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魯一版嬴政惹爭議 《大秦賦》整體依舊出彩
摘要:此后,秦異人與呂不韋結成“復國聯盟”,以及秉承先王遺志持續東出,在臨終前托孤呂不韋等種種劇情,演繹著人物的痛苦、矛盾,卻又始終圍繞著角色“家國天下”的情懷,進而體現出整部劇的關鍵歷史觀:大秦一統,是數代秦王薪火相承的結果,如同祖先一樣,秦莊襄王貫徹東出的決心與行動,為秦始...
講述大秦一統天下的歷史劇《大秦賦》正在央視八套播出,劇中秦王嬴政的“人設”讓觀眾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整體而言,不論是精美的服飾道、恢弘的戰爭場面,還是飽滿立體的人物呈現,《大秦賦》在全年的電視劇作品中,配得上一個“彩”。
《大秦賦》劇照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最后一部,《大秦賦》尚未播出便備受期待:戰國晚期,諸侯群起,紛亂500余年的華夏大地戰火不熄、生靈涂炭。位于西北邊陲的秦國從商鞅變法后日趨強大,經過幾代秦王勵精圖治,連年征戰,最終憑借實力一統天下,結束了分裂割據的局面,首次在中國歷史實現了大一統,并奠定中國社會兩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描述這段史詩的《大秦帝國》從2009年開始陸續播出,而《大秦賦》作為整部作品的終章,講述了秦國一統天下的最高光時刻。
電視劇播出一周,《大秦賦》迎來的卻是高開之后的口碑下滑,網絡評分從最初的9.0變為如今的8.2。縱觀劇迷評論,讓大家最為不滿的是張魯一飾演的秦王嬴政。作為中國歷代帝王中的“頂流”,“始皇帝”自然是被寄予了極高的期待,但從開篇伊始扮演13歲的嬴政,到質疑自己身世要與呂不韋“浪跡天涯”,張魯一的表現讓不少觀眾失望、出戲以及“曾經的濾鏡碎了一地”。
平心而論,作為78集體量作品的男一號,張魯一要將嬴政從質子一步步轉變成始皇帝,中間還夾雜著平定嫪毐叛亂、與呂不韋反目等一系列驚心動魄的名場面,從劇集前期的故事架構來看,展現嬴政名君風采的時刻尚未到來,盡管愛之深責之切、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但目前對此不滿意的觀眾,不妨再等等后續發展。
《大秦賦》的歷史畫卷從長平之戰開始,不僅刻畫了史上“超長待機”56年秦昭襄王的晚年,同時也用一定的筆墨刻畫了秦孝文王與秦莊襄王兩個在位時間較短,在普通觀眾心目中“存在感”較低的秦國國君。除了秦王外,呂不韋、華陽夫人、趙姬等關鍵人物的利益、情感交錯,讓整部劇環環相扣、精彩紛呈。
作品以大秦的視角,貫穿“勿忘東出”的主題,輔以可考證的戰爭場面與各國風土,制作的精良程度確實讓人感受到“經費在燃燒”,僅以服飾色彩為例,秦國喜黑、趙國喜紅,劇中趙姬由趙入秦后,服飾妝容均有了調整和變化。
而演員們的精彩表演更令人過目難忘,比如嬴政的父親秦異人,身為人質在趙國多年,原本毫無被立儲的希望,卻因為偶遇呂不韋而改寫人生。演員辛柏青一改這個在以往電視作品中被刻畫得軟弱平庸的秦王,將秦異人塑造得有血有肉:從最初保命逃離趙國時的優柔,到再見咸陽城時滿含熱淚的堅定叩拜,一個內心逐漸明朗的王子形象渾然而立。此后,秦異人與呂不韋結成“復國聯盟”,以及秉承先王遺志持續東出,在臨終前托孤呂不韋等種種劇情,演繹著人物的痛苦、矛盾,卻又始終圍繞著角色“家國天下”的情懷,進而體現出整部劇的關鍵歷史觀:大秦一統,是數代秦王薪火相承的結果,如同祖先一樣,秦莊襄王貫徹東出的決心與行動,為秦始皇統一天下鞏固了根基……辛柏青的成功塑造,讓這個在位僅僅三年的秦王,在《大秦賦》目前播出的篇幅中,成功占據了C位。
隨著呂不韋、李斯等一系列名臣先后登場,電視劇將還原更多史上著名的場景與故事,秦國統一,并不是始皇帝一人之功,那么看《大秦賦》,是不是也不該只盯著嬴政一人評論?(記者 邱偉)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