馃子
摘要:過了正月十五,馃子快送完了,心里那個急,整天纏著奶奶計算著家里還有多少包馃子,還有幾家親戚沒去,有多少包馃子可以剩下。
文/周志清
兒子的朋友掂來一盒點心。
我端詳這盒點心,黃盒子上覆蓋著紅紙。外包裝怎么有點熟悉?這讓我想起兒時過年時走親戚,拿的就有這樣的禮品——馃子,不過那時的包裝沒有現在的精致。
想著過年吃馃子的事,細看這盒點心,里面裝的似曾相識:麻球、江米條、馬蹄酥、羊角蜜,好多式樣,色彩各異。這些馃子和小時候的馃子一模一樣,聞一聞,老味道,嘗一嘗,老味道,品一品,老味道,想一想,老味道。幾十年塵封已久的回憶如打開的閘門難以關閉,埋藏的往事一幕幕展現在眼前,無限的思念勾起我對年少時那段艱難歲月的留
戀,過往的酸甜苦辣
涌上心頭。
那時候,家里有奶奶在,她的輩分高,大年初二中午要來好多親戚,每家來時都要帶二斤馃子。過了中午,家里的條幾上堆滿了馃子。這些馃子是不能吃的,要用這些馃子輪換著走親戚,還要記住哪家是什么樣的,千萬不敢拿他家的馃子原樣送回去。不過親戚掂來的馃子太多了,也沒有記得非常準確,保不齊就有原樣送回的。
走親戚是有固定程序的:初二舅爺初三舅,初四丈人初五姑。舅爺那里是我們家每年第一家要走的親戚,其他的親戚要按照輩分高低、年齡大小,親戚遠近排著一家一家走,有時一天要走幾家,就這樣走到正月十五放花燈了,還有幾戶沒去,似乎有走不完的親戚。別看那時都窮得叮當響,可就是親戚多而且格外親。
每年看著親戚掂來的成堆的馃子又一包一包地掂了出去,心里很不是滋味。過了正月十五,馃子快送完了,心里那個急,整天纏著奶奶計算著家里還有多少包馃子,還有幾家親戚沒去,有多少包馃子可以剩下。終于親戚走完了,奶奶打開余下的馃子,已經變得硬邦邦的硌牙,還有哈喇的味道,可還是又香又甜地吃不夠,從來沒有嫌棄過。
看著眼前這盒精致的點心,我按照盒上的地址網購了兩盒,星期天回家帶給母親。母親看看盒子,看看紅紙,再看看那些點心,拿起每一樣仔細地端詳。母親那一輩人是吃苦最多的一代人。當我看到母親端詳那些點心時會心的微笑,感覺母親仿佛找到了過往的幸福時光,滿臉張開的皺紋里流露出塵封已久的記憶。母親如數家珍地向我講起以往一大家子人清貧相守,其樂融融的好時光。
責任編輯: 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