、83.72%、43.65%和40%,降幅排名分別位居全省第一、第二、第四和第五;優良天數280天,較2015年增加97天,增加幅度排名全省第三。

2020年1至11月份,我市9個國、省控斷面水質全部達到目標要求,水質達標率92.9%,與2015年相比達標率提升21個百分點;達到或優于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88.9%,劣Ⅴ類水體比例由2016年的22.2%下降至目前的0。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取水水質達標率100%,水環境質量較2015年明顯改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上升明顯,達到35%,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2020年,駐馬店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全市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100%,重點行業重點重金屬排放量較2013年下降12%,與2015年相比實現零增長。

“十三五”期間,全市454個村莊環境綜合整治任務完成率100%。我市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較2015年累計減排分別為24.27%、19.89%、28.39%、23.25%,超額完成“十三五”期間省下達18%、16%、23%、21.5%目標任務。

四月的清晨,春光明媚、風清氣爽,市民或在深呼吸、或在晨練、或在駐足閑談。

“環境真是越來越好了,早晨出來鍛煉鍛煉,到樹影婆娑、鳥語花香的置地公園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感受寧靜和美好,我們的城市景色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漂亮,市民生活也越來越幸福。”家住市區萬博林地海灣小區的張先生高興地說。

“與2015年相比,2020年駐馬店市環境質量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環境質量及其改善率雙領先。”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郭麗君自豪地說。“十三五”以來,駐馬店市強力推進污染防治攻堅,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9項約束性指標和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超額完成,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取得顯著成效。總體上看,這五年是迄今為止駐馬店市環境質量改善幅度最大、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最好的五年,也是駐馬店市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的五年。

“十三五”期間,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緊緊圍繞黨的十八大關于“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十九大關于“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的戰略部署,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四個全面”戰略部署,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市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遏制,生態結構總體穩定;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如今,天中大地優良天數穩步增加,污染天數大幅減少;宿鴨湖重泛碧波,環城水系綠水繞城;城市中一座座公園綠意盎然,郊野外一片片經濟林枝繁葉茂……一幅碧水藍天、綠樹紅花的生態畫卷展現眼前。

多措并舉完善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體系

守住青山綠水、留住藍天白云,這是市委、市政府和我市生態環境人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

我市先后印發《駐馬店市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年度考核辦法》《駐馬店市縣區和鄉鎮(街道辦事處)環境空氣質量排名暨獎懲辦法》《駐馬店市中心城區大氣污染防治網格化監管考核辦法》和《駐馬店市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辦法》等文件,建立健全日排名、周通報、月考核、年獎懲和公開約談、媒體曝光等工作機制,利用國控站、省控站、鄉鎮站、微型站對縣區、鄉鎮(街道辦事處)空氣質量進行考核排名和生態補償,同時把水、大氣、土壤攻堅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市政府對各縣區年度和每月綜合排名,把壓力傳導到縣區、鄉鎮(街道辦事處)社區主要負責同志,構建市、縣、鄉、村分級負責的責任體系。完善“1+8”辦公室聯動工作機制,建立健全“三管三必須”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體系,形成污染防治攻堅齊抓共管工作格局。自2020年5月份實施空氣質量生態補償金扣繳制度以來,5~10月份共扣減11個縣區8925萬元、獎勵12個縣區財力10750萬元,共扣減96個鄉鎮5291.5萬元、獎勵104個鄉鎮財力3875.3萬元,獎懲資金全部用污染防治;預警提示縣區、鄉鎮(街道辦)358次,通報批評173次、約談60人。

市生態環境局成立專家組,對環境狀況及時分析研判、提出建議,指導日常管理。在2019年組織開展PM2.5源解析、源清單的基礎上,組織開展了臭氧和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特征分析,為PM2.5和臭氧科學精準治理奠定基礎。積極謀劃智慧交通,開展紅綠燈集群智能優化工作,打造平臺級交通閉環解決方案,提升城市主干道和重點區域道路的通行效率。通過手機APP執法調度平臺,實現網上巡查、及時交辦、限時辦結、快速立案處罰的閉環管理模式,倒逼基層網格主動履職盡責。新建163個鄉鎮(街道辦事處)空氣自動監測站、137個空氣微型站、1個氣溶膠雷達觀測站、1個揮發性有機物組分觀測站、1個顆粒物組分觀測站;建設完成19個固定式和11個移動式汽車尾氣遙感監測設備。為提高水質達標率,對國、省控斷面上游5000米、下游500米及河道兩側500米左右范圍進行排查,建設隔離網并納入“一河一策”長效管護機制;依托現有藍天衛士、智慧城管、污染源在線監測、用電監控、環境空氣質量在線監測等數據分析平臺,建立智慧環保系統,初步形成“探頭站崗、鼠標巡邏、部門查處”的“人防+技防”管理模式。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資金保障是關鍵。為破解資金不足的瓶頸制約,市生態環境局把申請項目、爭取資金支持作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主要抓手和重要契機。該局學習吃透上情、把準政策方向,確保在項目謀劃包裝過程中符合政策方向不跑偏,提高申報成功率。主動與市直其他部門和縣區對接,深入實地了解條塊層面項目謀劃情況、工程進展情況、資金來源情況,力求基礎信息底數清、數據準、情況明。將符合國家政策支持方向,項目實施與環境質量改善關聯性高、成熟度高、納入省市重點項目和市委、市政府著力推進的項目作為培育重點,聘請專家逐一輔導,幫助優先申報國家項目庫。既避免了項目后續資金不足難以建成、考核壓力大的問題,也幫助地方政府和相關企業解決資金不足的難題,通過項目謀劃、爭取上級資金支持,促進了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目標。據統計,2020年爭取到中央污染防治專項資金3.48億元。

強力推進 從重點領域入手讓天空更湛藍

2020年10月3日,攝影愛好者潘先生看著藍藍的天空,情不自禁地拿出手機拍了起來,并配上文字“藍天白云風景好,心情倍兒爽”發到微信朋友圈,立刻引來了眾多親朋好友的點贊。

是啊,居住環境好了,群眾最直觀地感受到了。從揚塵大、城市不清潔到碧空如洗、空氣清新潔凈,這嬗變的背后是我市上下矢志不渝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交出的精彩答卷。

常言道,“打蛇打七寸”。市生態環境局在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中,善于抓住要害和關鍵環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從影響大氣污染的突出問題入手,盯住重點、統籌施策、強力推進,全力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

——“十三五”期間,我市圍繞建成區內重污染企業清零的目標,加快推進重污染企業搬遷步伐。南方鋼鐵公司、永駿化工、華豫恒通化工徹底退出市場,化解鋼鐵產能260萬噸、淘汰合成氨落后產能30萬噸;天方藥業、華中正大兩家制藥企業遷出了市區;中集華駿鑄造、中石化油庫和平煤神馬化工也啟動了搬遷。

——在能源結構調整方面,“十三五”期間,煤炭消費量持續壓減,均能完成省定目標任務,淘汰燃煤鍋爐236臺;市中心城區新增集中供熱面積297.5347萬平方米,新建、改造管網總長度36.778公里,新建、改造熱力站14座,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在運輸結構調整方面,以大宗物料運輸“公轉鐵”為主攻方向,著力打造多式聯運交通運輸網絡體系,平輿縣產業集聚區通過鐵路專用線發送到寧波港130個專列,中集華駿發送到青島港2個專列。市中心城區完成2條國道繞城改造,1059輛公交車全部更新為純電動車,淘汰黃標車、老舊車25106輛。

——在優化用地結構調整方面,建設生態廊道3308公里,完成造林面積96萬畝;取締非法采礦采砂點488家,完成生態修復點408個,復耕復綠土地3815畝。

——在“散亂污”企業排查整治方面,“十三五”期間共清理整治“散亂污”企業2150家,實現動態清零。

——在燃煤散燒治理方面,完成雙替代334866戶(不含新蔡),開展燃煤散燒治理專項行動,全市抽檢潔凈煤生產中心、配送網點109批次,拆改不合格設施設備近5000臺,取締散煤銷售點6個,查處劣質散煤210噸。

——在散塵治理方面,市中心城區規模以上工地全部安裝視頻監控設施,渣土車全部安裝衛星定位裝置,并與智慧城管、智慧環保平臺聯網。

——在路檢、路查方面,自2019年以來共檢測車輛43.82萬余輛,檢出不合格數1.44萬輛,不合格車輛全部移交公安處罰,檢測總量和不合格數均位居全省第一。

——在用車大戶檢測方面,對全市登記20輛以上的柴油貨車用車大戶全部進行了摸底排查,建立了266家用車大戶管理臺賬清單,對6546臺車輛進行了檢測,對477臺不合格車輛下達整改通知書加入環保黑名單,并由公安部門予以處罰。

——在檢測機構管理方面,2019年對全市19家機動車檢測機構進行了專項執法,對發現問題的17家檢測機構全部進行了罰款、停網停業等處罰。

——完成了1331家工業企業深度治理,其中超低排放改造2家、深度治理改造285家、無組織排放治理728家、工業爐窯治理39家、VOC治理301家,燃氣鍋爐完成低氮改造37臺,生物質鍋爐完成超低排放改造18臺,實現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全部清零。

——強力推進煙花爆竹全時全域禁放,制定有獎舉報辦法,舉報一起獎勵300元。同時,制定春節期間對縣區和鄉鎮(街道辦事處)空氣質量進行單獨考核的辦法,切實壓實黨委、政府禁放監管責任。

污水整治 一泓碧水映藍天

當下,在一眼望不到邊的宿鴨湖湖面上,由數臺新型裝配式絞吸挖泥船組成的浮動作業平臺,正在開足馬力絞吸淤泥,長龍般的排泥管道綿延數公里直通壩頂,從“龍口”噴射出的噸量級泥漿傾瀉而下,為這個亞洲庫容面積最大、堤壩最長的人工平原水庫清淤擴容。

這是我市深入推進水污染防治攻堅的一個縮影。

2015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從立項、整治到清淤改造,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推進宿鴨湖整治工作。如今,站在宿鴨湖東岸大堤上遠遠望去,宿鴨湖16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碧波蕩漾、煙波浩渺;湖面上鷗鳥翔集、細魚跳波,一幅江南洞庭的詩意之景盡收眼底。

“十三五”期間,我市在組織打好飲用水源地保護攻堅戰役中,已完成136個“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地摸底排查和保護區劃定工作及勘界工作;完成3個縣級地表水型、12個縣級地下水型和131個鄉鎮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立、治任務。

“十三五”期間累計完成水污染防治重點工程89個,新增投資約103.39億元。新建12座污水處理廠,新增污水處理能力38.685萬噸/日,升級改造4座,新增中水回用工程7個,中水回用量達18.87萬噸/日,截至目前,全市現有的24座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達87萬噸/日。加快中心城區雨污分流工程建設,截至2020年底,已完成21條道路的雨污分流工程,新建污水管網主管道32.62公里,支管道8.57公里。

在加強綠色屏障生態廊道建設、圍繞構建生態網絡屏障建設、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和修復的同時,我市還開展河湖源頭水源涵養林建設和骨干河道生態林帶建設,深入推進河道綠化美化工程,以市級8條河流為重點,逐步建設形成河道綠色屏障。

在開展市、縣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專項整治實現“動態清零”的基礎上,我市深入推進河湖“清四亂”。至目前,發現問題228個、整改228個,銷號率100%,4個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務已全部完成。全力推進水污染治理及水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建設,2020年,我市10個水污染防治重點工程項目已全部完成。為破解資金不足的瓶頸制約,我市把申請項目、爭取資金支持作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契機,2020年爭取到中央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1.74億元。

土壤污染防治攻堅保護修復好群眾“飯碗”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良好的土壤環境,是讓人民群眾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的重要根基。我市作為農業大市,保護修復好群眾的“飯碗”,市生態環境人義不容辭、披星戴月,一直在路上。

“十三五”期間,我市著眼源頭預防,降低土壤環境風險,嚴格涉重金屬行業污染防控,建立15家全口徑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減排評估數據庫,實現重點行業重點重金屬排放量較2013年下降12%,與2015年相比實現零增長目標;組織2家涉鎘等重金屬污染源整治工作,阻斷涉鎘等重金屬進入農田途徑。強化準入管理,確保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建立24家疑似污染地塊名單,納入全國污染地塊管理信息系統;建立污染地塊名錄和開發利用負面清單,并向社會予以公告;嚴格暫不開發利用污染地塊環境風險管控,在污染地塊周邊設置警戒線和警示標志,指定專人看管,禁止人員出入,清除場地內遺留污染物,有效降低土壤環境風險;實施污染地塊信息系統共享使用,將污染地塊管理系統11個管理員賬戶和22個共享賬戶賬號分配到相關部門,實現了信息共享。率先開展耕地土壤質量類別劃分,初步建立農用地分類清單,將農用地劃為優先保護類、安全利用類、嚴格管控類三個類別,并實施分類管理。推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對全市受污染耕地采取深翻耕、品種調整等安全利用措施;嚴格重度污染耕地風險管控,對重度受污染耕地采取退耕還林、種植苗圃等風險管控,確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100%。依托驛城區完成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試點,正陽縣、上蔡縣完成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試點工作,西平縣、汝南縣廢棄農膜回收處理試點。試點經驗分別在全省先行區建設推進會上進行介紹并在全省積極推廣應用。

我市還圍繞實現“一保兩治三減四提升”目標,強化各項舉措,推進454個村莊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35%,超額完成目標任務;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部實現市場化運作,無害化處理率達100%;組織排查出55條農村黑臭水體,啟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為全市黑臭水體治理探索方法路徑。持續開展農藥化肥零增長行動,化肥農藥利用率在40%以上;推動秸稈、農膜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秸稈資源化利用率達92.9%,農膜回收利用率90.48%;農業農村突出環境問題得到整治,農業農村污染治理工作體制機制基本形成。

落實放管服改革 讓企業輕裝前行

“企業無論大小,都期盼有更好的營商環境,讓自己輕裝前行、加速奔跑。我們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協助企業做好復工復產工作,給企業創造更有利條件,盡快讓企業駛入快車道,為我市可持續發展留下更多的‘樹苗’、埋下更多的‘種子’。”這是我市開展企業服務日活動中,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郭麗君對企業家們說得最多的話。

環評這張企業的“環保身份證”,如何做到時間再縮短、效率再提高、服務再加速,成為市生態環境局聚焦的重點。2020年,市生態環境局全面實施“一網通辦”,環評審批全面實行標準化辦理,縮短環評審批時限,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批法定時限60個工作日,承諾時限5個工作日,壓縮了91%;環境影響報告表審批法定時限30個工作日,承諾時限5個工作日,壓縮了83%。自2017年以來,我市持續推進排污許可發證登記工作,截至2020年底,已完成108個行業、4個通用工序登記企業8335家、發證企業1188家,完成了省下達我市的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登記發證工作任務。

“十三五”期間,市、縣兩級共審批項目2910個,全市8個縣4區無1例不符合產業政策、高耗能、高污染項目獲準入駐;為保障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對擬入駐我市醫藥化工園區內項目高標準要求,對科技含量低的項目提高準入門檻,支持高新技術產業項目入駐,支持現有企業產業轉型升級,比如天方藥業、華中正大整體搬遷項目環評中,我局積極協助企業到省環保廳進行溝通,順利獲批;駿化公司順達科技上市工作中涉及醋酸項目,市生態環境局做到即受理即審批,全力服務高質量發展。

“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我們企業急需資金后,專門派出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為我們‘把脈問診’并開出‘藥方’,幫我們申請了中央大氣污染防治資金項目,為我們解決了大氣污染防治資金短缺問題,這對我們企業的生存發展真是一場‘及時雨’。”日前,海川電子玻璃有限公司負責人專程來到市生態環境局表示感謝。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企業舉步維艱。企業一方面要面臨生產經營的諸多困難,另一方面還要進行大氣污染防治設備更換、技術升級,錢從哪里來?2020年3月10日,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國家林草局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生態環保資金管理推動建立項目儲備制度的通知》。市生態環境局敏銳地捕捉到中央資金項目庫是為解決企業治理資金不足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該局立即聘請以國家生態環境部中央項目庫審核專家組成員曹霞教授為首的服務團隊,對我市中央大氣資金申報項目進行指導把關和“一對一”幫扶,并擇優向中央項目儲備庫報送項目,確保所篩選申報的項目符合中央項目儲備要求,提高項目通過率及項目質量。

在省生態環境廳《2020年第二批次中央大氣污染防治資金項目審核情況》的通報中,駐馬店市共提交21個項目、進入儲備庫19個,審核通過率90.5%,項目申報個數及入庫個數均排名全省第一。至目前,市生態環境局已幫助企業成功入庫項目39個,申請資金1.75億元;正在審核中項目9個,申請資金4.57億元。這些申報項目的成功入庫,有效解決了企業大氣污染防治資金短缺的問題,為“十四五”期間我市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嚴打違法違規行為 筑牢保障生態安全執法屏障

近年來,市生態環境局不斷織密環境監管鐵網,動真格、出實招,對破壞生態環境行為不手軟、不姑息嚴厲懲治,對不作為和慢作為加強問責、追責毫不留情,真正筑起了一道生態安全屏障。

“十三五”期間,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共對我市開展4次環境保護督察。督察組進駐期間,共向我市轉交各類群眾舉報件591件,均按最高標準、最短時限完成整改任務并在媒體上進行公示,有效解決了發生在群眾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增強。在上級督察期間,因造成生態環境損害共計追責問責212人。為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采取日常檢查、12369及信訪舉報、隱患排查、督查與稽查、暗訪巡查等渠道發現環境突出問題,充分利用新《環境保護法》及有關法律法規,加強按日連續處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行政拘留移送、涉嫌環境犯罪案件移送等手段的使用,加大對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震懾一批環境違法犯罪行為。2020年,市本級共立案處罰43起,罰款263.5萬元,查封扣押3件,行政拘留7人。

我市還積極開展“散亂污”企業動態清零、散煤專項治理、推進工業企業大氣污染治理、非道路移動機械執法監管、汽車維修行業執法監管、儲油庫(加油站、油罐車)油氣污染治理等14個專項行動。2020年,全市共出動環境執法人員84461人次,檢查重點排污單位400余家,發現問題1159個,立案處罰946起,罰款4119萬元,行政拘留14人。

“‘提氣、降碳、強生態,增水、固土、防風險’是‘十四五’時期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總體思路和目標。”郭麗君堅定地說“,‘十四五’期間,我們將堅定不移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對標2035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基本實現等遠景目標,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更加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實現駐馬店市高質量跨越發展、打造一流地級市提供堅實的生態環境支撐,為共同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貢獻力量。”

策劃:董勝昔 王全忠 組稿:黃育南 胡 斌(除署名圖片外均為資料圖片)

責任編輯:魏甜甜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无遮挡色视频免费视频|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日本大片免a费观看视频| 全彩无翼乌之不知火舞无遮挡| 91视频免费观看| 日本视频一区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男人的天堂黄色| 吃奶呻吟打开双腿做受视频| 香蕉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vⅰdeoXXXX国产| 99re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婷婷啪啪婷婷啪啪|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日本欧美韩国专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青青草视频偷拍|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二三区|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资源| 在线日韩av永久免费观看| www.日韩av.com| 成av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 久久99国产综合色| 日本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久久综合久久久久| 樱桃视频影院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激情在线一区| 精品伊人久久久香线蕉| 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视频成人| 国产在线精品美女观看|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在线看无码的免费网站| www四虎影院| 婷婷无套内射影院| 一级做a爰片欧美aaaa| 日韩高清一级毛片| 亚洲资源最新版在线观看| 看全色黄大色黄大片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