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關鍵小事”辦好“頭等大事” ——2020年河南省辦好重點民生實事工作綜述
摘要:回眸2020年,通過落實民生實事,很多地方在改善民生方面成果顯著,交出的成績單頻頻使用“超額”字樣,贏得了廣泛贊譽;
河南日報記者 欒 姍
民生無小事,但民生由無數“關鍵小事”組成。
“2020年重點民生實事落實情況”系列11場新聞發布會,從超額完成新增城鎮就業任務,到提高困難群眾、退休人員生活保障水平;從做好城鄉居民“米袋子”“菜籃子”保障工作,到PM2.5平均濃度再次下降;農村的電網、公路、教師周轉宿舍持續改善……場場都是實打實的民生關切。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關系國運。新發展階段,省委、省政府把脈民生痛點,抓住民生“短板”,回應民生關切,從“關鍵小事”入手,辦好民生“頭等大事”,落實好共享發展的根本要求。
問計于民 公開踐諾
解決群眾所急所需所盼,河南每年都有“新清單”。
自2005年開始,河南省已經連續17年將選擇權交給群眾,請全省人民建言民生實事,列出群眾關注度最高、利益關聯最密切的民生實事,作出力爭全部完成的公開承諾。
從最初進城務工人員對“身份之困”的喟嘆,到本地居民對“藍天白云”的呼喚,再到社會對“養老問題”的多重拷問……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變化,民生的內涵不斷擴展和延伸,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民生期待顯得更為迫切。
尤其是“十三五”期間,河南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兩個翻番”,產業、城鄉和區域結構的“三個歷史性轉變”,既為在新發展階段乘勢而上開啟現代化河南建設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也對辦好重點民生實事提出新的要求——“更高水平的生活質量“”更加公平的發展機會”。
這種要求,不僅體現在重點民生實事面向社會征集建議,更體現在面向社會發布進展,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得到越來越多的尊重和滿足。
既抓“普惠”又抓“特需”
河南辦好重點民生實事,既抓“普惠”又抓“特需”,在統籌兼顧中有效實現了“精準為民”,跑出了增強群眾獲得感的“加速度”。
——有的是兜保障民生之“底”,如提高困難群眾生活保障水平,380萬名困難群眾實現“應保盡保、應兜盡兜”,兜底保障在脫貧攻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持續增強。
——有的是救人民群眾之“急”,如完成剩余縣(市)人民醫院提質升級,105所縣(市)人民醫院通過“二甲”評審,在縣域內構建起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出縣也能治大病。
——有的是提公共服務之“標”,如實施農村公路“百縣通村入組”工程,全省共新增1.69萬個自然村通硬化路,道路通則一通百通,資源、資金、人流、物流“來來往往”,產業才會集聚。
——有的是補河南發展之“短”,如加快實施農村電網改造,消除“低電壓”“卡脖子”窘狀,既確保了取暖用電需求,也滿足了生產生活和產業發展需要,釋放城鄉一體、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疊加效應。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這是一場持久戰,更是一場接力賽。
省發展改革委針對不同群體的民生訴求,將其分門別類列入重點民生實事工作方案;省財政廳千方百計籌措資金708.5億元,為辦結辦好提供堅強的財力保障;11件重點民生實事主辦單位以“釘釘子”精神列出時間表、明確路線圖,拿出計劃書,開展集中攻堅;省統計局持續跟蹤,強化考核,確保按時向全省人民交上合格答卷。
落實與務實
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從何而來?來自河南堅持以黨建高質量推動發展高質量的“兩個高質量”;來自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于社會發展的每個細節,無論干大事還是抓小事,都把人民群眾的需求擺在第一位的務實姿態。
比如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考驗,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探索實施“四有一可”輸送模式,幫助農民工返崗復工,杞縣籍農民工依舊是沙溪經濟發展的生力軍;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穩產保供不動搖,無論是“菜籃子”還是“米袋子”,都實現了“裝得滿、拎得穩”。
回眸2020年,通過落實民生實事,很多地方在改善民生方面成果顯著,交出的成績單頻頻使用“超額”字樣,贏得了廣泛贊譽;完成的進度表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凸顯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
展望2021年,通過征集民生實事,收到就業、教育、醫療、住房等方面建議736項,征集省直部門建議22項、各地建議232項。經梳理匯總,2021年建議實施省重點民生實事共10項,分為持續推進和新列入事項兩大類,將在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正式發布。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從小處著手、從大處著眼,一件事接著一件事辦、一年接著一年干,咱們河南老百姓的日子,自然越過越紅火。
(轉自2021年1月17日《河南日報》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