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黃河戲劇節系列活動“我與名家零距離”—— 著名劇作家齊飛: 我與倒霉大叔的那些事兒
文/圖全媒體記者 郭建光
12月22日上午9時,天空湛藍,陽光正好。被譽為駐馬店戲劇文化小鎮的關王廟沐浴在一派祥和的氛圍里。傳統一條街斗拱飛檐、氣派非凡,不時從窗明幾凈的廳堂內傳出陣陣絲弦樂聲。
作為2020黃河戲劇節系列活動“我與名家零距離”的重量級嘉賓——著名劇作家齊飛來到位于小鎮的駐馬店樊粹庭紀念館,與戲迷說戲,談創作。現場還邀請來國家一級演員、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任宏恩,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湯玉英,國家一級演員、香玉杯獲得者常俊麗作為特約嘉賓前來助陣。
駐馬店樊粹庭文化促進會副會長、著名編劇周明理,駐馬店樊粹庭文化促進會秘書長潘迪生陪同齊飛等嘉賓參觀了樊粹庭紀念館后,周明理深有感觸地說:“在這里舉辦‘我與名家零距離’活動,非常有意義。”
談經歷目光緊盯最基層
齊飛是河南禹州人,與戲劇結緣,緣于從小的耳濡目染。父親一輩子沒有什么特殊的愛好,只愛看戲。那時看戲有站票,票價便宜,一場戲站兩個多小時,父親一點兒也不覺得累。在父親的影響下,齊飛從小就對戲劇著迷。三五步走行千里,五六人千軍萬馬。他完全被戲劇征服了。高中沒畢業,憑著對戲劇的摯愛,他便考入了當地劇團,從此開始了自己的戲劇生涯。
起初,齊飛在劇團當演員。由于他細心鉆研,好學多問,不久便嶄露頭角,成了團里頗有前途的青年演員。齊飛演了幾年戲后,當起了導演,后來又拿起筆,開始創作劇本。
他天生是寫劇本的料,他寫的第一個戲,竟然奇跡般地搬上了舞臺,而且在當地文藝調演中獲得頭獎。這給了齊飛很大的鼓勵,他索性走下了舞臺,專心致志從事戲劇創作。1984年,他完成了七場現代戲《倒霉大叔的婚事》。當他信心十足地把劇本拿到劇團讀給演員們聽后,換來了長時間的熱烈掌聲。
這部戲主要寫了新時期的農村變化,通過一位農民的婚事,折射出農村農民觀念的轉變和集體經濟的發展。整部戲語言生動活潑,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上演后立即引起轟動,連演十七場停不下來,農民開著拖拉機進城看戲,把劇院門口的交通都堵塞了。在省城演出時,本來演十天的合同,演了二十多天仍收不住。這部戲被譽為河南劇壇繼《朝陽溝》之后的又一座里程碑式好劇。后來該劇進京演出,轟動京城,好評如潮。吳祖光也撰文稱贊齊飛為“編織生活的高手”。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同時現場轉播演出實況。劇團在京演出一個月,場場爆滿,可謂一票難求。
談創作饒有興致回憶戲劇主人公原型
在“我與名家零距離”活動現場,齊飛回憶了創作《倒霉大叔的婚事》的過程。
他回憶,一天早上,家里來了位不速之客。那人50歲出頭,農民打扮,蓬頭垢面卻滿臉喜悅。他問了齊飛的名字后,便自報家門:“我姓常,大名叫常富貴,爹娘窮苦一生,想讓我這輩兒富富貴貴,誰知道我的弄法兒總是出格,做小生意被說是‘資本主義尾巴’,販賣蔬菜被說是‘投機倒把’,想發家致富說我‘走資本主義道路’,每回‘運動’我都是‘運動’對象,結果落了個綽號‘常運動’。你到俺那一片要問常富貴沒人知道,要一提‘常運動’,大人小孩無人不曉。”
他說他找齊飛是來告狀的,想請齊飛代寫狀紙。“告狀?”齊飛吃驚地問。“告狀。告俺鄉里當家兒的兩個賴貨。現在都啥時候了,黨中央對俺農村和農民的政策,我在廣播里聽了又聽,我想辦個廠子他們不僅不批,還在想法兒治我。這兩個貨是砒霜拌大蒜——又毒又辣,是醫生開個棺材店——死活都要錢,他們是頭上生瘡、腳底板流膿——壞透了。我若告倒他們了,是汽車壓羅鍋(駝背)——死了也直(值)了,告不倒權當是拉磨驢斷套——空轉一圈。聽說你是個寫家,請你幫我寫張狀紙。”
來人連珠炮似的一連用了幾個歇后語來描述他此行的目的和決心,深深地吸引了齊飛。“這位個性鮮明、語言生動、經歷曲折的‘常運動’成了我戲里的‘常倒霉’的原型,而且在戲的開場,我特別為常倒霉寫的第一句唱詞是‘春風吹得人心醉’。”齊飛詼諧幽默的語言引起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他隨后還介紹了《倒霉大叔的婚事》其他角色的原型。“藝術來源于生活,更要高于生活。生活是我取之不竭的創作源泉。”齊飛說。
談劇本高產作家勤奮如黃牛
齊飛是名副其實的優質高產劇作家。自1988年起,他以每年至少一部作品的速度投入戲劇、影視和小品創作,且每部作品均在全國或全省得獎。他創作的20多部大戲,均被搬上舞臺或銀幕,并榮獲多項大獎;多部廣播劇廣為流傳。其中《倔老漢和叫驢的故事》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200余部小品在河南衛視《梨園春》欄目、河南電視臺春節晚會或央視播出,其中為常香玉大師編導的小品《心愿》在央視播出,為陳佩斯和小香玉編導的小品《狗娃與黑妞》在1988年央視春晚播出;為笑星范軍創作的相聲《勸驢》獲全國相聲大獎賽二等獎,由他擔任編劇的電視連續劇《曹操》在央視播出。
他曾創造出多個記錄:2002年,他創作的電視劇《倔老漢與叫驢的故事》、戲曲《潁河驕子》、廣播劇《十里送別》三部作品獲河南“五個一工程”獎;2013年,他創作的《中原警事》《天山人家》《金鳳灣的笑聲》三部作品,均被搬上舞臺或銀幕,其中《中原警事》獲公安部“金盾藝術獎”,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豫劇團演出的《天山人家》參加了第十屆中國藝術節。
齊飛的戲曲作品,生活氣息特別濃郁,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情節非常生動,語言表達頗富機趣。所有這些都得益于他對生活的長期深入和對民情、社情的深切體驗。
他年復一年堅持深入農村、深入農戶,用他的話說,叫作多存芝麻好打油。正是由于他在藝術創作上始終堅持扎根基層、扎根農村,深入生活、體驗生活,體察民情民風,才能文思泉涌,源源不斷地創作、提煉出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戲曲作品。對此,他有非常透徹的感悟,他說:“要想寫出好的作品,只有一條路,就是深入生活。只有走進生活深處,在生活中發現閃光的火花來激發自己的創作靈感,才能創作出深受百姓歡迎的作品。”
他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堅持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懷、為人民抒情,積極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宣揚中華文化精神。他創作的“農村三部曲”(《倒霉大叔的婚事》《清明雨》《王家灣的當家人》和“公仆三部曲”(《七品青蓮》《中原警事》《燕振昌》),無一不是他深入生活、體驗生活、提煉生活的結晶。
活動現場 高潮不斷
常俊麗上臺飽含深情地回憶自己從駐馬店學戲一步步走出來的過程,語言中滿是對家鄉的眷戀與感激。她現場演唱了一段《撼天情》的唱段,作為桑派傳人,她唱腔細膩張弛有度,極富感染力。博得臺下觀眾叫好聲鼓掌聲響成一片。
在眾人的極力邀請下,齊飛與馬派弟子謝彥巧合唱了一段《朝陽溝》選段。
任宏恩回憶起他與齊飛50年的交情,尤其是在劇本的細節刻畫上匯聚著眾人智慧,他幽默詼諧的語言引發臺下會心大笑。湯玉英回憶與齊飛因劇結緣的點點滴滴,稱是齊飛筆下的人物成就了自己。任宏恩與湯玉英現場表演的《倒霉大叔的婚事》里“月下相會”唱段,惟妙惟肖,生動傳神,尤其是湯玉英的表演松弛有度,感情細膩,一顰一笑,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準確表達了劇中人物的心里故事。
齊飛與這些自己劇本人物的扮演者有著幾十年的交情,老友相聚天中,談過去談現在談未來,感觸良多。
最后,齊飛現場在自己的《我與倒霉大叔的那些事》一書上簽名,讓那些懷揣戲曲夢想的戲迷與熱愛戲曲的小演員們著實興奮了一把。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