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沙縣小吃何以做成大產業?
摘要:二十多年的努力,沙縣小吃終于成為了拉動當地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也已成為沙縣乃至三明的名片。90年代帶領村民外出做小吃的俞廣清現在在村里成立了農業合作社,為沙縣小吃提供配料。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多次對沙縣小吃發展提出殷切希望。20年來,沙縣縣委、縣政府堅持把沙縣小吃當作大產業來抓,推動沙縣小吃做大做強,走規模化、產業化、標準化、國際化之路。如今,沙縣小吃不僅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還遍布全球62個國家和地區。
早上九時,法國巴黎第八區的這家沙縣小吃開始營業。靠著扁肉、蒸餃、拌面、燉湯這號稱沙縣小吃中的“四大天王”,這家沙縣小吃在競爭激烈的巴黎站穩了腳跟。
如今的沙縣小吃已經遍布全球62個國家和地區,而二十多年前,第一批小吃業主是為了謀生才從這個叫作俞邦村的小村莊走出去的,俞廣清就是其中之一。
當時的沙縣小吃大都是養家糊口的小作坊、夫妻店,環境相對簡陋。靠著“一元進店,兩元吃飽”的宣傳語,第一批走出去的沙縣人賺到了錢,回鄉蓋起了樓房,吸引更多的沙縣人外出打拼,名不見經傳的沙縣小吃悄無聲息地占領了中國的街頭巷尾。
1999年3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習近平在沙縣考察時指出:沙縣小吃業的成功之處在于定位準確,填補了低消費的空白,薄利多銷闖出了一條路子,現在應當認真進行總結,加強研究和培訓,深入挖掘小吃業的拓展空間。
總書記的鼓勵激發了沙縣人的創業積極性,當地政府也開始認真研究總結。低價定位是沙縣小吃成功的核心原因,但是門店迅速增長,也存在真假門店混雜、品質良莠不齊的問題。
為此,沙縣打出了一套“組合拳”:為小吃業主提供專業技能培訓,并指導他們如何找店、開店;在小吃業主相對比較集中的城市,設立駐外聯絡處,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有了組織,沙縣小吃開始嶄露頭角,但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如何讓這個大山深處走出來的個體經濟發展壯大,讓這個極具地域特色的小吃品牌做大做強又成了新的問題。
2000年8月,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再次到沙縣考察時強調,要找準今后經濟發展的支撐點,特別是加強以沙縣小吃為支柱的第三產業,使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從加強資金扶持到在各地舉行推介會,沙縣在發展小吃方面從未懈怠。2008年,沙縣小吃集團正式成立,按照現代餐飲經營管理模式,提出“標準化、連鎖化”,推動沙縣小吃轉型升級。集團推出了統一的集體商標,為各類小吃制定嚴格的用料以及制作規范。
這些標準化產品可以通過沙縣小吃集團打造的供應鏈大數據系統,及時配送到各地有需要的門店之中。
目前,沙縣小吃在全國門店超過8.8萬家,年營業額超過500億元。二十多年的努力,沙縣小吃終于成為了拉動當地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也已成為沙縣乃至三明的名片。越來越多人通過小吃知道沙縣,走進三明。今年的12月8日是沙縣第24屆小吃節,上百種特色小吃吸引了各地游客。
小吃帶來了巨大的人流、物流、資金流。每年沙縣吸引超過500萬人次觀光旅游,2019年旅游總收入54.48億元。一些曾在外闖蕩的沙縣人也回到了沙縣,李賢錦開起了升級版的沙縣小吃酒樓。
90年代帶領村民外出做小吃的俞廣清現在在村里成立了農業合作社,為沙縣小吃提供配料。
如今,由小吃業拉動的中藥材、食用菌等小吃配料種植基地就有6萬畝,帶動2萬多農戶從事種植業;家禽養殖、調味品生產等眾多合作社相繼成立,全縣有76家食品加工企業,帶動30萬人致富。
責任編輯:霍瑞淇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