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城大樓》,看人與城市的夢想共同拔節生長
摘要:現在,《大城大樓》是上海電影在新時代攀登的新高度。他說:“新年最冷的那天清晨,我們在上海中心之巔拍攝全景,旭日東升,俯瞰鏡頭下的上海中心、浦東、上海,美極了。”
上海中心俯瞰。 陳奕龍飾李石。 李媛飾劉安安。 (均上影集團供圖) 制圖:李潔
“提到上海,人們都會說這是座海納百川的城市。在我看來,海納百川也在于她能包容無數夢想的實現。”導演謝鳴曉如是說。
昨天,電影《大城大樓》在上海中心大廈舉行啟動儀式。主創們身處的,是中國第一高樓,再精準些,是上海中心大廈22層陸家嘴金融城黨建服務中心。天氣正好,目力所及的窗外,黃浦江、摩天大樓、陸家嘴的車水馬龍,都是這座城市最蓬勃的注腳,閃耀著無數夢想在孕育、生長中的不同星芒。自新年以來在此開機拍攝,夢想的熱力悄然消弭著數九寒天的冷意。
影片出品方、上影集團黨委書記兼董事長王健兒介紹,故事一方面聚焦普通人,反映青年一代與浦東開發開放、與城市發展同生共長的步伐;另一方面,影片將在講故事的過程中點亮基層黨建、電競之都、垂直馬拉松等具有標識度的上海城市名片。
事實上,作為上海市慶祝建黨百年的文藝重大主題創作項目,《大城大樓》有著復合型的“主角”。身高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廈不單單是影片的拍攝地、背景板,也是推動敘事的主角之一;與這棟高樓休戚相關的普通人、尤其是90后青年則是傳統概念的主角;而讓“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機會,人人都能有序參與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質生活,人人都能切實感受溫度,人人都能擁有歸屬認同”的上海,更是影片能勾連銀幕內外共情的主角。
就像主創們集體期許的——電影將力圖展現出有溫度、有精神、有底蘊、有靈魂的“大城”和“大樓”,展現出可以承載、包容每個人夢想的初心之地。
聚焦當代青年,以90后的三十而立求解“正青春”
《大城大樓》由張建亞監制、謝鳴曉導演、何晴編劇,李媛、陳奕龍、佟瑞欣等主演。近乎“全上影班底”,會怎樣講述上海的本土故事?主創們的關鍵詞都是“正青春”。
求解“正青春”,在乎故事里的主人公是否鮮活可感、有血有肉。以青春勵志為底色,影片從一對90后發小講起,追蹤他們的“三十而立”過程。伴隨如火如荼的開發大潮,這對年輕人用自己的方式揮灑青春熱血,在各自崗位上踐行夢想、創造奇跡。男主人公李石是名幼兒園老師,表面看似離經叛道,實則一直在努力成為優秀教師。女主人公安安就職于上海中心,無論是在日常工作抑或垂直馬拉松等新鮮活動中,她都能用可親可近的方式,以青春澆灌出屬于自己的“大城大樓”。
啟動儀式上,兩名年輕的主創也拆解了他們對“正青春”的理解。陳奕龍說,李石是個典型的上海本地90后代表,他與浦東的開發開放一同成長。演員希望,自己能通過詮釋這個有正義感的角色,將暖意、善意和責任感傳遞給大銀幕前的觀眾。李媛從《大城大樓》里看見了她所理解的三種時代精神,“張工代表‘責任’,安安代表‘奮斗’,李石身上則有一種‘時代的表達’。這三個時代中人看似各自忙碌,實則命運相連,他們身上折射出的特質,恰是浦東開發開放30多年來與我們所有人息息相關的時代精神。”
“正青春”還在于電影的拍攝手法上。謝鳴曉說,影片將融入許多“二次元”文化。年輕人喜愛的電子競技及其發展過程,將在片中具有相當篇幅。影片還力邀年輕人耳熟能詳的“電競人皇”Sky加盟拍攝,上映時,觀眾將能在大銀幕上沉浸式地欣賞高水準炫技。此外,cosplay、全甲格斗等流行元素,也將共同為主旋律電影注入無限青春活力。
站在上海中心視角,以電影奇觀再一次閱讀上海
“上海中心登頂有著規定路線,但跟隨電影鏡頭,觀眾能看到限定之外的、更豐富的上海中心。”謝鳴曉說。站在上海中心、立足中國第一高樓,確實為電影閱讀上海打開了更廣闊的視角。
具體到個人,以李石為例,他表面上看似離經叛道,其實一直在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名“斜杠青年”——既能當得了優秀教師,也能完成向往多年的全甲格斗直播“決戰上海之巔”的夢想。在尋常的青春片里,這個角色不過承擔著傳達勵志的使命,但劇情設置于上海中心背景、放在上海發展的環境中,觀眾將發現,李石的奮斗拼搏軌跡、他的夢想兌現過程,離不開上海建設電競之都的步履不停。正如主創所感慨的,十多年前,誰能想到上海如今會是年輕電競人逐夢潮頭的理想之城。
放諸一群人身上,以基層黨建為例,對普通人的關注、對困難群體的幫扶、對城市中任何需要溫暖的人群的關愛,都會通過上海中心的新型基層黨建投射在影片中。編劇何晴說,她的創作源于現實,“去年4月,我到上海中心采風時,深深為這里基層黨建中心涌動的情懷、暖流所打動”。上影演員劇團團長佟瑞欣介紹,片中將有段重頭戲,包括牛犇等老藝術家在內的上影演員們都聞訊趕來,“大家就是被黨建中心發生的真實事所感召了”。
而在張建亞眼里,《大城大樓》的拍攝過程,本身也是上海電影人達成夢想的過程。“當年國際飯店是上海第一高樓時,我們想在最高處拍電影;后來南浦大橋、洋山深水港等建成,上海電影人都用電影為上海標志性建筑工程留下影像檔案。”現在,《大城大樓》是上海電影在新時代攀登的新高度。他說:“新年最冷的那天清晨,我們在上海中心之巔拍攝全景,旭日東升,俯瞰鏡頭下的上海中心、浦東、上海,美極了。”
上海是黨的誕生地。她曾是紅色文化源頭,今天是用巨大的經濟文化成果向世界展示中國理念、中國精神、中國道路的窗口。建黨百年的重要歷史時刻,一部來源于生活體驗、根植于青春成長的上海題材上海故事,將讓經歷著、創造著、享受著城市發展成果的年輕人心有觸動,為祖國驕傲、為上海自豪,為自我的奮斗與成長會心一笑。(記者 王 彥)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