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里結出“翻身果”
摘要:臨到余仁龍時,他就是不要低保。初冬的陽光格外溫暖,站在花生垛前的余仁龍掐指算了起來:“西瓜賺了3萬多元,花生賣完也能賺3萬多元,5000多斤玉米喂雞賺錢,農閑了還要開三輪車到街上賣水果賺點兒零花錢。
記者 楊軍民 通訊員 王化遠 孫 浩
“我主要靠流轉別人的100多畝土地種花生、種西瓜,今年秋季能賺七八萬元,脫貧沒問題了……”近日,正陽縣彭橋鄉板橋村村民余仁龍站在裝袋成垛的花生果前,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今年35歲的余仁龍一家5口人,父母都是先天性盲人,無法下地干活。10年前經人介紹,余仁龍結婚,后生養了兩個兒子。妻子智障、父親目盲、孩子年幼,致使他一直沒能外出打工,家里一度陷入雪上加霜的困境。
2016年,他家被評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有4口人享受了低保。臨到余仁龍時,他就是不要低保。他說:“我們家總不能都讓政府照顧,總有一天會翻身。”此后,他刻苦鉆研,種過蔬菜、栽過蘑菇、養過土雞,但都是小打小鬧。
2017年,不甘老當貧困戶的余仁龍在村干部的幫扶下開始逐步流轉土地試種西瓜。每年春節過后,他就開始進行西瓜育苗栽培,一天到晚都閑不下來。春西瓜工序多、技術性強,他忙起都顧不上吃飯。到了2020年,余仁龍流轉土地達110畝。
今年夏收小麥賺了1萬多元后,余仁龍種了60畝花生、40畝西瓜、10畝玉米。一有空閑時間,余仁龍便向西瓜種植大戶和有種植經驗的人學習種瓜技術,打電話咨詢農業技術專家,通過電視、網絡學習西瓜的施肥、修枝、管護等技術?;ㄉ€要起壟種植、病蟲草害防治,收獲時天氣、雨水要順暢,啥事兒都不能耽擱。
初冬的陽光格外溫暖,站在花生垛前的余仁龍掐指算了起來:“西瓜賺了3萬多元,花生賣完也能賺3萬多元,5000多斤玉米喂雞賺錢,農閑了還要開三輪車到街上賣水果賺點兒零花錢。再 加 上縣、鄉對貧困戶的種植補貼和小麥收入,除去成本和承包費,這一年下來就能掙近10萬元。”
余仁龍靠著勤勞肯干翻身脫貧,甩掉了貧困戶的帽子,通過努力成了鄉里的脫貧致富典型。他開心地說:“是國家的扶貧政策和扶貧干部幫我脫了貧,是扶貧干部協調資金、流轉土地、提供技術支持,我才有信心走到這一步。”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