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個小時不停歇 濮存昕大涼山打“洋麻將”
摘要:兩場論壇 “戲劇發生在任何地方” 11月12日上午出現在建昌古城大通門參與社區戲劇論壇時,現場圍坐的觀眾不少都是當地彝族群眾。
雖然馬不停蹄是常態,但中國劇協主席、表演藝術家濮存昕還是在抵達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的30小時內,參與了兩場論壇,看了一場戲,還順了一遍即將演出的大戲的詞……身為大涼山戲劇節的第一發起人、藝委會藝術總監的濮存昕,以大涼山速度助推著這個僅僅兩歲的戲劇節一路狂奔。
行程緊湊
早上6點多航班奔向西昌
此前濮存昕在深圳的三天也是行程滿滿的節奏,11月11日晚還在深圳福田“聽見美·朗誦月”活動的舞臺上,12日凌晨4點便從酒店出發,趕早上6點多的航班。
12日上午9點多抵達西昌后,即刻奔赴自己在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的首場論壇,參與社區戲劇命題的探討;當天下午觀看了戲劇節孵化劇目《隔離》的演出并參與演后談。
11月13日一早又在風景如畫的金粼沙灘主持了名為《戲劇發生在任何地方》的主題論壇,還現場朗誦了詩人郭小川的《祝酒歌》;吃過午飯便和導演唐燁、搭檔龔麗君開始為即將演出的《洋麻將》對詞……即使這樣的節奏,濮存昕依然不忘在排練間歇打開窗戶深呼吸,與周遭的一切融為一體。
兩場論壇
“戲劇發生在任何地方”
11月12日上午出現在建昌古城大通門參與社區戲劇論壇時,現場圍坐的觀眾不少都是當地彝族群眾。本是一身的疲憊,但濮存昕還是與眾人一起對“社區戲劇”構建社群凝聚力出謀劃策。他表示,“每個人的生活都含有戲劇性,就如同大涼山有很多美景,大家可以通過戲劇節來感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
當天下午的《隔離》是本屆戲劇節獨創“一劇兩演”的孵化劇目,濮存昕觀看的是涼山文旅推出的版本。演出后他稱,“編劇借助一個災難在寫對生活、生命、倫理的思考,兩個演員的臺詞量很大,說的也都是心里話。戲劇總是要給人留有余地,戲劇更是生活的反觀,這場演出足以說明戲劇在任何地方都會發生。”
11月13日一早,濮存昕又在背依邛海的金粼沙灘主持了名為《戲劇發生在任何地方》的主題論壇。其間,知名舞美設計、導演易立明表示,“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用‘戲劇性轉變’、‘戲劇性引導’這樣的短語,說明戲劇無處不在。但與人發生沖突時,如果把自己定義為戲劇,如果運用戲劇的方式,或許會讓事件發生轉變。所以戲劇可以發生在任何時代、任何地點,我們可以在戲劇中看到最善良的人,也可以看到最丑惡的人。”論壇結束時,濮存昕還在如畫美景中朗誦了《祝酒歌》,恣意忘情中也詮釋了“戲劇發生在任何地方”的論壇主題。
一心對戲
人藝的戲可以老不能舊
13日下午,在所住的屋內客廳,濮存昕、龔麗君和導演唐燁,伴著窗外的鳥鳴,坐在沙發上開始順讀《洋麻將》的劇本。11月17日、18日,該劇將作為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的重頭戲亮相,而此次也是該版在創排30年來首次走出京城。作為北京人藝的經典外國戲,一副牌里社會乾坤,導演唐燁說,“只有兩個演員,出行相對簡單,又是代表人藝水準的表演范本,也促成了此次大涼山之行。”由于這里的劇場沒有轉臺,因此唐燁說這次會有一個和以往演出都完全不一樣的結尾。兩個人撐滿全場,每副牌對應不同的臺詞。
雖然今年夏天才剛剛演出過,但幾個月沒演,臺詞還是稍有生疏,濮存昕甚至忘記了自己的角色其實叫馬丁。即便只是對詞,兩位演員也頗為投入,不時傳來濮存昕啪啪拍桌子的聲音。唐燁也爆料,這些年已經打壞了兩根拐棍和一張桌子了。在這版之前,于是之和朱琳兩位藝術家的版本曾經被稱作表演教科書,但濮存昕和龔麗君還是打出了更當代的“洋麻將”,“當時的演出有那個時代很強的印記,人藝的戲可以老,但是不能舊,這是一個可以讓年輕人在臺詞上學習老戲的劇本,喜劇因素也是我們在排練時從劇本中解讀出來的,不用完全按著前人的腳印走。”濮存昕稱。龔麗君也表示,“演員的表演其實是一種本能的沖動,到了這個年齡,本心本性本我才好看。”
文/本報記者 郭佳 統籌/劉江華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