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農家女的土地夢
摘要:在花生播種上,由平地播種改為起壟播種,在今秋收花生時效果明顯,畝均增收花生米120斤。對糧、油進行深加工,創立自己的品牌,吸收更多的人實現就業,提高經濟效益。我們期盼桂梅夢想成真,也希望社會各界為桂梅圓夢助力。
桂梅在地里勞作。
在不少村民荒蕪責任田外出務工時,她反其道而行之,流轉土地500畝,每年生產小麥40萬斤、玉米20萬斤、花生米10萬斤、黃豆1萬斤,不但為糧食安全作出貢獻,而且自己獲利不菲。她說服3個女兒(其中兩個是大學生),放棄去城市創業的機會,回鄉搞農業種植。她就是汝南縣老君廟鎮老虎莊村村民桂梅。
文/圖 全媒體記者 鄧丹華通訊員 朱合順
養豬走上致富路
1966年,桂梅出生在汝南縣老君廟鎮老虎莊村,婚后生育3個女兒,一家5口人靠種12畝責任田維持生計。盡管夫婦倆辛勤勞動,苦心經營,但家庭經濟仍然拮據。為了增加收入,她在丈夫的支持下開始養豬。沒有資金就找銀行貸款、找親友借;沒有技術就向書本要,向養殖大戶學習;縣畜牧局、鄉畜牧站也經常有她向畜牧專家學習的身影。母豬投欄后,她把鋪蓋搬到豬圈里,觀察豬的生長變化,科學喂養,精心管理,冬天凍得手腳發麻,夏天熱得喘不過氣來,還要忍受著蚊蟲叮咬的痛苦。看到豬崽長得健壯,桂梅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桂梅養的母豬產仔率、肥豬出欄率都高于附近養殖戶。養殖規模逐步擴大,母豬存欄由5頭到30頭,年生豬出欄由50頭到500頭,年獲利潤由5萬元增長到25萬元。隨著養殖效益的增長,他們家蓋上了新房,添置了現代化農機設備及家電設備,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小康戶。
不能荒廢一畝地
近年來,農村出現不少責任田荒廢現象,深深刺激著桂梅的心。土地荒廢,生產不出糧食就會影響人民群眾的生活。她暗下決心,不能荒廢一畝地。在得到丈夫的支持后,她賣掉母豬和生豬,扒掉豬圈還原農田進行耕種。她將荒廢田及家庭勞動力弱農戶的責任田流轉過來,并逐年增多,從2017年的64畝,到2020年的500畝。她動員弟弟、女婿都參加土地種植,成立了馬立德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立足農業求發展,德行天下惠民生。桂梅把養豬所得利潤全部投入農業種植上,購買了拖拉機、播種機、收割機、烘干機,建了糧食儲存庫,種植、收割、儲存全程機械化。
桂梅的初心,也有人不理解,對她說:養豬養得好好的,又去種地,瞎折騰。還有人說:3個閨女都成家了,自己還沒明沒夜地干,圖個啥?桂梅說:我就是不忍心看著土地荒廢。
桂梅深知進行土壤改良是實現糧食增產的重要舉措。為此,她請農業專家到田間對土地進行把脈問診,尋求糧食增產良策。根據土壤狀況,在肥料使用上,從普通肥料轉向含腐殖酸、鋅腐酸、有益菌的肥料。在管理方式上,從以前普遍補充大量元素氮、磷、鉀轉向補充微量元素硼、鉬、鈣上。她與袁隆平研發團隊中博惠科科技有限公司簽訂百畝土壤改良劑項目合同。示范田由袁隆平院士團隊骨干秦教授親自設計,中博惠科科技公司經理樊堅定監督實施,不施化肥,不用農藥,回歸自然。如果示范田低于普通單產,中博惠科科技有限公司進行賠償,高于部分歸示范戶。縣科協科普志愿者儲鶴鳴、張金發協助樊堅定全程參與,并于10月23日圓滿完成播種任務。桂梅還與河南省天中種子有限公司簽訂百畝種子試驗田合同,項目順利實施。
改變傳統種植模式,實施科學種植新方法。在小麥播種上,變南北方向播種為東南斜8度方向,這樣播種通風透光,每天可延長兩小時光照,畝均增產100斤。在花生播種上,由平地播種改為起壟播種,在今秋收花生時效果明顯,畝均增收花生米120斤。附近群眾對此交口稱贊。
桂梅辛勤的付出得到了回報。她種的425畝小麥,在遭受風、旱災害的情況下,畝產實現1000斤。她種的玉米、花生、黃豆在遭受自然災害的情況下,均獲得了好收成。
三個女兒都“姓農”
桂梅把振興農業的希望寄托在3個女兒身上,在培養女兒上煞費苦心。她經常給女兒講農村的發展前景、農業的地位、土地的重要性,培養孩子熱愛農村,心系農業,做一名振興新農村的合格人才。女兒理解媽媽的心思,發奮學習,刻苦努力。填報高考志愿時,女兒按照母親的意愿,從第一志愿到第三志愿,選擇的都是農業。大女兒馬文娟鄭州畜牧專業學校畢業后,與愛人在漯河、南陽辦起了千頭養豬場,實現年出欄生豬3000多頭,養殖發展前景樂觀。桂梅動員女兒女婿把養豬場遷到家鄉,得到女兒女婿的積極響應,場地選擇正在進行中。2021年養豬場建成后,桂梅種養結合的夢想可以變為現實。
二女兒馬清清高中畢業后,遵照母親的意愿在種植業上打拼,先在縣城附近承包40座大棚,積累經驗,豐富知識后,在自己家的責任田里建起了蔬菜大棚,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三女兒馬慧敏河南農業大學畢業,婚后把丈夫也帶來了,投入母親的合作社從事農業種植。土壤改良、調整種植結構都是在女兒女婿的指導下進行的。女婿畢業于河南農業大學農機系,能操作、修理各種機械設備,且忠厚老實,踏實能干。女兒聰慧,胸懷寬廣,善于言談,是推廣科技種植的難得人才。看到全家人在農業戰線上取得的豐碩成果,桂梅感到無比的幸福和自豪。
美好的發展愿景
談到今后的打算,桂梅顯得特別自信和堅定。她說,自己有3個目標:一是實現流轉土地1000畝,走集約化經營的路子,每年向國家提供小麥100萬斤、玉米50萬斤、花生黃豆油料作物30萬斤。二是實現無公害糧食種植。凡是合作社種的糧食,不施化肥,不用農藥,全部使用有機肥,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為國家提供優質糧油。三是走種植、養殖、加工有機結合的路子,要有自己的養殖場、面粉加工廠、油料加工廠。對糧、油進行深加工,創立自己的品牌,吸收更多的人實現就業,提高經濟效益。我們期盼桂梅夢想成真,也希望社會各界為桂梅圓夢助力。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