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顏值氣質雙修 古城華麗蛻變
上蔡:顏值氣質雙修 古城華麗蛻變
記者 陳 司 通訊員 曹耀強 胡家豪
元旦節前夕,古城上蔡街頭再添新景觀:漫步蔡都大道西段,一個兼具停車、充電、游憩、觀賞功能的綠蔭停車場及游園項目建成投用,正式向市民開放。狀如蘆葦、隨風擺動的克萊因芒草,纖細如發、如夢似幻的粉黛亂子草,與高低相宜的喬木、灌木有機搭配,一草一花一木一石,盡顯設計匠心。
“到了明年夏天,將車停在這里,就不用擔心車輛被烈日暴曬了。”不少市民前來觀看后,由衷地稱贊。
小車位彰顯的是大民生。著眼于解決城市現有公共停車位不能滿足停車需要,困擾群眾的難點堵點,該縣強化供給側保障,投入8600萬元,規劃的8個停車場已全部建成,可提供大、中、小型車輛車位1742個,極大緩解了城市停車壓力。
除了增建停車場,縱貫上蔡縣城南北的主干道秦相大道有機改造項目,現如今也成為該縣城市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武王分封,蔡國始興;楚韻漢風,文明傳承。為凸顯古城歷史特色、彰顯漢文化底蘊,提升城市綜合形象品質,2020年4月下旬至6月底,上蔡縣對秦相大道進行了改造。昔日的雜亂現象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整潔統一、古香古色、環境優美、功能齊全的綜合性街道,仿佛讓人穿越時空,回到秦磚漢瓦的時代,暢想上蔡作為古蔡國立國之地、“千古一相”李斯故里曾經有過的榮耀與輝煌。
晨曦初露,分布在上蔡縣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杜詩水生態公園、杜詩濕地公園、森林公園、鳳凰公園開始“蘇醒”。冬日的嚴寒抵擋不住人們晨練的熱情。綠繞城郭,城水相映,霞光灑進林間,浮在水面,宛如一幅斑斕多彩的美麗畫圖鋪展開來。
古老厚重的上蔡,顏值不斷刷新的背后,是該縣以人為本城市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也是該縣以新型城鎮化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
近年來,上蔡縣緊抓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機遇,按照“以水潤城、以綠蔭城、以文化城、以業興城”的發展思路,科學謀劃城市發展新藍圖,精心優化空間布局與功能板塊,加快構建“東拓、西優、南改、北進”的城市發展新格局,全力打造宜業宜居的生態綠城、產業新城、魅力古城。
以水潤城激活城市靈性,以綠蔭城繪出城市底色。上蔡人敢于“無中生有”,投資2億元的宿鴨湖引水一期工程建成通水,徹底結束了城區地表無水歷史;以創建國家園林縣城為統領,著力提升城市綠化水平,占地437畝的鳳凰公園、占地1000畝的濕地公園、占地4000畝的森林公園建成開放;縣城新增綠地面積154萬平方米,城區綠化覆蓋率達39.04%,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12平方米。
該縣在堅持規劃引領、優化城市布局的同時,在強化城市功能、提高承載力上更是下足了功夫。隨著一條條城市主次道路的改建擴建、“斷頭路”的打通、背街小巷的硬化亮化美化、旱廁的拆除、標準化公廁的修建、公園綠地游園的興建,以及中小學校、醫療、文化、體育等公共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上蔡市民工作生活越來越便利和舒心,充分享受現代城市發展的紅利。
堅持顏值、氣質雙修,為城市發展增添持久動力。隨著伏羲文化、蔡氏根親文化、李斯文化、重陽文化等傳統文化的持續做實做優,上蔡縣高標準為城市發展植入現代元素:在城北市民廣場,規劃建設“三館一中心”,其中城市規劃展覽館已經建成投入使用,文化館、圖書館、群眾藝術中心也正在有條不紊加快建設,并初露“芳容”。
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下,上蔡縣大手筆擘畫的現代城市壯美藍圖和美好愿景正在變為現實:該縣堅持建設、管理并重,成功打造國家衛生縣城、省級文明城市、省級園林縣城三張金字招牌,城鎮化率達40.2%,規劃面積70平方公里、70萬人口規模的城市框架基本形成;縣產業集聚區規劃面積16.88平方公里,建成區12.1平方公里,已入駐項目160個,安排就業人員2.9萬人。一個生態宜居、富有活力的新上蔡走進人們的生活,帶給人們無限憧憬與期待!
責任編輯:柳浩楠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