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市第十小學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
摘要:“魔術雜技進校園”活動,開闊了同學們的眼界,激發了同學們對魔術雜技的喜愛之情,為民間古老藝術形式的傳播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駐馬店網訊(記者 周濤 通訊員 李莉)一條紗巾,吹口氣能變出一朵朵鮮花;幾段彩繩,眨眼之間,變成環環相扣的彩帶;一根棍子和一個盤子,瞬間變成流轉不息的獨特造型……這就是魔術賦予普通事物的神奇魔力。為弘揚我國魔術、雜技藝術文化的精髓,豐富孩子們的校園文化生活,11月9日,由《天中晚報》小記者部、市文聯等單位共同主辦的“雜技魔術進校園活動”在駐馬店市第十小學舉行,近二百名小記者享受到了一場文化生活的盛宴。
當天下午三點鐘,該校《天中晚報》的小記者們齊聚學校四樓會議室,觀看了這次演出。副校長龐春紅主持了這次活動,并與大家分享了她對魔術與雜技兩種不同藝術形式的理解。接著,帥氣的魔術師走上舞臺,只見他揮動著手中的一塊紅紗巾,頃刻之間,變成了一根“金箍棒”,同學們不由得“啊”出聲來。魔術師又把紅綢子塞進握著的拳頭里,吹完一口氣,一伸手,紅綢子變成一朵花,等他把這朵花用一塊布蓋上,再把布拿掉的時候,已變成了兩朵花!在場的小記者們瞪大眼睛,發出尖叫,想找出其中的秘訣,可是,更精彩的下一幕又開始了,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同學們紛紛驚嘆:難道魔術師的手指是金手指不成?他們怎們能在那么短的時間之內,將香煙、火苗這些東西發生這么奇妙的變化的呢?
兩個雜技演員帶來的雜技表演將技能技巧與滑稽表演融為一體,逗得小記者們哄堂大笑。一個個盤子在一根根棍子頂端快速地旋轉,仿佛是一朵朵綻放在樹枝上的奇異花朵,讓人驚嘆,又有些提心吊膽,生怕哪個盤子從棍子上掉下來摔碎似的。
壓軸的節目《變臉》更是讓小記者們喊聲震天,掌聲雷鳴。臺上的演員每變一次臉,臺下的小記者們都要歡呼一次,還有同學在一、二、三……地數著變臉的次數。演員變臉的速度,臉譜的圖案,都讓同學們大開眼界,贊嘆不已。
近一個小時的表演時間內,歡呼聲,掌聲,接連不斷,會議室里成了熱鬧的海洋、歡樂的世界。
“魔術雜技進校園”活動,開闊了同學們的眼界,激發了同學們對魔術雜技的喜愛之情,為民間古老藝術形式的傳播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