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陽:做好“芹”文章 帶農奔小康
摘要:李國松說,為加快村民增收致富的步伐,李佩陽協調資金100萬元,在村里建起了10座蔬菜種植大棚,現種植的芹菜、黃瓜已開始上市,銷往廣東、廣西、廈門、深圳等地。據李國松介紹,高李村土質優良,適合種植芹菜,種出的芹菜不僅莖長,且翠綠欲滴,香味濃郁獨特。5萬斤芹菜,按現在每斤1.
高李村在李佩陽(中)的引領下,芹菜種植業發展喜人。
芹菜豐收。
李佩陽做好“芹”文章。
文/圖 全媒體記者 景中原 通訊員 周金高
眼下,正是冬季大棚芹菜收獲的季節。記者走進上蔡縣邵店鎮高李村騰啟專業種植合作社芹菜種植基地,看到大棚里綠油油的芹菜長勢喜人,空氣中彌漫著沁人心脾的芹菜香味。村民們正忙著收割、打捆、裝車,笑聲不斷,臉上寫滿了豐收的喜悅。
李國松是騰啟專業種植合作社的負責人。3年前,他在省委宣傳部派駐該村第一書記李佩陽的引導及幫助下,建成了7座標準化蔬菜大棚,每座大棚占地約3畝。
“為把蔬菜種植發展成為高李村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近年來,李佩陽通過典型示范帶動、對比算賬的方式,讓村民看到了調整農業產業種植結構、發展特色經濟作物帶來的實惠。”李國松說,為加快村民增收致富的步伐,李佩陽協調資金100萬元,在村里建起了10座蔬菜種植大棚,現種植的芹菜、黃瓜已開始上市,銷往廣東、廣西、廈門、深圳等地。一畝園十畝田,一年四季都見錢。大棚蔬菜種植現已成為高李村新的經濟增長點。
據李國松介紹,高李村土質優良,適合種植芹菜,種出的芹菜不僅莖長,且翠綠欲滴,香味濃郁獨特。每棵芹菜重半斤到八兩,深受城鄉消費者的歡迎。每座大棚能產約6.5萬斤芹菜,按現在每斤1.3元收購價算,能賣約8萬元,一座大棚的純收入4萬元左右。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近年來,高李村在李佩陽的引領下,村容村貌,村民的生活水平、精神面貌及文明程度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該村以孟金山、姚汝良為代表的貧困戶都嘗到了發展特色農業種植的甜頭。他們足不出村,在家門口的蔬菜大棚里務工,每月能掙1000多元錢?,F在,他們已經光榮脫貧,獲得感、幸福感、成就感越來越強,覺得日子越來越有奔頭。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高李村特色種植產業在李佩陽的努力謀劃協調下,正在逐步做強做大,已初步形成了一個產、供、銷環節相扣的較完整的產業鏈。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