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洛陽宮城玄武門時隔千年“重現”
摘要:石自社說,該遺址的發掘為探索隋唐時期宮城的形制布局具有重要的價值,遺址的遷移變化為研究隋唐至北宋時期宮城的形制演變提供了重要線索,同時也為隋唐洛陽城遺址保護展示提供了科學依據。此后,唐中宗把玄武門改名為神武門,至北宋時期,玄武門被廢棄。
新華社鄭州1月19日電(記者 桂娟 史林靜)經考古人員持續發掘,隋唐洛陽宮城玄武門遺址日前初現全貌。該遺址的發現對了解唐宋宮城的形制布局有重要意義,有助于研究中國古代都城的形制變化和沿革關系。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唐城工作隊隊長石自社介紹,玄武門遺址為隋唐洛陽城遺址的重要部分,目前已探明玄武門遺址的建筑形制、確切位置和沿革變化,理清了應天門、玄武門等宮城建筑群的空間關系,并發現隋唐至北宋時期宮城的形制變化特點和遺址遷移方向。
“玄武門是宮中軍事事件的主要發生地,門外有駐軍守衛,對整個宮城起著重要保護作用。”石自社說,該遺址的發掘為探索隋唐時期宮城的形制布局具有重要的價值,遺址的遷移變化為研究隋唐至北宋時期宮城的形制演變提供了重要線索,同時也為隋唐洛陽城遺址保護展示提供了科學依據。
玄武門始建于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是隋唐時期洛陽宮城北門,與應天門相對。在玄武門下,發生過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改周復唐事件——“神龍政變”,女皇武則天自此退出歷史舞臺。此后,唐中宗把玄武門改名為神武門,至北宋時期,玄武門被廢棄。
20世紀80年代,考古人員結合史料記載和勘探試掘,確定玄武門遺址位于洛陽市老城區唐宮路以北、玄武門大街以南、定鼎北路以東位置。2020年2月,由國家文物局批復的玄武門遺址發掘工作正式啟動。
目前,考古人員仍在對遺址進行發掘整理。
責任編輯: 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