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威濤:被“罵大”的越劇藝術家
摘要:在茅威濤看來,打造越劇IP是一個長期工程,未來的路會很難走,“但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們建小百花越劇場,進行駐場演出,就是要為越劇在現代社會的傳承傳播闖出一條路來”。在小百花越劇場的官網上,可以看到關于茅威濤的個人介紹。
【走近文藝家】
她被譽為當代“越劇第一女小生”,曾三次摘得中國戲劇梅花獎;她是戲曲改革先鋒,打破了傳統越劇“才子佳人”的內容框架,創作了《孔乙己》、新版《梁祝》《二泉映月》《寇流蘭和杜麗娘》等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她說自己是“罵大”畢業的——從開始越劇實驗改革到如今嘗試打造越劇文旅IP,幾乎沒有一次不“挨罵”,但她在“挨罵”中不斷為越劇探索出新的可能,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你們要把我的眼淚逼出來了!”一年前,在小百花越劇場的黑匣子劇場,一身深色衣裙的茅威濤面對粉絲們的聲聲告白,在明亮的舞臺燈光下悄悄拭了好幾次眼角。那一刻,坐落在西子湖畔、保俶山下的小百花越劇場終于破繭成蝶,茅威濤也開始轉向新的人生舞臺。在此之前,即將迎來從藝生涯第40個年頭的茅威濤卸任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團長,轉型成為由阿里巴巴集團、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等幾家單位共同投資組建的百越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董事長。小百花越劇場正是百越文創運營的首家實體劇場。
茅威濤一直是個大膽的創新者,從國有文藝院團負責人到實體劇場的運營者,這不是她第一次勇敢突圍,盡管每次總是伴隨著質疑聲。“自從我開始越劇實驗改革,幾乎沒有一次進行新嘗試是不挨罵的。”提及質疑聲,茅威濤并不避諱,她眼神清澈,笑語朗朗,稱自己是‘罵大’畢業的,“愿意為中國傳統戲曲探索出更多可能性以吸引更多當代年輕人”。
茅威濤也曾困惑過、掙扎過。早在二度獲得梅花獎,在外人看來風光無限的時刻,舞臺下的她,就陷入了深深的焦慮。“我不愿當一位僅僅復制美的演員。接下來怎么辦?”于是,她剃去一頭秀發,不再滿足于在越劇舞臺上扮演傳統的白面書生,而將目光轉向越劇男性形象的創新。在她的嘗試和探索下,孔乙己在月下踽踽獨行,莎士比亞戲劇中的寇流蘭“遇到”湯顯祖筆下的杜麗娘,人們這才發現,越劇還可以這樣演。
茅威濤的探索自然遇到了質疑。老戲迷愛看干干凈凈的年輕公子,當茅威濤剃了頭駝著背,戴上墨鏡蓬頭垢面時,老戲迷不禁產生了幻滅感。茅威濤坦承,為了搞創新,有時候確實有些“冒進”,甚至給人以離經叛道的感覺。好在時間是最好的試金石。茅威濤和小百花創排的《孔乙己》20年前不太被人接受,但今天卻有很多人呼吁她重排。還有他們創排的《西廂記》,20多年前在上海被罵得很慘,可若干年后進行全國巡演時,當年被罵得最慘的內容,卻贏得了很多觀眾的掌聲。
如今,身份的轉變讓茅威濤轉向了更廣闊的事業空間。相比于是否會引發爭議,茅威濤更關心的是年輕人的喜好以及越劇的生存空間:“我們不能光靠政府養著,那樣越劇的路子只會越走越窄。做實體劇場,就是要把跑碼頭走江湖轉換成駐場演出的方式。”
2020年元旦,小百花越劇場推出了駐場劇目新版《三笑》,茅威濤和導演郭小男直言不諱地宣稱,他們就是要打造網紅IP。評彈、現代舞、Rap、搖滾、越劇、滬劇、江南小調,這臺混搭了各種元素、融入社會熱點、允許拍照打卡的先鋒實驗大秀,面對的不理解和所承載的期待幾乎一樣多。
“在杭州,固定的越劇觀眾大約有兩萬人,隨著傳統觀眾的老去,守住前輩傳承下來的底子,養得起劇團就能活下去的時代已經結束。面對著大量城市新移民,要想讓越劇活下去、活得好,我們還要做很多事情,市場和票房只是第一步,我們真正想嘗試的是通過商業和互聯網實現更高效的文化傳播。”茅威濤說,通過駐場演出,把越劇及其作品打造成文旅IP就是其中重要一步。
在茅威濤看來,打造越劇IP是一個長期工程,未來的路會很難走,“但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們建小百花越劇場,進行駐場演出,就是要為越劇在現代社會的傳承傳播闖出一條路來”。她的夢想是,用每年200場的駐場演出,讓越劇成為杭州這座城市的一種生活方式,像龍井、西湖一樣,成為中外游客體驗杭州文化時必然要打卡的內容。
孜孜探索中的茅威濤將小百花越劇場和百越文創比作《圣經·舊約》中的“應許之地”,流淌著牛奶和蜂蜜,卻又逃避不了無解和迷惘。說到這里,她腰桿仍是挺直,可清澈的眼神里不知何時浮現出幾分迷茫。聊天過程中,她多次提到“困惑”和“焦慮”,不僅為自己,更多為越劇。
沒有人能夠準確地給茅威濤一個解答,或許茅威濤的心底有她自己的答案。
在小百花越劇場的官網上,可以看到關于茅威濤的個人介紹。在那里,她用“獲”“惑”“豁”三個字概括了自己的藝術生涯。“獲”那一欄羅列了她的作品、她的成就,以及各界對她的評價。“惑”則追問:我們要看什么樣的戲?傳統戲劇在創新中如何繼承?越劇有沒有下一個百年?最后的“豁”,是豁然開朗,講述了她這些年所做的創新實踐。
十月末的杭州,秋葉猶未盡落,干爽的天氣少不了暖陽晴空。剛從浙江嵊州越劇小鎮參加完中國越劇節閉幕式的茅威濤,在自家庭院曬著太陽小憩。各種活動的奔波讓她添了倦色,執壺澆花的動作卻始終保留著幾許隱士的淡然。幾天后,她還將出席“世界看見·詩畫浙江”海外推廣文旅金名片展示周,繼續為越劇的推廣尋求契機。
但為君之故,翩翩舞到今,為越劇,為明天。今年是茅威濤從藝生涯的第四十一個年頭,理想不老,本真未變。
(作者:褚詩雨)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