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論場丨這場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緣何好評如潮?
摘要: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河南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扶志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聚焦部分貧困群眾動力不足、精神懈怠的突出問題,堅持既“富腦袋”、又“富口袋”,把外部輸血式扶貧與內部造血式脫貧相結合,不僅讓貧困群眾從物質貧困中“走出來”,更從精神貧困中“站起來”。
□馮軍福
“電影《鐵拐》主人公王慶春的原型,是三門峽市盧氏縣殘疾貧困人員楊書春。1992年,他在一次煤礦井下事故中受傷,左腿高位截肢。2015年年底,楊書春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黨的扶貧政策激勵下,他憑著頑強的意志,用一副鐵拐撐起家庭的一片天,通過種香菇、養黑豬,不但自己率先脫貧,還帶領全村200余戶群眾增收致富,被評為全國自強模范。”
12月14日,河南省“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扶貧扶志專場新聞發布會上,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曾德亞講述了這樣一個勵志故事。
發布會上,河南日報高級記者王天定對自己的一次基層采訪經歷印象深刻。2017年1月,他在沈丘縣周營鎮李樓營村采訪時發現,村里蓋起很多新樓房,但年輕人不愿意和老人一起住,就把他們安置在村頭、路邊及樹林里的簡易趴趴房里。據介紹,這樣的民風在村里早已約定俗成。
到了2019年8月,當王天定再次來到李樓營村時,發現這里的民風有了大變樣。這兩年,村里通過開展精神扶貧、孝道教育,讓老人搬出了低矮“趴趴房”,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
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一次次切身的感受,讓這場新聞發布會變成了“故事會”,生動展現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后的精神面貌,感染了在場的所有人員。
這不禁引人思考:一場例行新聞發布會,何以引來好評如潮?
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宣傳效果,源于工作做得實。實干是講好故事的“內”核,只有干得好,才能講得好。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河南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扶志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聚焦部分貧困群眾動力不足、精神懈怠的突出問題,堅持既“富腦袋”、又“富口袋”,把外部輸血式扶貧與內部造血式脫貧相結合,不僅讓貧困群眾從物質貧困中“走出來”,更從精神貧困中“站起來”。
源于故事講得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不僅要做得好,而且要講得好。以往說起新聞發布會,容易給人一種穿著“中山裝”、不接地氣的感覺。
此次扶貧扶志專場新聞發布會有這些特點:
一是故事多,一部以貧困群眾為原型的勵志電影,一次“移風易俗·為愛減負”集體婚禮,一場在村民家門口上演的鄉村大戲……當抽象的數字、枯燥的形式,變成了鮮活故事、溫情瞬間,更容易引人共鳴;
二是策劃精,發布會在人員挑選上,涵蓋省市縣鄉四級,既有省級層面的政策宣介,也有基層代表的心語心聲,還有資深記者的親身經歷,把他們請出來,讓他們講故事,更有說服力;
三是形式活,此次發布會現場專門增設了記者與基層干部視頻連線環節,通過運用不同的宣傳渠道、方式,全方位展現扶貧扶志成效,更有助于擴大傳播力。
感人的故事源于生活、源于群眾、源于奮斗。脫貧攻堅中原戰場上,不乏生動感人的故事。從幫扶干部到脫貧群眾,他們身上所經歷的每一件事、每一個細節,都是講好脫貧攻堅故事的好素材。從百姓視角、用百姓語言,把這些脫貧故事講好講精彩,就能營造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匯聚起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磅礴力量。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