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計劃營造林699萬畝 國土綠化量增質更優
摘要:(記者 陳慧 李運海) 沿黃生態廊道已建設120公里 記者從12月2日召開的全省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建設森林河南推進會上獲悉,今年我省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高標準實施沿黃生態廊道建設、濕地保護恢復等工程,串聯黃河河道、灘區、黃河大堤防護林、自然保護地等,形成千里畫...
明年計劃營造林699萬畝
“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河南國土綠化行動再提速。記者從12月2日召開的全省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建設森林河南推進會議上獲悉,2021年,全省安排營造林任務699萬畝,以增加綠色總量,提高森林質量,為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提供生態容量和環境承載力。
2018年,省委、省政府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引領,作出了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建設森林河南的決策部署,制定《森林河南生態建設規劃(2018—2027年)》,提出了“五年增綠山川平原”“十年建成森林河南”規劃目標,要求全省動員、全民動手,打一場新時代河南國土綠化的“人民戰爭”。3年來,我省各地扎實推進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和森林河南建設,共完成新造林1067萬畝,森林撫育1350萬畝。在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的情況下,我省實現防疫造林兩不誤、齊推進,新造林374萬畝,為目標任務289萬畝的129.4%。
據悉,我省明年國土綠化將繼續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實施,圍繞鄉村振興,補齊生態短板,重點推進山區生態屏障、平原沙區生態防護、路河沿線生態廊道建設。2021年全省初步安排造林249萬畝,森林撫育450萬畝。造林安排中,山區生態林161.4萬畝、鄉村綠化美化16.9萬畝、平原防風固沙林3.4萬畝、農田防護林7.6萬畝、通道綠化8.7萬畝、特色經濟林21.5萬畝、苗木花卉26.4萬畝等。
廊道綠化是我省開展國土綠化提速行動以來的重頭戲。2021年,我省將推動“三縱五橫”為主的生態廊道完善貫通提質。新建綠色通道,要處理好糧食安全和生態建設的關系,除充分利用鐵路、公路等通道兩側的荒山荒地、邊角地、廢棄地、未利用地、廢棄礦山等造林綠化外,按綠化寬度5米、3米要求,合理利用路、溝植樹,科學搭配樹種,提高土地使用效益。
據悉,為確保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取得最大實效,今年省委、省政府將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年度綠化任務納入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考核內容。(記者 陳慧 李運海)
沿黃生態廊道已建設120公里
記者從12月2日召開的全省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建設森林河南推進會上獲悉,今年我省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高標準實施沿黃生態廊道建設、濕地保護恢復等工程,串聯黃河河道、灘區、黃河大堤防護林、自然保護地等,形成千里畫廊、生態長廊,構建“堤內綠網、堤外綠廊、城市綠芯”區域生態格局。截至目前,全省已完成沿黃生態廊道建設120公里,造林7萬余畝。
在今年出現疫情的特殊情況下,我省統籌推進“上段治山、下段治灘、全域建廊”,實現河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良好開局。今年3月,鄭州、開封、洛陽、新鄉、三門峽、焦作、安陽、濮陽等8市同時啟動沿黃生態廊道建設工程,實施包括生態涵養、濕地保護、田園風光、文化展示、旅游休閑、高效農業等功能的沿黃生態廊道建設工程18個,并同步啟動了鄭州、開封、洛陽、新鄉、三門峽5市的生態廊道示范工程建設。
為讓沿黃地區更綠更美更宜居,我省通過中原森林城市群到森林鄉村五級架構系統創建,整體提升黃河流域創森質量水平。目前,河南黃河流域已有國家森林城市11個,省級森林城市5個,森林特色小鎮11個,國家森林鄉村259個,省級森林鄉村559個,有效提升了黃河流域的鄉村綠化美化水平。與此同時,我省統籌推進森林、濕地、流域、農田、城市五大生態系統建設,并加強黃河濕地保護,加大黃河濕地違規項目整改力度。全省自然保護地1584個問題圖斑,已整改1527個。鄭州市推進郊野公園、濱河綠地建設,打造黃河南岸綠色生態屏障帶;三門峽市注重貫通五大生態系統,串聯濕地公園建設生態廊道等做法得到廣泛好評。
據悉,三門峽、新鄉、濟源等地生態廊道建設都在加快推進,我省將努力在全國率先建成連續完整、功能多樣、景觀多彩、綿延千里的沿黃生態廊道。(記者 李運海 陳慧)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