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的獎章
摘要:老爸身體素質好,家里開著燒餅油條鋪子,他是吃著燒餅油條長大的,身材高大,孔武有力,吃糠咽菜長大的農村兵和我老爸沒法比。
□ 李國寧
我的老爸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得了不少獎章。因為我在外地工作,妹妹在家照顧老爸。老爸剛去世時,我曾問過獎章的下落,妹妹說,她收藏起來了。于是,我就不再提這事兒了。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媒體上報道了很多紀念活動,尤其是前一段央視播出迎接抗美援朝志愿軍遺骸回國的新聞,看了之后,感慨萬千,想起了我的老爸,想起了他那些熠熠生輝的獎章。
小時候,我見過這些獎章,它們別在一個紅袖章上,放在一個箱子里,大概有七八個。造型圖案各有不同,印象最深的是和平鴿和八一組合的五角星。確切地講,我當時對這些獎章并不感興趣,我最想知道的是老爸在朝鮮戰場上打死了多少敵人。但是每當問到這個問題,老爸總是支支吾吾,顧左右而言他,這讓我很失望。在那個紅衛兵拿刀槍文攻武衛的年代里,我多么想讓老爸像電影里的英雄一樣,端著機關槍“突突突”地把敵人消滅一大片!即便不是這樣,殺死一兩個也行啊,也能讓我驕傲一把。兒時的英雄情結就是那么單純,所以老爸的英雄形象在我心中一直沒能樹起來。今天,我簡要地整理一下這些零零星星的記憶碎片,撫今追昔,以示緬懷。
1950年秋,一列滿載志愿軍戰士的火車從漯河出發開往東北。車上就有我的老爸。火車到了石家莊,停下來添煤加水。帶兵的老連長讓幾個戰士下車打飯、領衣服。石家莊是個大站,幾十道鋼軌,并列十幾輛火車,上有天橋,下有地道。幾個下車新兵轉了一圈,就找不到回來的路了。停車時間有限,他們遲遲不回來,老連長心急火燎。老爸是城里長大的,見過世面,機靈、老練,便自告奮勇下車找人。他輕車熟路,來去自如,不僅迅速找到了人,還領到了生活用品。老連長大加贊賞,當即任命老爸為臨時班長。事實上,車廂里幾十號人,相當于一個排長了。于是,每到一站,都由老爸負責引路、聯絡,跑腿、服務。就這樣,還沒到前線,老爸就已經嶄露頭角。
到了朝鮮后,他們的部隊要夜間泅渡青川江。臘月三十,天寒地凍。朝鮮的大姑娘小媳婦擁上來,扒志愿軍的衣服,沒有任何扭捏和羞澀,她們要給戰士們擦凍傷膏,志愿軍小戰士們哪見過這陣勢,紛紛躲避、拒絕。我老爸是過來人,結過婚成過家,老婆因為難產連同小孩都沒了(這也許是他出門當兵的一個原因)。老爸主動帶頭脫掉衣服,并說服小戰士們積極配合,迅速完成防凍防護,順利渡江。有一次老爸生病住院,我回老家看望他,他得知與我同行的同事是個轉業軍人,便興致勃勃地講起這一段,眼神和口氣里充滿了對朝鮮婦女奉獻精神的贊許和敬佩。
老爸所在的部隊是38軍114師342團的一個工兵營,主要任務是架橋、修路、挖坑道。老爸身體素質好,家里開著燒餅油條鋪子,他是吃著燒餅油條長大的,身材高大,孔武有力,吃糠咽菜長大的農村兵和我老爸沒法比。兩個人抬的石頭,他一個人抱起來就走;別人扛一個沙袋,他能扛兩個或三個。他說,他最恨美國的B29轟炸機,炸彈個頭大得要命,撂到公路上一炸一個大坑,飛機剛飛走,他們就得冒著硝煙和塵土沖上去,要用很多石頭和沙土才能填平。由于長期在隧道和坑道里受煙塵的熏蝕,老爸患了嚴重的眼疾。直到停戰回國后,才在哈爾濱趙一曼醫院做了手術。
老爸是個樂觀主義者。九死一生的打仗經歷更知生命的可貴。在朝鮮,有一次宿營在一家民房里,美軍的飛機俯沖掃射,對面炕上的戰友倒在了血泊之中,生與死就在那一米之間。初到朝鮮,天寒地凍,衣服單薄,埋伏在野外,老爸凍醒了,而身邊的戰友早已凍僵,再也拉不起來了。轉業后,在反右、四清和“文革”中,命運多舛,幾起幾落,但他不忘初心,樂天知命。在被打倒的日子里,他經常給我和鄰居的小伙伴講抗美援朝的故事,有他看到的和聽到的,還有他親身經歷的,這也許是在找心靈的慰藉吧。講了很多很多,也很生動,但那時我們年齡太小,似懂非懂,大多都記不住了。最令我們感興趣的是老爸會說朝鮮話(韓語),小伙伴爭相學說,他甚至還教我們唱朝鮮歌,至今我還會唱幾句。
回憶起來,老爸的英雄形象在我心中似乎還是樹不起來。但是,他從1950年入朝作戰到1953年停戰回國,連續經歷了五次戰役,也算是有始有終的老戰士了。他得了那么多獎章,一定立了不少戰功;他前線入黨、提干,肯定表現不錯;他與千千萬萬犧牲的和幸存的志愿軍戰士一樣,是我們共和國血肉長城上一塊堅韌的基石。
就在老爸去世前不久,我帶著女兒和洋女婿回老家看望他,老爸聽說孫女婿是英國人,特意穿上我給他買的老式黃色的馬褲尼警服,胸前戴著他的獎章,因行動不便,就穩穩地坐在那里,目光炯炯,精神矍鑠。女婿一見,重足而立,肅然起敬,悄悄對女兒說:“爺爺像個將軍!以后咱要經常來看他。”后來我問老爸:“孫女婿咋樣?”老爸口齒不清地說:“我在朝鮮,跟美國俘虜打過籃球,他們長得一樣哩!”現在想想,這爺倆初次見面的相互印象,還真有點意思……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