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平縣花菇產業助農增收致富
摘要:2019年7月,文城鄉加大產業扶貧力度,整合食用菌資源,以前李村來富種植合作社為基礎,通過“合作社+專業種植戶+貧困戶”建成了花菇產業園區,由振興合作社租賃土地,搭建成品大棚150座,直接租賃給所需花菇專業種植戶,每棚收取租金,收取的租金用于村集體經濟積累及入股貧困戶的股...
本報訊(記者 丁繼坡)近年來,遂平縣文城鄉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做大做強食用菌產業,進一步拓寬脫貧道路,確保群眾增收致富。
近日,記者走進文城鄉花菇產業園種植基地,淡淡的菌香撲鼻而來,一個個鋼結構香菇大棚鱗次櫛比,一根根菌棒整齊地擺放在架子上,一朵朵香菇升柄展傘,一簇簇嬌嫩的香菇格外吸引眼球,雖然外面寒風凜冽,但這里大棚覆蓋的塑料膜都被掀開。問其原因,技術員劉成民說:“花菇生長的條件主要是通風、干燥、溫差,今天把棚掀開,主要是幫助花菇散潮氣,這樣口感會更嫩滑。”
由于花菇種植技術成熟,現在花菇園的花菇長勢良好,加上2021年花菇行情穩定,對于花菇產業園來說應該是一個豐收年。2019年7月,文城鄉加大產業扶貧力度,整合食用菌資源,以前李村來富種植合作社為基礎,通過“合作社+專業種植戶+貧困戶”建成了花菇產業園區,由振興合作社租賃土地,搭建成品大棚150座,直接租賃給所需花菇專業種植戶,每棚收取租金,收取的租金用于村集體經濟積累及入股貧困戶的股金分紅,破解了扶貧從“輸血”到“造血”的難題,實現了貧困戶長遠持續性脫貧。如今,文城鄉前李村的花菇已經遠近聞名,每逢收獲季節,外地客商云集該村拉貨,文城鄉又趁熱打鐵于2020年5月擴建了10座高標準菇棚,并注冊了“前李珍星”花菇商標。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來產業園打工的群眾越來越多,前李村村民曹瑞每到農閑時都會到產業園務工,現在掙錢顧家兩不誤,曹瑞高興得合不攏嘴。
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重要支撐,文城鄉鞏固已經取得的產業扶貧成果,讓貧困群眾在脫貧致富道路上越走越寬、越走越穩。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