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運來:走上脫貧致富的“羊倌”大道
摘要: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努力,李運來的養殖技術日益熟稔,自家羊群在村里已經屬于最大規模。李運來笑著告訴記者,他如今的生活很充實,“主業”搞養殖,“副業”種莊稼,“兼職”泥瓦匠。
記者 王 歡 宋東風
秋日的陽光涂抹村頭,蔚藍的天空、碧綠的青山、潔白的羊群,勾勒著一幅美不勝收的畫卷。10月19日上午,在驛城區蟻蜂鎮魯灣村,一陣“咩咩咩”的聲音從不遠處的山坳里傳來,50多只山羊正在山坡間悠閑吃草,它們的主人李運來則向記者講述著自己專屬的“羊倌大道”,滿臉洋溢著幸福和甜蜜。
李運來這50多只山羊都是波爾山羊,體型大、生長快、產羔多。為養出好羊,他每天早出晚歸,與羊兒形影不離,不管是上山放羊、挑選飼料,還是給羊寶寶喂奶,乃至接生小羊,他都照料得無微不至。“黨和政府拉我一把,我要把山羊養得又肥又壯,這樣脫貧致富才光榮。”李運來說,早些年,他生活非常貧困,由于妻子是殘疾人,不能干重體力活,全家只有他一人具備正常勞動能力,家庭缺少經濟來源,2013年被列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借助國家扶貧政策的東風,李運來只用兩年多時間就順利摘掉了“窮帽子”,并且從最初20只山羊發展到如今50多只。他憑著自己勤勞的雙手走上了一條致富路,成為村里響當當的脫貧標兵。“李運來的脫貧意愿很強,積極性高,肯吃苦,很勤奮!”據蟻蜂鎮魯灣村黨支部書記李春興介紹,李運來起初并沒有什么養羊的經驗,面對自家羊群時經常手足無措,但是他愛學習,總向鎮里、村里一些養殖能手請教。什么時候添草、如何配制飼料、多久喂一次鹽,他都熟記于心,每天像照顧小孩一樣對待這些羊兒。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努力,李運來的養殖技術日益熟稔,自家羊群在村里已經屬于最大規模。
“每賣出一只羊,政府還獎勵200多塊錢呢。有了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我們當然要努力干嘍。”李運來笑著告訴記者,他如今的生活很充實,“主業”搞養殖,“副業”種莊稼,“兼職”泥瓦匠。除了養羊,李運來還承包了40多畝地,一年能增加3萬元左右的收入。農閑之余,他還會帶幾個工人攬些建筑上的活兒,給工地運運材料,給鄰里房子修修補補。總之,三份差事一年下來收入是相當可觀。兩年前,他把自家的房子重新裝修了一遍,還添置了一輛小汽車。
“缺錢不是窮,缺想法才是窮。”文化水平不高的李運來,卻講出如此令人動容的話。他說,村民們都夸自己名字起得好,“運來、運來”,時來運轉嘛!可是哪有什么運氣,幸福生活是靠自己奮斗出來的。
如今,李運來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家庭也越來越幸福,在奔小康的道路上真正實現了“加速跑”,為小康生活鋪平了自己專屬的“羊倌大道”。
據悉,大力發展養殖業只是蟻蜂鎮魯灣村助推產業扶貧、為貧困戶增收的眾多措施之一。與此同時,魯灣村還利用良好的區位優勢和自身資源,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和集觀光、采摘、農家樂于一體的鄉村休閑旅游業,以產業帶動經濟發展,建設“生態美、產業優、百姓富”的美麗鄉村。現如今,天藍地綠、水清路暢、景美業興、民富風正的魯灣村已成為蟻蜂鎮一張亮麗的名片。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