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跡2》為何改頭換面變網播
摘要:然而,天有不測風云,當時的范冰冰涉及“偷稅漏稅”事件,《爵跡2》官方以“技術問題”為由宣布撤檔,《爵跡2》由此沉寂。2018年,《爵跡2》上映前的預售票房不足8000萬,很多網友當時就吐槽該片的特效太渣,可見,當時的市場對于郭敬明的電影已經出現審美疲勞,甚至不乏抵制。
時隔兩年,郭敬明的電影《爵跡2》終于又出現在公眾視野。日前,騰訊視頻官宣電影《爵跡2》更名為《冷血狂宴》,由影院放映變為網絡播出。這部投資7億的影片最終成為了“網大”,令外界感到有點意外。不過,結合之前《爵跡1》的口碑來看,《爵跡2》選擇網大也不失為一個明智的策略。
《小時代》風格已引發審美疲勞
郭敬明最近因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2》引發種種爭議而頻頻上熱搜,他的電影其實也一直難以獲得觀眾的一致肯定,質疑聲頗多。
外界對于他最初的《小時代》狂攬票房還是比較包容的,畢竟契合了年輕人的某種觀影需求。但是,他隨后的作品依然走華麗而空洞的風格、毫無成長,而且偏于物質炫富的價值觀,使得觀眾們對他的支持率明顯降低。
2016年,郭敬明拍攝了投資1.5億的《爵跡1》,票房僅僅3.8億,豆瓣評分只有3.9分,一度創國產劇新低。影片雖然由范冰冰、吳亦凡、郭采潔、林允等大咖主演,但是浮夸的架構、龐雜的故事、粗劣的特效制作水準讓很多觀眾覺得電影的“糜爛”令人發指。
然而,倔強而自信的郭敬明早早就宣布了《爵跡》的第二部已與《爵跡1》同期籌備,還將第二部的制作成本追加至7億。演員陣容也依然顯赫,有范冰冰、吳亦凡、陳學冬、郭采潔、陳偉霆、林允、王源、王俊凱、易烊千璽、汪鐸等。
《爵跡2》曾在2018年5月發布定檔信息,并計劃于當年7月6日正式上映,隨后概念海報、預告片、主題曲MV等宣傳物料也紛紛上線。然而,天有不測風云,當時的范冰冰涉及“偷稅漏稅”事件,《爵跡2》官方以“技術問題”為由宣布撤檔,《爵跡2》由此沉寂。
更名網播是最好選擇嗎?
退一步說,《冷血狂宴》就算是在院線上映,恐怕也不能取得滿意的票房。2018年,《爵跡2》上映前的預售票房不足8000萬,很多網友當時就吐槽該片的特效太渣,可見,當時的市場對于郭敬明的電影已經出現審美疲勞,甚至不乏抵制。
更何況兩年來,中國電影市場又出現了新的變化,新主流大片崛起、現實主義題材備受關注,普世價值成為作品的“硬核”,人們希望在大銀幕上看到平凡人坦蕩的胸懷與擔當,看到人性中閃耀的光芒,而不是物欲、自戀和病態的華美。而《冷血狂宴》雖然也試圖在探索“真人CG巨制”,但郭敬明歷來的風格不會使得該片與《爵跡1》相比有太多的顛覆和改觀。
轉戰網絡并不能說是“失敗”
雖然電影人追求的是自己的作品能在大銀幕上呈現,但是,《爵跡2》轉戰網絡并不能說是一種“失敗”。在疫情期間,網絡放映已經成為了作品播出的一個拓展渠道,而且不乏“網大”影片取得可觀收益。比如,今年3月19日上線的《奇門遁甲》分賬票房突破5300萬元,登頂分賬票房冠軍寶座。截至5月初,上線的網絡電影中有25部分賬票房破千萬,可以說,經過這么多年的歷練之后,網絡電影也慢慢有了自己的用戶,形成了規模。而《冷血狂宴》在網絡上也許能夠制造出話題度和點擊量,就算是口碑不佳,但對于一個流量至上的時代來說,也是一種“存在感”。
對于創作者來說,市場都應該給予相應的尊重,從這點來說,觀眾也當然希望郭敬明能夠導演出更好的作品,希望每一位電影人都能夠“步履不停”。
但僅從《爵跡2》來說,它的回歸也確實映射出了電影市場的巨大變化,這也是一種可喜的現象,說明中國電影的觀眾在進步,市場并沒有被商業所吞噬,人們對于什么是好電影已經有了更清晰的認知,那種憑借著明星陣容和大投資就換來票房的日子已經成為過去。
文/本報記者 肖揚 統籌/滿羿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