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跨越疫情的音樂對話——記慶祝中泰建交45周年音樂會
摘要:音樂會的指揮之一、兩校交流的負責人丹里說,近年來,干拉耶尼音樂學院和南京藝術學院一直有師生互訪交流活動,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雙方人員交流受限,兩院師生便共同改編曲子,隔空演繹,遙相呼應,這場音樂會就是疫情下雙方合作的新嘗試。
新華社曼谷12月10日電通訊:跨越疫情的音樂對話——記慶祝中泰建交45周年音樂會
新華社記者陳家寶
泰式古樂伴奏下,泰國詩琳通公主的詩句“中泰手足情,綿延千秋好”被娓娓吟唱;泰國傳統民樂與交響樂交融演繹出中國古琴曲《關山月》的悠遠意境;泰國作曲家根據中國古詩《春曉》優美意境創作的交響樂,讓觀眾感受到盎然的春意。
慶祝中泰建交45周年音樂會“春曉”9日晚在曼谷國家大劇院成功上演。這場融合了中國、泰國和西方音樂元素的音樂會由中國駐泰使館和泰國干拉耶尼音樂學院主辦,泰國文化部和中國南京藝術學院給予支持。
音樂會上,干拉耶尼音樂學院交響樂團聯合泰國傳統民樂樂隊演奏了《采花》《春曉》《青草回旋詩》等由干拉耶尼音樂學院和南京藝術學院兩院師生原創、改編的音樂作品,其中音樂會同名曲《春曉》的靈感來自詩琳通公主翻譯的唐詩《春曉》,寓意兩國友誼如春天般充滿生機、繁花似錦。
泰國官商界人士、各國使節出席了音樂會。現場觀眾爭相與作曲家、指揮等合影,稱贊這是一場中國、泰國和西方音樂元素產生碰撞的音樂會。
中國駐泰國使館臨時代辦楊欣表示,中泰文化交流與合作在建交45年間持續深入發展,促進了兩國人民的友好往來,讓“中泰一家親”親上加親。南京藝術學院和干拉耶尼音樂學院于2019年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此次音樂會既是對雙方文化藝術合作成果的回顧,也是向中泰建交45周年獻禮。
干拉耶尼音樂學院指導委員會主席娜拉蓬說,本次音樂會匯集了兩國年輕音樂人和藝術家們的合作成果,這場跨越疫情的音樂對話展示了兩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同時體現出兩國的合作與友誼在疫情中繼續前行。
音樂會的指揮之一、兩校交流的負責人丹里說,近年來,干拉耶尼音樂學院和南京藝術學院一直有師生互訪交流活動,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雙方人員交流受限,兩院師生便共同改編曲子,隔空演繹,遙相呼應,這場音樂會就是疫情下雙方合作的新嘗試。
對中國傳統音樂著迷的泰國作曲家阿諾泰說,“我在中國看到編鐘,被它的天籟之音所震動。疫情讓我們無法把它和演奏者‘請’到泰國,于是我嘗試用音色相似的泰國樂器來模仿它,加入曲子中,希望向泰國觀眾傳遞它的美妙。期待疫情之后兩國學子能面對面切磋、合奏,讓兩國音樂文化有更深入的交流。”
《春曉》樂曲的作者、泰國著名作曲家那榮里表示,從詩琳通公主翻譯的這首詩中,他讀出了自然與變幻之美,“音樂是最好的語言,讓不同國度的人們在對美的體會中心意相通。”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