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共同富裕方向 扎實推動共同富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體會
摘要:《建議》提出,到2035年,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項長期任務。”
□ 翟書俊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習近平總書記針對《建議》強調了需要說明的七個“重點問題”,“關于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其中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隨著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們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向著這個目標更加積極有為地進行努力。”筆者謹就堅持共同富裕方向、扎實推動共同富裕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1 共同富裕是人類社會的共同理想
共同富裕是一個古老而又常新的話題,也是東西方國家都需要面對的一個難題。從某種意義上講,實現共同富裕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的共同理想。
孔子在《論語·季氏》中說:“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孔子認為,有封國的諸侯王、有封邑的卿大夫,不擔心財富少,而擔憂財富分配不均衡;不擔心貧窮,而擔憂不穩定。孔子還具體而生動地描繪了“小康”社會和“大同”社會的狀態。近代以來,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飯同吃,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圖景,孫中山先生提出要“創立民國,平均地權”,但民國建立了,地權卻未平均,共同富裕沒有實現。
古往今來,西方思想家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建立擺脫貧困、實現共同富裕的理想社會。柏拉圖的《理想國》、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康帕內拉的《太陽城》、約翰·羅爾斯的《正義論》等分別從國家制度、經濟制度、分配制度等不同視角提出了他們的見解。但他們的這些夢想都沒能成為現實。孕育于西方文化背景的馬克思主義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深刻闡述了實現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與制度要求,讓共同富裕具備了從美好的夢想變為現實的可能。
2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結底是要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
共同富裕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目標。按照馬克思、恩格斯的構想,共產主義社會將徹底消除階級之間、城鄉之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的對立和差別,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真正實現社會共享、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馬克思認為,在未來的新社會制度中,“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將如此迅速”,“生產將以所有人的富裕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創造出來的福利”。恩格斯認為,在社會主義制度下,“通過有計劃地組織全部生產,使社會生產力及其成果不斷增長,足以保證每個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得到滿足”。列寧也曾預想了社會主義的光明前景,認為“所有勞動者過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實現這一點,而且我們知道,社會主義一定會實現這一點”。
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把為民造福、實現共同富裕作為自己的目標。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同志指出:“現在我們實行這么一種制度,這么一種計劃,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強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強些。而這個富,是共同的富,這個強,是共同的強,大家都有份。”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曾說:“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中國共產黨追求的發展是造福全體人民的發展,追求的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3 共同富裕必須避免貧富兩極分化
《建議》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終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維護人民根本利益,激發全體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社會公平,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共同富裕,是各地區之間、城鄉之間協調發展的共同富裕,是國強和民富相統一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是我國現代化的重要目標之一,但共同富裕不是全體人民同時、同步、同等富裕,而是逐步實現的共同富裕,在這一進程中必須堅決防止貧富兩極分化。鄧小平同志指出:“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不同的特點,就是共同富裕,不搞兩極分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社會主義不是少數人富起來,大多數人窮,不是那個樣子。”貧富懸殊容易引發社會動蕩,這不僅在古今中外歷史上而且在今天高度發達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也屢見不鮮。以美國為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曾經不無遺憾地表示:“林肯曾說,美國是民有、民治、民享的,但現在的情況成了1%有、1%治、1%享。”美國聯邦參議員伯尼·桑德斯寫道:“在今天的美國,包括20%的兒童在內的4300萬人生活貧困,很多處于極度貧困中。”“大多數美國人生活艱難、對未來失去信心時,富人卻更富裕了,大部分新增財富都流入金字塔尖1%的富人之手。美國現在的貧富差距是主要國家里最大的,也是自1920年以來最大的。”自占領華爾街運動爆發以來、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之下,美國社會動亂頻發,貧富兩極分化是主要原因之一。
4 堅守初心使命、走共同富裕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目標。實現共同富裕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如一的根本價值取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向著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不懈努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把脫貧攻堅作為重中之重,使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就是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一項重大舉措。”從2012年到2019年,我國貧困人口從9899萬人減少到551萬人,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為0.6%,累計9348萬人實現脫貧。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稱贊:“中國是為全球減貧作出最大貢獻的國家。”2019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2015年增長39.9%,1.4億個家庭年收入達10萬元~50萬元,中等收入群體達4億人。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人民生活更為寬裕,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建議》提出,到2035年,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在共同富裕方面“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相對于“邁出堅實步伐”而言,顯然是更高、更具體、更明確的要求。《建議》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部分還提出,“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扎實推動共同富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建議》從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7個方面進行部署,提出23項新實事。《建議》關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表述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和奮斗目標,有利于我們在工作中積極穩妥把握,有利于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斷向前邁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項長期任務。”我們堅信,有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有黨中央堅強領導,只要我們努力根據現有條件把能做的事情盡量做起來做好,積小勝為大勝,不斷朝著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前進,就一定能夠如期實現《建議》設定的目標。
(作者系市委黨校副教授)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