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一個也不掉隊——上蔡縣聚焦特殊群體兜牢民生底線
摘要:近日,在上蔡縣大路李鄉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中心干凈整潔的院落里,傳出朗朗笑聲。這是一個由30名病號、15名護工、2名廚師組成的溫馨和諧的“大家庭”,也是上蔡縣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小康的一個縮影。
記者 陳司 通訊員 曹耀強 肖喜鋒
秋日午后,暖陽高照。近日,在上蔡縣大路李鄉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中心干凈整潔的院落里,傳出朗朗笑聲。這是一個由30名病號、15名護工、2名廚師組成的溫馨和諧的“大家庭”,也是上蔡縣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小康的一個縮影。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上蔡縣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把貧困老年人、殘疾人等作為群體攻堅重點”的指示要求,聚焦特殊群體,兜牢民生底線,以托養中心、幸福苑、敬老院為載體,在扶貧、養老、助殘上下足“繡花”功夫,全力攻克貧困堡壘,確保全面小康一個都不能少。
托養中心暖人心
日前的一天清晨,在上蔡縣重陽街道南大吳社區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托養中心,剛剛侍候父親雷大超和另一名殘疾患者吃完早飯,護工雷獻春又馬不停蹄地忙著洗衣服、拖地,開始了一天緊張忙碌的生活。談起現在的生活,雷獻春掩飾不住內心的感激:“在托養中心真是比以前在家里強一百倍,俺父親得到了很好的照顧,我自己每月還有2000元的工資。作為兒女,能在這么好的生活環境里陪伴照顧著老父親、盡一片孝心,也是一種幸福。”
讓殘疾人更有尊嚴地生活,切實提高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2016年以來,上蔡縣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在上蔡試點探索、在全市逐步推開”的思路,在全國率先創新建立了“縣級統籌、鄉村實施、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模式,一站式解決了重度殘疾人員生活、護理、康復及其家庭脫貧的老大難問題。
在托養中心建設上,該縣整合鄉村衛生院(室)房屋資源,統一規劃設計、統一功能配置、統一外觀風格,并配齊相關醫療及康復設施器具。按照自愿原則,凡是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二級以上殘疾、日常飲食起居不能自理的人員,均可申請就近入住集中托養中心,其家庭成員優先聘用到托養中心擔任護工或廚師,每人每月工資2000元。
截至目前,上蔡縣共建成32個集中托養中心,入住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606人,解決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800多人,提供護理員崗位370多個,實現了符合條件者的全入住。重殘人員自身“吃穿住行康養”等難題得到化解的同時,其家庭也獲得了持續穩定的收入來源。
中殘聯主席張海迪兩次蒞臨駐馬店調研,并在2019年召開的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大會發言時,盛贊上蔡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工作經驗,稱其實現了“托養一人、解脫一家、脫貧一戶、溫暖一方”。2018年10月,上蔡縣因此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2019年10月,上蔡縣“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模式”成功入選“全球減貧案例”,并向國內外推廣分享這一成功實踐經驗。
幸福苑里話幸福
金風送爽,丹桂飄香。深秋時節,上蔡縣黃埠鎮小王營村白墻黛瓦、小橋流水,別具一番風情,讓人頓時心曠神怡。
在小王營村委附近,兩排4棟16套灰墻瓦頂的中式“別墅”格外引人注目,路邊一塊黃色大石頭上刻印著“幸福苑”三個大字。
“要說幸福,現在才是最幸福的年代!”吃過午飯,居住在幸福苑里的呂長山、呂天理、呂留妮等一幫老鄰居正坐在一個空場談天說地。以前,他們在村中的老房子居住,因年久失修,一到刮風下雨,就讓人無比擔心。如今,他們每家分到的保障房有30多平方米,統一規劃成“一室一廳一廚一衛”,各自還有一個小院。室內必要生活用具設施一應俱全。閑暇時,他們不是在室內看看電視、在院里曬曬太陽,就是到鄰居家串串門、聊聊天,日子過得十分愜意。
2018年以來,上蔡縣針對無贍養責任人的貧困五保戶、雙女戶等特困群眾的住房安全問題,用足用活危房改造相關政策,探索建設村級集中居住周轉性保障房,并統一取名“幸福苑”。
該縣先期在全縣19個鄉鎮的50個行政村建成保障房332套,已入住五保戶、雙女戶等特困戶332戶。今年,該縣又在15個鄉鎮的46個村建設幸福苑288套,為特困老人實現安居夢、安享幸福晚年創造良好條件。
敬老院中傳笑聲
在全國模范敬老院——上蔡縣楊集鎮敬老院,來自里灣村的霍國老人已經74歲了。自從2010年入住至今,他得到了無微不至的關懷照料。談及現如今的生活,霍國樂開懷,感覺又年輕了幾歲。
上蔡縣是九九重陽節的發源地、中國重陽文化之鄉,也是全國民政工作先進縣、全國敬老模范縣、全國老齡工作先進縣。目前,全縣有60歲以上老人23.5萬人,其中80歲以上老人2.3萬人、100歲以上老人95人。近年來,圍繞弘揚重陽文化、傳承尊老敬老美德,該縣不僅連續舉辦了17屆中國·上蔡重陽文化節,還持續加大投入、健全機制、創新舉措,不斷提升全縣養老服務工作水平。
民生連著民心。該縣在財政并不寬裕的情況下,按照60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量,以每人每年1元的標準撥付老齡工作經費;對80歲以上高齡老人,縣財政每年投入資金1600多萬元發放高齡補貼;針對農村五保1018名集中供養對象和5856名分散供養對象,每年投入資金3855萬元進行財政補助,并逐年遞增;每年投入資金400萬元,用于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和農村幸福苑日常運營。
該縣積極探索創新集中養老、互助養老、日間照料等養老模式,有效保障了農村老年人多種養老需求。2017年至2019年,先后投入資金1700萬元對全縣24所敬老院進行修繕提升,今年又投資560萬元安裝了自動噴淋系統,進一步強化了居住安全。特別是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該縣優先安排300余名農村分散供養特困老年人入住敬老院,實現生活環境、生活質量的雙重提高。
與此同時,該縣還結合農村危房“清零提升”行動,由縣文明辦、縣婦聯牽頭,在全縣倡議開展“接父母回家”活動。對獨居老人戶、村頭或地頭獨居戶、生產生活困難老人戶,分類施策督促子女“接父母回家”,讓親情回歸,共享天倫之樂。
責任編輯:魏甜甜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