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青春獻晚霞 愛灑敬老院
張群生
今年58歲的李華,是正陽縣永興鎮敬老院的護工。在這個普通崗位上,她干了30余年,歷經10屆鄉鎮分管領導、8任民政所長,送走了50多位五保老人。32年前,當時的永興鄉建起敬老院,經村支部推薦,26歲的李華當上了敬老院會計,每月工資70元。那時她剛從縣城知名企業皮件廠辭職,隨退伍的丈夫周華來到農村,是十里八村少有的俊姑娘。
很多人說,小李在敬老院干不了兩年就會走人。這話傳到李華耳朵里,她認為,誰家沒老人,誰不會老?與老人打交道沒啥不好。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此時的敬老院只有2名管理人員,她名譽上是會計,但看到敬老院一堆活,怎能袖手旁觀呢?
“我和院長管一個敬老院。我還要當廚師、做賬,服務14名院民,整天忙得連軸轉。”李華回憶說。第三年,她主動辭去會計職務,專門當護工。院民發展到18名,他們各有各的個性,稍有不如意,輕者撅嘴瞪眼,重者惡語傷人。
有位智障老人以毛巾洗得不干凈為由,竟當著李華的面用毛巾把屎抹在墻上,李華把眼淚咽到肚里,洗過毛巾,又去擦拭墻上糞便,夜晚鉆進被窩哭了半夜。她幾次想撂挑子,可看到五保老人無兒少女、無依無靠,又于心不忍,在領導和丈夫的勸說下,又鼓起了勇氣繼續工作。
“侍候五保戶不僅要有愛心,還得能忍耐,這不是唱高調,是千真萬確的。”李華深有體會地說。
她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她每天起早貪黑、打掃衛生、端茶倒水、擦屎端尿,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她是妻子,也是母親,她無愧于五保老人,卻有愧于丈夫和孩子。她丈夫先后在鄉派出所、街道工作,整天也是早出晚歸,衣服臟了還得自己洗,兩個孩子更是在敬老院長大的。
家人都很理解和支持李華,丈夫忙里偷閑來敬老院幫忙,兩個孩子從小就知道為老人剪指甲。有了家人的支持,看到五保老人精神飽滿,李華發自內心地高興。看到老人生病,茶水不進,她的心像針扎一樣難受。老人病危,她像兒女一樣守護在身邊,老人去世,她邊哭邊為老人洗澡穿衣。
干過殯儀工作的人都知道,壽衣是比較難穿的,但多年來,李華慢慢摸索出了門道:先把壽衣一件件穿在自己身上,穿好后一起脫下來,再往老人身上穿,如遇肢體殘疾的,先穿殘疾部分。等把老人送到殯儀館火化后,再把骨灰安放到公墓,這時的李華要在公墓痛哭一場,臨走時還要為老人磕3個頭。30多年來,提起送走的老人,她都能一一說出他們的姓名。這雖是敬老院一位普通護工的平凡小事,卻彰顯了她極不平凡的愛心。
如今,李華已年近六旬,昔日的俊俏姑娘變成了花甲老人,但她那顆敬老愛老的赤誠之心沒有變。談起未來,李華激動地說:“現在丈夫退休了,孩子大了,我也輕松了。如果身體允許,我將為敬老院奉獻余生。”
責任編輯:魏甜甜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