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寫檢察官 看點各不同
摘要:雖然《巡回檢察組》的播出熱度尚不能比肩《人民的名義》,但播出至今持續(xù)多日占據收視榜首。將兩部作品分開來看,可以說它們是在不同的時間節(jié)點、時代背景下真實反映社會現實,是各自現實題材領域的精品佳作。
三年前,號稱“史上尺度最大”的反腐劇《人民的名義》以最高收視率破8的成績,創(chuàng)造了近十年國產劇收視最高紀錄。目前正在湖南衛(wèi)視播出的《巡回檢察組》,則聚齊了《人民的名義》原班人馬強勢回歸。在人物刻畫方面,《巡回檢察組》也秉承著突出主要人物“行事出人意表、做事不拘小節(jié)”的另類形象,將政法系統(tǒng)內部錯綜復雜的人情與生態(tài)予以展現。
劇集開篇,在東川省“十大法治人物”表彰大會上,省檢察院檢察二部主任突然遭遇本地“九三零殺人案”死刑罪犯家屬發(fā)難。一位申冤老太太的意外攪局,引出了這起殺人案背后復雜的利益糾葛。《巡回檢察組》以該省巡回檢察組組長馮森和駐監(jiān)檢察室主任羅欣然的調查行動作為敘事主線,展現了司法改革進程中檢察機關職能的轉變與拓展。
近年來,我國檢察機關積極發(fā)揮監(jiān)督職能,《巡回檢察組》劇本對此做了扎實的功課,比如劇中政法委書記主持公、檢、法部門開會研究案件,借由各部門領導的發(fā)言,將檢察院“審查監(jiān)督職能”“捕訴合一”等工作以及在現實中遇到的兩難問題交代得清清楚楚。在劇中,類似的情節(jié)數不勝數,該劇通過復雜的故事脈絡與公檢法職能的業(yè)務銜接,道出了新時期檢察官履職中的不少苦樂。
相比劇作對我國司法改革進程的書寫,《巡回檢察組》最讓人關注的,是該劇導演與眾多演員都參與過三年前大火的反腐劇《人民的名義》,由吳剛、許亞軍、侯勇、丁海峰、李學政、許文廣、馮雷、黃俊鵬、張晞臨、趙子琪等組成的原班陣容足以讓觀眾對《巡回檢察組》抱有很高的期望。
兩部作品的主人公都是檢察官,也同樣有著個性鮮明的特點,同時在信仰與原則的問題上恪守底線,絕不退讓,但仔細看劇便會發(fā)現,兩個不同的故事所反映的現實生態(tài)迥然有別。
《人民的名義》誕生時,正值政治領域的反腐高峰,編劇周梅森通過故事深挖的是具有時代代表性的政治生態(tài),劇中人物有是有非,但每個人物的設定與走向,都與當時社會的發(fā)展有不可分割的關聯,這些人物不僅合情合理,還具有高度的代表性,構建的是具有典型性的官場生態(tài),因此成為觀眾喜聞樂見的話題劇不足為奇。
《巡回檢察組》則是通過一個懸念叢生的故事抽絲剝繭,聚焦了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劇情體現出的是社會貧富階層、權錢關系復雜的糾葛與矛盾,視野與前作有很大不同。《巡回檢察組》開播之初,具有涉案懸疑色彩的劇情曾讓一些期待講述政治生態(tài)的劇迷感到不滿足,加之開篇在人物塑造上的創(chuàng)新打破了觀眾對政法人員的固有印象,以及劇中植入廣告過多,曾一度引發(fā)質疑。
但隨著劇情推進,《巡回檢察組》漸入佳境,故事情節(jié)緊湊,不斷反轉,懸念迭起,在曲折離奇的案件背后也展現了情與法、善與惡的沖突。
雖然《巡回檢察組》的播出熱度尚不能比肩《人民的名義》,但播出至今持續(xù)多日占據收視榜首。將兩部作品分開來看,可以說它們是在不同的時間節(jié)點、時代背景下真實反映社會現實,是各自現實題材領域的精品佳作。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