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梓淇:“吉他兄弟”給年輕人打拼的力量
摘要:電視劇《吉他兄弟》劇照 “走回來”回鄉建設 在熱愛中實現價值 《吉他兄弟》拍攝地正安縣被稱為“吉他制造之鄉”,是全國最大的吉他生產基地。
由李舒執導,青年演員應昊茗、高梓淇、王汀等主演的電視劇《吉他兄弟》正在CCTV-8播出。該劇以貴州省正安縣吉他產業發展為創作原型,講述了“吉他兄弟”方清明、方清華從正安縣石竹村老家遠赴廣州吉他廠打工謀生,經歷重重困難,最終從打工仔變成吉他廠老板,又回鄉創業,打造民族吉他品牌的傳奇故事。
劇中飾演方清明的演員高梓淇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坦言,在選擇劇本時,自己對人物更為看重,“被《吉他兄弟》中真摯的兄弟情所感動”正是打動其接演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他希望通過該劇給年輕人更多打拼的力量,能夠帶動更多出去闖蕩的年輕人返鄉建設,振興家鄉經濟發展是他對這部作品更為看重的意義所在。
“走出去”離家闖蕩
在拼搏中收獲成長
劇中,弟弟方清華善于變通,敢想敢干;與之不同的是,哥哥方清明穩重踏實,善于鉆研。性格反差導致兩兄弟在創業初期矛盾重重。在高梓淇看來,“明華”兄弟從小相依為命,到了外面又一起打拼事業,雖然因種種原因產生過分歧,但最終依靠本身真摯的感情所在,讓他們一直緊緊地牽掛在一起,“我覺得方清明是一個特別穩重的年輕人,也是一個內心思想活動非常豐富的人,他會考慮前因后果,一些容易有危險、或容易出現問題的事情他都想在問題前面。他對自己要求嚴格,但對弟弟和家人很寵愛,甚至是寵溺,他會幫助他們實現夢想,我覺得這是方清明性格中偉大的一面。”
除了兄弟情,劇中對“明華”兄弟與母親林美心的糾結情感描述也頗為細膩。林美心為了養家糊口,在兄弟倆很小的時候就被迫南下廣州謀生,媽媽的不辭而別在年幼的方清明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傷痕,“為什么不養我們兄弟了,為什么就這么把我和弟弟扔下了”,“想親口問問媽媽”是在高梓淇看來,長大后的方清明背井離鄉南下廣州的原因之一。方清明雖然口口聲聲說“恨媽媽”,但始終血濃于水。高梓淇回憶,令他最費心思的一場戲,就是和母親終于相見的那一場。“清明心里有一份對母親的恨,恨她為什么拋棄兒子和家鄉,但他同時又激烈地期待這份應該有的母愛,在這樣的愛恨糾結下,我想了很久如何去處理這段感情和表演。”
新華網:為何接演《吉他兄弟》這部劇?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高梓淇:我本人是比較看重人物的,首先被劇本里真摯的兄弟情所感動,然后再看到劇本里更深層次的意義,其中希望出去創業的年輕人返鄉來支援自己的家鄉,帶動家鄉的經濟發展所做的事情就很有意義。
新華網:如何看待小鎮青年方清明這個角色?
高梓淇:我覺得方清明他是一個特別穩重的年輕人,同時他也是一個內心思想活動非常豐富的人,他會考慮很多前因后果,一些容易有危險、或容易出現問題的事情他都想在問題前面,所以他做事就比較穩重。他對自己的要求很嚴格,但是對弟弟和家人很寵愛,甚至說是寵溺,他都會幫助他們實現夢想,我覺得這方面是清明這個人物偉大的一面。
新華網:方清明的成長年代和你的經歷是否有一定的距離?拍攝時如何尋找年代感覺?
高梓淇:拍攝前我有去正安縣體驗生活,那個村子的感覺勾起了我兒時的記憶,很小的時候去過爺爺奶奶的農村老家,村子里住了很多人,我隱約記得他們大概穿什么樣的衣服,家的旁邊就有湖泊和小溪,廚房是那種風箱似的燒著柴火,這些記憶幫助我找到劇里一部分的年代感覺。
新華網:如何理解、演繹方清明、方清華的兄弟情?
高梓淇:清明清華親兄弟倆,他們相依為命一起長大,到了外面又一起打拼事業,有些如兄如父的感覺吧。這種感情到了后來,雖然因為不同意見產生了分歧,導致他們的感情有點所謂的“破裂”,但后來因為本身那種真摯的感情在,就一直讓他們緊緊地牽掛在一起。
新華網:劇中媽媽林美心當年離鄉闖廣州,對兩兄弟長大后離鄉闖蕩再到后來回鄉建設有何影響?
高梓淇:其實我覺得這是兩代人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的不同方式,母親那一代是因為當時確實沒有條件,所以她要到外面去掙錢養家,可能那時候沒有返鄉的概念吧。
后來兄弟倆,一開始也是面對同樣的問題,但是隨著國家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好,雖然他們在偏遠地區,但是現在農村條件也越來越好,只是沒有那么多人才愿意回家鄉,所以他們選擇返回去支援建設自己的家園。這是在不同時代背景下不同的兩代人,他們所選擇的自己的路,可能兄弟倆會有一些因為母親的原因而不想更多的人遠離家鄉吧。
新華網:對你而言,片中最費心思的戲是什么?
高梓淇:有一場戲是終于見到自己的母親,是我覺得最費心思的。因為清明心里有一份對母親的恨,恨她為什么拋棄兒子和家鄉,同時又激烈期待這份應該有的母愛,在這樣的愛恨糾結下,我想了很久如何去處理這段感情和表演。
新華網:從“走出去”到“走回來”,是如何拿捏人物的心理轉變的?
高梓淇:其實從清明一開始想要走出去的時候,他更想的是讓弟弟上大學,雖然媽媽從小就離開家了,雖然清明口口聲聲說“恨媽媽”,但是他還要去找媽媽,想親口問問她,“為什么不養我們兄弟了,為什么就把我和弟弟都扔下了?”這是清明“走出去”的任務。
再到“走回來”,清明在城里的吉他廠剛起步還不夠穩定,如果回到家鄉去辦理新廠需要很多配套設施,萬一這些跟不上,那廠子必虧無疑,也沒辦法幫助到家鄉的人們。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內心斗爭,到后來看到了政府給予回鄉辦廠的大力支持,同時也在弟弟的強烈愿望驅使下,讓清明感動,最后讓他自己也覺得我應該回去,回到家鄉。
“走回來”回鄉建設
在熱愛中實現價值
《吉他兄弟》拍攝地正安縣被稱為“吉他制造之鄉”,是全國最大的吉他生產基地。此次的劇情便是以正安縣真人真事為創作原型,結合正安縣的人文與地域特色,折射出當代創業者勇于創新,鍥而不舍的創業精神。
“我們走出去學到了很多東西,有這份能力的時候,為什么不回去建設自己的家鄉呢?”在高梓淇看來,回鄉創業既體現了自己的價值,又幫助了家鄉的人們,正是熱愛自己家鄉的體現,他希望通過這部電視劇可以鼓勵更多的有志青年回鄉創業,反哺家鄉,“感謝那些堅守家園的辛勤建設的人們,也更希望更多的人加入他們,我們手拉手一起向前走,共同建設自己的美好家園。”
新華網:正安縣被稱為“吉他制造之鄉”,在貴州實地拍攝有何感受?
高梓淇:真的是“吉他制造之鄉”呀,園區那里有50多個工廠,有機器批量生產的,有純手工生產的,還有很多給品牌代工的,也有自主品牌,各種各樣應有盡有,在正安縣的大廣場上都豎立著一把巨大的吉他雕像,吉他已經完全融入到正安縣的大眾生活里。
新華網:你的家鄉是怎樣的?能否簡單介紹一下?
高梓淇:我的家鄉是山西省太原市,很小的時候就老聽一首歌叫“人說山西好風光”。山西有很多歷史悠久的旅游景點,很多資源,還被稱為煤炭大省。然后還有很多的美食,山西的面食、醋文化、平遙古城的牛肉等等。歡迎大家來吃來玩!
新華網:這個電視劇里展現了家鄉的變化,你對家鄉的變化有哪些感受?
高梓淇:小時候的山西太原沒有太多高樓,人們也都穿得很簡單,灰灰的那種感覺。現在完全不一樣了,太原高樓林立,汾河灣兩岸特別漂亮,城市也越來越干凈衛生,看到家鄉越來越好我挺開心的。
新華網:對劇中展現的回鄉創業如何理解?
高梓淇:劇中的回鄉創業,我認為是熱愛自己家園的體現,我們走出去學到了很多東西,有這份能力的時候,為什么不回去建設自己的家園呢?讓父老鄉親都過上更好的日子,既體現了自己的價值,又幫助了家鄉的人們,所以我覺得從劇中體驗到的回鄉創業,不管是劇里還是現實,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新華網:你認為通過這部電視劇傳遞了怎樣的價值觀?
高梓淇:我覺得這部戲反映了起初在家鄉還窮困的時候,人們往外走找尋機會是可以理解的,但所有人都出去了,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收獲后,家鄉并沒有什么變化,所以希望那些遠離家鄉的人,能夠回來建設家鄉,讓家鄉變得更好,讓更多的人可以不必離開親人離開家鄉,可以跟自己的親人在一起過更好的生活。
新華網:并不是所有的回鄉建設這都能夠取得像劇中人物一樣的成功,你對于堅守在家鄉辛勤建設的人,有什么話說?
高梓淇:首先感謝堅守家園的辛勤建設的人,你們一直堅守在自己的家鄉,然后也相信大家都會回來一起幫助你們的,我們手拉手一起向前走吧,共同建設自己的美好家園。(文/蘇姍)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