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小紅人”亮相,來自漢朝
摘要:跨年夜,在迎冬奧環球跨年冰雪盛典上,北京冬奧組委發布了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體育圖標。30個來自漢朝的神秘“小紅人”,構成了冬奧史上首個動態體育圖標,演繹出冬季運動最優美、最成功的瞬間,用體育的力量帶大家翻篇2020,你好2021,相約2022!
跨年夜,在迎冬奧環球跨年冰雪盛典上,北京冬奧組委發布了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體育圖標。印章的方寸之間,中國文化載體漢字與篆刻藝術頂峰“漢印”完美結合。30個來自漢朝的神秘“小紅人”,構成了冬奧史上首個動態體育圖標,演繹出冬季運動最優美、最成功的瞬間,用體育的力量帶大家翻篇2020,你好2021,相約2022!
新華社北京12月31日電 題:冬奧“小紅人”亮相,來自漢朝!
新華社記者
跨年夜,在迎冬奧環球跨年冰雪盛典上,北京冬奧組委發布了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體育圖標。印章的方寸之間,中國文化載體漢字與篆刻藝術頂峰“漢印”完美結合。30個來自漢朝的神秘“小紅人”,構成了冬奧史上首個動態體育圖標,演繹出冬季運動最優美、最成功的瞬間,用體育的力量帶大家翻篇2020,你好2021,相約2022!
12月31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體育圖標正式發布。這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體育圖標。新華社發(北京冬奧組委供圖)
北京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副部長高天說:“體育圖標是冬季運動的符號,它的發布象征著冬奧會邁著堅定的步伐,滑著雪、滑著冰來到我們眼前。新的一年來臨之際,通過體育圖標發布,向全世界朋友們說一聲‘冬奧祝大家新年快樂!’”
冬奧“新國潮”
北京冬奧會共有24個體育圖標,冬殘奧會共有6個體育圖標,每枚圖標代表一個體育項目。這些“小紅人”與北京2008年奧運會會徽“中國印”遙相呼應,將現身冬奧場館、特許產品、交通工具、城市景觀當中,成為冬奧“代言人”,更掀起冬奧“新國潮”。
12月31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體育圖標正式發布。這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體育圖標(白文)。新華社發(北京冬奧組委供圖)
“第一眼感覺更像‘印’,不像‘標’。”北京冬奧組委體育部部長佟立新說,“體育圖標可以超越所有的語言和文字,無論是運動員、教練員,還是觀眾,看到這個標識,就知道它所代表的競賽項目。”
體育圖標也是文化符號。北京冬奧會會徽“冬夢”和冬殘奧會會徽“飛躍”融入了漢字的處理方式,而同樣作為冬奧形象景觀的核心元素,體育圖標透過刀鋒所體現出的書法筆意與方寸間的高妙布白,也將書法與篆刻巧妙結合。
體育圖標的色彩來源于北京冬奧色彩系統中的主色之一霞光紅,也是傳統印泥的顏色朱砂色。北京冬奧也恰逢中國傳統節日春節,使用紅色作為底色烘托出濃厚的節日氛圍。
“小紅人”,自漢朝
12月31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體育圖標正式發布。這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體育圖標(朱文)。新華社發(北京冬奧組委供圖)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副院長、北京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形象景觀藝術總監林存真介紹說,體育圖標最初的創意方案從冰雪運動、圖形創意、文化淵源等方面,有將近20個方向,“我們找了很多跟過年相關的,甚至還有剪紙、皮影。”
在確定了文字這個靈感來源之后,作為體育圖標設計團隊主創設計師,林存真還帶領團隊第一時間去中國歷史研究院,對早期文化符號及甲骨文的形態進行深入研究。
林存真說,最開始的創意是用書法表現,但有的圖標缺乏力量,比如很難用毛筆把冰球激烈比賽中的力量表達出來。“(于是)我們就想到篆刻,筆法和刀法比較的話,刀法的力量感更強。”
設計過程中,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的青年教師、篆刻藝術家張洺貫負責用篆刻表達,而林存真進行圖形設計,互相配合,相輔相成。
秦漢時期的印章是中國篆刻藝術史上的頂峰,其中,漢印的風格典雅莊重、古樸淳厚。運動員的頭部、四肢、軀干和雪具該用多粗的線條來呈現?
林存真說:“漢印線條相對較粗,我們在追求漢印風格時,線條加粗后又發現,冰雪運動的力量感比較弱,所以線條從粗到細就做了一串變化。”
畫圖標也需反復打磨。“草稿必須要在100稿以上,手才有感覺。”林存真說,“有的圖形出來比較快,可能一兩百稿就能出來。有的圖形,幾個人畫了上千稿,都達不到想要的效果。”
體育界、藝術界的專家提出了很多寶貴意見。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原主任趙英剛說,他對速度滑冰圖標印象很深。“因為從側面改成正面是很難的,但是只有這樣才能和短道速滑區分開,這個修改經過了多方對比。”
讓傳統“嗨”起來
篆刻是一門很古老的藝術,但在當今生活中卻不常用。如何讓篆刻在年輕人心里激起一些小浪花,成為設計團隊的主攻方向。
“動態圖標是我們一定要做的,要適合現在移動終端和年輕人喜歡的狀態。”林存真說。
如何把二維篆刻轉換為三維動畫?又如何在2-3秒的短時間里高度提煉經典動作,同時還符合運動規范?
“二維可以抽象表達,但是三維人物的各個結構都要有。”林存真邀請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副院長靳軍和動態設計師吳松泊負責動態圖標的制作。他們按照人物比例關系,分析運動員動態,畫了很多分鏡頭。
靳軍說,刻刀與石頭接觸過程中“崩殘”出的粉末,可以與雪花、冰花產生關聯。“刻刀的動作,冰雪運動的動作,從靜到動,從古至今,具有了新的生命力。”
最終,30個“小紅人”以一種時下流行的超感動圖形式,將“抽象”的體育項目演繹為精彩的運動瞬間,同時配合背景音樂的節奏,達到了“燃”的效果。
“我們就是要讓傳統印章變得年輕、有活力,讓年輕人看到,這樣古老的東西也會以這種‘超感’的形式出現。”林存真說,未來還會設計交互式產品,鼓勵人們去模仿圖標中的經典運動動作。
花樣滑冰名將佟健說:“體育圖標的發布,將給冰雪運動推廣帶來更多可能性。”冰壺世界冠軍、北京冬奧組委體育部冰壺項目主任王冰玉也很期待,“世界各地的運動員來中國參賽,看到體育圖標很好地融入了中國元素,我特別驕傲!”
北京冬奧組委市場開發部部長樸學東介紹,體育圖標一發布,即可購買到主題特許商品,包括《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體育圖標》個性化郵票(品)、體育圖標全套徽章、冬奧文房四寶、體育圖標磁力貼以及絲綢類制品等。(執筆記者:姬燁、李麗、王夢;參與記者:汪涌、盧羽晨、盧星吉、丁文嫻、牛夢彤、王楚捷)
責任編輯:魏甜甜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