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 話劇《深海》獻演東藝
摘要:中青報·中青網:《獨家記憶》展現一個宿舍4個女生的故事,《棋魂》又刻畫了一群熱愛圍棋之人的面貌,你是否對群像創作有點偏好?劉暢:《獨家記憶》是一種純群像的寫法,我想展現她們那個人生階段的橫切面,4個女生的角色互為映照和參考,能讓更多觀眾產生共鳴。
“我希望我們國家的核潛艇能永遠藏于深海!”舞臺上,聚光燈下,一頭白發的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鞠月斌飾)感慨道。從他自外交官那里拿到兒童玩具核潛艇模型,且以算盤計算出水滴形核潛艇的所有數據,乃至30年與父母兄弟斷絕音訊被誤解為“不孝”……對于他一輩子投身的事業,最終卻發出對于世界和平的呼喚。上周末在東藝上演的廣東省話劇院的話劇《深海》,聚焦90余歲的“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黃旭華。
深潛三百米的前夜
廣東省話劇院院長、劇中黃旭華妻子李世英的扮演者楊春榮透露:“我們創作這個人物特別難,因為一采訪這對夫妻,就發現幾乎所有的工作事物都不能談,涉密。”所以,最終,與工作直接有關的點,就是“深潛”到300米。
黃旭華是隨著核潛艇一起下潛的首位總工程師。在接近極限之際,核潛艇從280米起,以五米甚至一米的速度緩緩“探底”。黃總工程師因為巨大壓力而眼底、耳朵等處滲血。潛心研究13年,全部國產的核潛艇,是對毛主席“一萬年也要搞出核潛艇”的答卷!
全劇最動人的戲,就在深潛前夜,黃旭華與妻子兩人的對手戲。妻子出于本能的愛,不希望他也登上核潛艇。1963年,美國王牌核潛艇“長尾鯊號”在潛入大海不到200米時就失敗了——100多位官兵無一生還。而黃旭華則為了鼓舞士氣,表達與戰友同進退以及對自己帶隊設計的核潛艇的信心,堅持登艇。其間,兩人回顧了12年來錯過父親過世等家中大事而遭到的誤解。最終,妻子被說服,滿懷深情地表示:“那我在家放著你喜歡的交響樂,等你回來……”
“潛伏”三十年的回歸
全劇最令人悲欣交集的,則是黃旭華“潛伏”30年后的回歸。他是廣東揭陽人,畢業于上海交大,自1958年被秘密召集進京開始研究核潛艇后,直至1988年才能回到老家。期間,與家人的聯系,僅靠一個編號為145的信箱。父親至死都不知道兒子在做什么,而兒子寄給父親的錢被退回,其間花了半年……
這一幕開場時,先是潮汕英歌舞——潮汕民間流傳的懲惡揚善、吉祥平安的舞蹈。接著,一頭白發的黃旭華偕妻登場。臺口,另一位拄著拐杖、顫顫巍巍的老太太向他凝望。這就是黃旭華的老母親,她言語不多,不時以拐杖重擊地板,表達澎湃的心情。黃旭華拿出當年母親留給他的銀梳子,想跪下來給母親梳頭。誰料,母親激動地說:“我就知道兒子沒有忘記我!”她反而說,要替兒子梳頭。因為她明白:“對祖國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
嵌入十字型的圓環
舞美設計,不僅凸顯主題,也具有形式美——圓環外框勾勒出潛水艇橫切面的弧度,內里的十字鋼鐵結構,可以成為甲板欄桿、書房頂梁等等。在展現深潛之際,舞臺周圍的一圈冰屏,則好似儀表盤,時而穩定時而模糊……
最感人的,其實是謝幕之際,海軍部隊十余人喊著口令、踢著正步走上鋼鐵“十字”中的橫梁。軍人氣質、英雄氣概,一覽無余,看得觀眾內心澎湃。謝幕一點兒也不花哨,凡是廣東話劇院的演員一概鞠躬,凡是部隊編制的演員,一概敬禮。
聯想起黃旭華的獨白。有人問他祖國是什么?他這樣回答:“列寧說過,要他一次把血流光,他就一次把血流光;要他把血一滴一滴慢慢流,他愿意一滴一滴慢慢流。國家需要我一天一天慢慢流,那么好,我就一天一天慢慢流!”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