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文物“活”起來?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數字館告訴你
摘要:風機、雨機、閃電機等特效裝置與LED矩陣數字影像真實模擬先民求雨的場景,“敬天法地”展示區讓游客身臨其境地體驗夏王朝的自然氣候和祭祀文化。據介紹,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在元旦假期期間,每天接待4000余位參觀者,其中數字館每日開放5場,獲得了參觀者的一致喜愛和點贊。
頂端新聞·河南日報記者郭歌 通訊員 白雪
“看到博物館的公告后慕名而來,果然不虛此行,很震撼!”1月3日,來自南京的王先生在參觀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數字館后表示。
2020年12月30日起,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數字館投入試運行,通過先進的數字技術全面復原展示二里頭遺址文化的整體面貌。
該數字館以“‘最早中國’探尋之旅”為主題,內設“最早中國”“赫赫夏都”“敬天法地”“王室巧作”“探秘未知”五大主題展示區。
三折幕是“最早中國”展示區的最大亮點,以三維特效呈現了二里頭遺址中最早的城市干道網、最早的宮城、被譽為“華夏第一龍”的綠松石龍形器等諸多“中國之最”。
在“赫赫夏都”展示區,37臺投影機打造的沉浸式三維影像空間,向游客展示了夏王朝時期車輦儀仗、宮城建制、王室儀典、文化交流等“國之大事”。
風機、雨機、閃電機等特效裝置與LED矩陣數字影像真實模擬先民求雨的場景,“敬天法地”展示區讓游客身臨其境地體驗夏王朝的自然氣候和祭祀文化。“有真實的雨水和風,達到了4D影院的效果。”來自西安的李先生對此印象深刻。
“王室巧作”展示區即青銅器作坊、綠松石器作坊互動式場景體驗區。在這里,游客可以通過手勢感應互動裝置,體驗青銅器、綠松石器的制作過程。
雷達感應流水地幕是“探秘未知”展示區的黑科技。游客可通過觸碰墻面水流中的文物影像,觸發流水地幕從而播放二里頭獸面紋的代表動物、關于陶片刻符的文字猜想等影片。
據介紹,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在元旦假期期間,每天接待4000余位參觀者,其中數字館每日開放5場,獲得了參觀者的一致喜愛和點贊。
責任編輯:魏甜甜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