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鄧大軍渡河處 脫貧攻堅戰猶酣
摘要:他領著我們,沿著汝河故道行走,探訪著港南村群眾脫貧的足跡。2019年,他投資60多萬元,流轉土地種植了100多畝彩紅楊,希望通過特色種植產生的效益引導村民發展特色種植。村里產業持續增多,村民增收的途徑也多了:谷莊生態旅游項目與合作社簽訂合作帶貧合同,每年帶貧4戶;
記者 梁靈芝 通訊員 宋超喜 楊琳琳
汝河彎彎曲曲,一路逶迤。港南村黃劉營就是汝河岸邊的一個小村,這個村位于新蔡縣余店鎮西南,與正陽縣油坊店鄉雷崗村隔河相望。從地圖上看,汝河從黃劉營西北而來,繞過黃劉營,又向東北、東南拐了個大彎,自黃劉營東面的張康莊村經過,一路串起李灣、楊灣、馬腦、張康莊、小雷崗、汝南埠,向東南蜿蜒流去。
這個大彎就像一個天然的大布袋,黃劉營到小雷崗這一河段,剛好就是這個布袋的入口。73年前的8月,正值漲水季節,汝河水深流急,河岸陡峭。當時,前有重兵堵截、后有追兵迫近、上有飛機轟炸,在綿延5公里的戰線上,我劉鄧大軍付出巨大犧牲,先頭部隊50000多人和200多輛軍車從張康莊村強渡汝河,擺脫了后方追兵,千里躍進大別山,為戰略反攻拉開了序幕。當年劉鄧大軍指揮部所在地黃劉營村,也因為這場戰役而揚名。
秋日正午,暖陽微醺。行走在這個小村,感受往昔的崢嶸歲月,探訪和平年代人們脫貧攻堅的故事,我們欣慰地發現,“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英雄故事同樣演繹在這里的脫貧戰場。
黃劉營村村民劉高山在青翠的河坡下放牧,幾十只波爾山羊愜意地吃著草,汝河故道水波不興。汛期已經過去,兩個月前水位最高處,大水漫過的痕跡依然清晰可見。
河面上,老楊灣大橋即將竣工,一輛吊車正在轟隆作響、緊張作業。新蔡縣余店鎮黨委書記吳振國告訴筆者,這里因為距離集鎮較遠,長期以來,群眾出行非常不便,村里的農產品賣價都要比別處每斤低0.1元~0.2元。老楊灣大橋建成后,這里就多了個出口,孩子過了橋可以就近讀書,村民趕集往來交易也方便多了。
黃劉營自然村所在的港南行政村轄6個自然村8個村民組,有村民583戶2120人,耕地2498畝。2017年以來,該村脫貧責任組組長、新蔡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副主任科員丁大山和駐村第一書記張劍平、村黨支部書記劉高產及村“兩委”干部扎實落實各項精準扶貧政策,使港南村發生了很大變化。
四十出頭的劉高產已經在港南村“兩委”工作了20多年,更以群眾帶頭人的身份參與、見證了脫貧攻堅以來村里發生的巨大變化。他領著我們,沿著汝河故道行走,探訪著港南村群眾脫貧的足跡。
港南村位置偏遠、交通不便,村民常年種植小麥和花生,以往除了農閑外出務工,沒有其他收入。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鎮、村積極發展產業,先后發展了特色種植、養殖產業,并通過政府引導等方法,鼓勵和引導村民就業增收。幾年來,先后有51戶198名貧困群眾實現脫貧。至2018年底,僅1戶6人未脫貧,貧困發生率0.28%。
“脫貧攻堅不能光靠國家扶持,發展產業才有持續增收的動力。”作為港南村的帶頭人,劉高產身體力行。2019年,他投資60多萬元,流轉土地種植了100多畝彩紅楊,希望通過特色種植產生的效益引導村民發展特色種植。
陌上花開香染衣,素手摘星霓作裳。在距黨群活動中心不遠的彩紅楊生產基地內,筆者看到,紅色、黃色、綠色的樹葉隨風搖曳、千姿百態,彩紅楊炫目的彩色在藍天映襯下美觀亮麗。“來年上市如果效益好了,我們會擴大彩紅楊種植規模,多搞幾種合作方式,讓更多村民一起增收。”劉高產說。
為了發揮群眾主觀能動性,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鎮、村大力推行“戶貸戶用”,鼓勵、引導有勞動能力和意愿的貧困戶創業、就業。2019年,港南村13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中93戶外出務工、26人從事公益性崗位。目前,全村1戶6人因病沒脫貧,在鎮、村引導下,該戶楊鐵鋼、楊明星外出務工,曹樹紅在村內公益性崗務工,已經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劉高山過去曾是個游手好閑、吃飽等餓的“懶漢”。在村里幫助下,他申請到銀行貸款,買來第一批5只波爾山羊;眼下,羊群從5只擴大到50多只,劉高山也越養越有勁。
村里產業持續增多,村民增收的途徑也多了:谷莊生態旅游項目與合作社簽訂合作帶貧合同,每年帶貧4戶;振營農機合作社項目帶貧17戶;中廠養魚合作社項目帶貧22戶。通過光伏發電、扶貧車間租賃,村集體經濟也改變了過去一窮二白的狀況,2019年,港南村集體收入收益12萬余元。
河埂上,道路正在鋪設。這兩年,隨著蛟停湖滯洪區項目的推進,平坦的水泥道路四通八達,港南村也實現了班車到村。今年,村里新修12公里道路,對老河埂進行了改造,老楊灣大橋即將竣工通車,徹底解決了村民的出行難題。“村民進城,說走就走了。當年國民黨用來阻擋劉鄧大軍的大河,再也擋不住兩岸群眾出行了。”劉高產笑著說。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