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的悲劇
摘要:成就韓信的除了蕭何還有劉邦,蕭何再鼎力推薦,要是劉邦死活不肯重用韓信,推薦就沒有價值了,韓信也就沒有機會以他的才能導演戰爭了。劉邦出差離開了京城,呂后和簫何以韓信謀反為名殺了韓信。要知道,劉邦軟禁韓信好幾年都沒有殺他,而那時呂后還沒有掌權,怎么敢自作主張殺了劉邦不殺的人?
石新宇
歷朝歷代,開國功臣,特別是才能出眾、功勛卓著者,多不得善終,韓信就是其中之一。
韓信出身貧寒,年輕時不能養活自己,曾餓倒在河邊,被漂母所救。剛參加工作,他在項梁那里打工,沒有得到重用。項梁死后他跟著項羽干,還是得不到重用。于是他跳槽到了劉邦集團,但仍然得不到重用,加上劉邦打了敗仗,很多將領都脫離了革命隊伍,他也開了小差。蕭何聽說韓信跑了,慌忙去把他追回來,上演了一幕“蕭何月下追韓信”的絕美劇。緊接著,在蕭何的推薦下,韓信被劉邦任命為大將軍。韓信有了施展才能的舞臺,攻必克、戰必勝,很快扭轉了劉邦集團的被動局面,他也有了自己的地盤。項羽心里打鼓了,派武涉去策反韓信。韓信說項羽對他不怎么樣,劉邦則“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親信我,我倍之,不祥。”后來蒯通也勸韓信自立,韓信認為自己功勞大,劉邦不會搶他的地盤,以同樣的理由拒絕了。
韓信拒絕背叛劉邦,無所謂對錯,但他拒絕背叛的理由,卻反映出韓信對劉邦的認識不夠透徹。劉邦出身鄉下小混混,卻是政壇大玩家,罵人、耍流氓有一套,用人、籠絡人也有一套,更能聽取下屬意見作出正確的決定,是個城府極深的家伙。劉邦真的“深親信”嗎?讓我們翻開《史記》的《淮陰侯列傳》來尋找答案。在《淮陰侯列傳》里,司馬遷先生為我們寫下了一個不起眼但很精彩的故事:有一天,劉邦又吃了敗仗(這家伙就是這樣,一打仗就輸),僅帶了幾個隨從慌慌張張地逃到韓信軍中。當時天色已晚,他沒有通知韓信,而是住進了賓館。直到第二天早晨,他佯稱是劉邦的使者,進入韓信的辦公室,奪了韓信發號施令的官印軍符,才告知韓信他到了。這時候韓信還沒起床呢。看,劉邦要是真的完全相信韓信,為什么要來這一手呢?武涉和蒯通勸韓信背叛劉邦是漢四年的事,這件事發生在勸他之前的漢三年六月。通過這件事,韓信應該意識到劉邦對自己不是完全相信的,但他似乎一點感覺都沒有,還以為劉邦和他鐵著呢。到了漢四年,武涉和蒯通勸他背叛劉邦之前,他打下了齊國,派人向劉邦要官,說為了穩定局面,請封他為假齊王。當時劉邦正被項羽圍困在滎陽,見了韓信的使者就破口大罵韓信不去救他還要官。張良和陳平這兩個出鬼點子的家伙趕忙悄悄踢了劉邦一腳(張良和陳平堪稱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國腳),提醒劉邦反正現在也控制不了韓信,不如答應他的要求。劉邦也不是笨蛋,馬上醒悟,又罵道大丈夫當就當真王,當什么假王啊。于是封韓信為齊王。很明顯,韓信這個齊王不是劉邦自愿封的,而是被迫封的。這就為他后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人與人之間,不會改變的東西只有兩種,一是血緣關系,二是年齡差距,其他的都可以改變。韓信沒有認識到這點,出身貧寒又有懷才不遇經歷的他總是對劉邦的提拔感激不盡,總是認為劉邦相信他,而且認為劉邦對他的相信是永恒的,所以他不大注意君臣關系,他向劉邦要官證明了這一點,他藏匿劉邦的通緝犯更證明了這一點。鐘離昧是項羽的部下,與韓信私交不錯,卻是劉邦通緝的戰犯。韓信任楚王,藏匿鐘離昧于楚,劉邦聽說了,命令他抓捕鐘離昧,雖然他最終將鐘離昧獻于劉邦,但這件事顯然給他自己涂上了污點。他的志向是裂土分侯,不是當皇帝,但在楚國他到各縣視察時動用部隊,這又犯了大忌。也許他只是想讓自己排場排場,讓人看看當年落魄的他如今有大出息了,但劉邦可不這么想。有人告韓信謀反,劉邦未經調查立刻就相信了,或者說并不相信,但聽不得這樣的話。皇帝都是這樣,他們忍得了部下貪錢貪色,但毫無例外地絕對忍不得部下謀反。只要有人告部下謀反,皇帝肯定要有動作的,不管被告的部下是真謀反還假謀反,也正因為如此,誰要想整垮一個人,特別是想整垮一個才能出眾又功高蓋世的人,告他謀反是最有效的手段,比核武器的威力都要大。韓信最終由劉邦的戰將變成了劉邦的囚徒。
戰場上,韓信節節勝利;政壇上,韓信步步失敗。他看透了戰爭對手項羽,卻沒能看透領導劉邦。更讓人感嘆的是,他只有軍事才能,其他什么才能都沒有,在一些方面的表現甚至是弱智。劉邦罵他要官,他不知道;有人告他謀反,他不知道;劉邦借口考察云夢去抓他,他還是不知道。而他藏匿劉邦的通緝犯,劉邦很快就知道了。楚國那么大,他又是楚王,怎么連個通緝犯都藏不好呢?
可以說,韓信由劉邦的座上客最終變為階下囚,當然有劉邦屠戮功臣的因素,但也有他自己的因素。除了他讓劉邦覺得他是個危險分子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在勾心斗角的政壇上沒有朋友和盟友。有人告他謀反,劉邦問自己的鐵桿們怎么辦,鐵桿們爭著要去滅了他,竟然沒有一個人對他的謀反提出質疑。他被軟禁在首都后,不屑與大將周勃、灌嬰等為伍。他常從呂后的妹夫、大將樊噲家門前路過,有一次樊噲很恭敬地跪拜送迎,以韓信光臨其舍為榮,沒想到韓信竟然說他咋和樊噲這樣的人混到一塊去了。他這樣認為,怎么會有朋友?沒有朋友又為皇帝所疑,怎么能在政壇上立住腳呢?
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夫人。這幅對聯感嘆的就是韓信。“一知己”指蕭何,“兩夫人”指漂母和呂后。其實,成就韓信的還另有其人,最后滅了韓信的,也另有其人。成就韓信的除了蕭何還有劉邦,蕭何再鼎力推薦,要是劉邦死活不肯重用韓信,推薦就沒有價值了,韓信也就沒有機會以他的才能導演戰爭了。滅了韓信的,除了呂后和蕭何外,恐怕還有兩個人:劉邦和陳平。先說陳平。有人告韓信謀反,眾將爭著要滅韓信。劉邦連個屁都沒放,因為他知道,眾將的軍事才能加在一起也不及韓信的三分之一。后來他問計于陳平,陳平出主意讓他到云夢考察,趁機抓韓信,劉邦依計而行,果然輕輕松松就抓住了韓信。陳平果真厲害,沒讓劉邦動一兵一卒就把問題解決了,順便還為大家創造了一次公款旅游的機會。要知道劉邦平定其他幾個王的叛亂,可是費了一大番功夫的。由此來看,韓信應是垮在陳平手里。最終決定干掉韓信的,歷來被認為是呂后和蕭何,我倒認為是劉邦。劉邦出差離開了京城,呂后和簫何以韓信謀反為名殺了韓信。要知道,劉邦軟禁韓信好幾年都沒有殺他,而那時呂后還沒有掌權,怎么敢自作主張殺了劉邦不殺的人?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劉邦故意出差,借老婆和老臣的手來殺韓信,以免天下人說他老劉不夠意思。
韓信的一生是輝煌的,也是悲慘的。之所以悲慘,他自己有相當大的責任。有了問題,我們不能總是找客觀理由,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才是最根本的。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