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屯村里笑聲多
朱屯村里笑聲多
記者 董凡 徐明霞
“有了產業,脫貧更有保障;有了工作,生活更加幸福;有了希望,日子更有奔頭……”這是現在流傳在朱屯村的順口溜。10月20日,踏著秋日的朝陽,記者來到遂平縣陽豐鎮朱屯村,感受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這里的貧困戶帶來的新生活、新面貌,見證朱屯村的新變化、新氣象。
家住朱屯村的柳二河今年53歲,是家里的頂梁柱。2006年,他因務工摔傷導致高位截癱,長期臥病在床,喪失勞動能力;兒子大學畢業后還沒有找到穩定工作;妻子劉梅既要照顧丈夫,又要打零工,家庭經濟狀況非常困難。
柳二河出事那年兒子15歲,剛考上高中,這對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村里得知柳二河家里情況后,因戶施策、因人施策,立刻制訂精準幫扶方案。
在村里的幫扶下,柳二河一家人重拾生活的信心。“村里給俺介紹了一份在家加工箱包的工作,有一份不錯的收入,同時也方便我照顧他。我們全家雖享受低保、教育資助、扶貧項目分紅等,但是不能一直靠國家救濟,可以通過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我感到自豪。”柳二河的妻子劉梅激動地對記者說。
“現在家里的房子也蓋起來了,孩子雖說在外面工資不高,但能保證自己的吃喝,不用俺兩口操心。我現在病情穩定,身體逐步康復,不像前些年躺在床不能動,不能為這個家作貢獻。就像兒子說的,活著家才像個家!感謝村里這些年對俺家的幫助,感謝國家的好政策!”柳二河說。
朱屯村的柳玉銀今年67歲,2005年腦出血,患腦血栓后遺癥,不能干重活;兒子柳朝陽36歲,患尿毒癥,需長期透析服藥;家庭經濟負擔主要由妻子梅延平一人承擔。
柳玉銀的家里有兩個病人,除此之外,家里還有個孫女需要人照顧。交談中記者了解到,早年兒子離了婚,身患重病的兒子無暇照顧年幼的孩子,照顧兒子的重擔就落到了老兩口身上。
村里了解到柳玉銀有養殖的經驗,積極協調各方力量,對柳玉銀家采取有針對性幫扶措施。
通過企業帶貧,柳玉銀有了自己的肉牛養殖場。“黨的政策好,特別是在村里的幫扶下,我從2016年開始養牛,現在已賣了10多頭,收入不少。”柳玉銀說。
村里還根據柳玉銀的意愿,幫柳玉銀建了個小賣部。“通過養殖肉牛和賣小商品,俺家真正實現了脫貧。”柳玉銀高興地說。
采訪結束,已近黃昏,朱屯村的路燈亮了起來,廣場舞的音樂響了起來,人們從家中走了出來,笑聲、鬧聲飄蕩在朱屯村的上空,越飄越遠。
責任編輯:王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