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蘑菇助農走上致富路
摘要:為了不辜負鄉村干部的期望,也為了一家人能早日過上小康生活,2019年,在鄉村干部的幫扶下他開始栽培平菇。“玉米芯經過粉碎后添加水和輔料,發酵后就可以進行塑料袋栽培,不需特殊管理,40天即可進入采摘期,3個月內可連續采摘3茬。
通訊員 張紅衛 朱曉吾
“這茬菇長得特別好,我們超市急需貨源,摘下來馬上運走,半個小時之后就能擺到貨架上。”1月5日,在汝南縣板店鄉蘇莊村平菇種植戶蘇國民家,正在忙著采購平菇的客商滿臉喜悅,身旁一筐筐新采的平菇整齊地擺在一旁,一派喜人景象。
走進一座大棚,一陣濃濃的菌香撲鼻而來,令人神清氣爽。一垛垛菌棒整齊排列,一朵朵嬌嫩的平菇升柄展傘,如花綻放。忙著采摘香菇的蘇國民臉上也笑開了花“:我家種有2000多袋平菇,今天采摘的是第三茬,預計可采平菇800多斤,門口過秤,一斤2.5元,加上前兩茬賣平菇的收入和政府補貼,這批小蘑菇已經給我帶來1萬多元的收入了。”
現年71歲的蘇國民是蘇莊村建檔立卡貧困戶,4年前因為愛人重度殘疾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到低保、殘疾人救助、入股分紅等優惠政策。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光靠黨和政府的政策,只能暫時解決生活問題,只有通過自身的努力和辛勤勞動才能永遠過上好日子。”蘇國民說。為了不辜負鄉村干部的期望,也為了一家人能早日過上小康生活,2019年,在鄉村干部的幫扶下他開始栽培平菇。當年他家賣平菇掙了1.3萬元錢,加上田地收入和各項補貼,人均純收入1萬多元,他主動申請摘掉了貧困帽子。
據蘇國民介紹,栽培平菇是一項短、平、快的致富項目,他這栽培平菇的原料用的是秋收后別人丟棄的玉米芯。
“玉米芯經過粉碎后添加水和輔料,發酵后就可以進行塑料袋栽培,不需特殊管理,40天即可進入采摘期,3個月內可連續采摘3茬。別看投入少,效益可不低,俺家不僅靠平菇脫了貧,今后還要靠它致富呢。”蘇國民說。
目前,全鄉像蘇國民一樣靠栽培食用菌走上致富路的農戶有80多戶。
板店鄉是玉米生產大鄉,年種植玉米3萬多畝,產生玉米芯300多萬公斤。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為拉長玉米產業鏈,讓玉米芯資源變廢為寶,該鄉把發展食用菌產業作為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來抓,動員貧困戶積極栽培食用菌,通過爭取產業獎補項目,對種植規模在500袋以上的貧困戶每袋獎勵2元,貧困群眾種植食用菌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目前,全鄉食用菌產業已初具規模,建有香菇大棚20個、姬菇大棚2個、平菇大棚100多個,年產鮮菇15萬公斤,助農增收100多萬元,小蘑菇成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大產業。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