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素養66條(33-40)
摘要:《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應攝入250克~400克的谷類食物、300克~500克的蔬菜、200克~400克的水果。所以,應保持進食量和運動量的平衡,使攝入的各種食物所提供的能量能滿足機體需要,而又不造成體內能量過剩,使體重維持在適宜范圍。
33.使用衛生廁所,管理好人畜糞便。
衛生廁所是指有墻、有頂,廁坑及貯糞池無滲漏,環境衛生無蠅蛆,基本無臭味,糞便經無害化處理并及時清潔的廁所。使用衛生廁所,管理好人畜糞便,可以防止蚊蠅滋生,減少腸道傳染病與某些寄生蟲病傳播流行。推廣使用衛生廁所。家禽、家畜應當圈養,禽畜糞便要妥善處理。
34.講究飲水衛生,注意飲水安全。
生活飲用水受污染可以傳播腸道傳染病等疾病,還可能引起中毒。保護健康,要注意生活飲用水安全。保障生活飲用水安全衛生,首先要保護好飲用水源。提倡使用自來水。受污染水源必須凈化或消毒處理后才能用作生活飲用水。
35.經常開窗通風。
陽光和新鮮的空氣是維護健康不可缺少的。陽光中的紫外線能殺死多種致病微生物,讓陽光經常照進屋內,可以保持室內干燥,減少細菌、霉菌繁殖的機會。接受陽光照射能提高人體對鈣的吸收能力。勤開窗通風、保持屋里空氣流通,就可以避免呼吸污濁、有毒的空氣,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發生,維護健康。
36.膳食應以谷類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注意葷素搭配。
谷類食物是我國居民傳統膳食的主體,是人類最好的基礎食物,也是最經濟的能量來源。以谷類為主的膳食既可提供充足的能量,又可避免攝入過多的脂肪,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癥有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應攝入250克~400克的谷類食物、300克~500克的蔬菜、200克~400克的水果。37.經常食用奶類、豆類及其制品。
奶類食品營養成分齊全,營養組成比例適宜,容易消化吸收,是膳食鈣質的極好來源。兒童青少年飲奶有利于其生長發育和骨骼健康;中老年人飲奶可以減少其骨質丟失,有利于骨健康。建議每人每天飲奶300克或相當量的奶制品,對于高血脂和超重肥胖傾向者應選擇減脂、低脂、脫脂奶及其制品。大豆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必需脂肪酸、B族維生素、維生素E和膳食纖維等營養素,建議每人每天攝入30克~50克大豆或相當量的豆制品。
38.膳食要清淡少鹽。
食用油和食鹽攝入過多是我國城鄉居民共同存在的膳食問題。鹽的攝入量過高與高血壓的患病率密切相關。脂肪攝入過多可以增加患肥胖、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等慢性疾病的危險。應養成吃清淡少鹽膳食的習慣。建議每人每天烹調油用量不超過25克,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包括醬油、醬菜、醬中的含鹽量)。
39.保持正常體重,避免超重與肥胖。
體重是否正常可用體質指數(BMI)來判斷。成人的正常體重是指
體質指數在18.5kg/m2~23.9kg/m2之間。計算公式為:BMI=體重(千克)/身高(米)2。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腫瘤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進食量和運動是保持健康體重的兩個主要因素,食物提供人體能量,運動消耗能量。體重過高和過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現,易患多種疾病,縮短壽命。所以,應保持進食量和運動量的平衡,使攝入的各種食物所提供的能量能滿足機體需要,而又不造成體內能量過剩,使體重維持在適宜范圍。
40.生病后要及時就診,配合醫生治療,按照醫囑用藥。
生病后要及時就診,早診斷、早治療,避免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機,這樣既可以減少疾病危害,還可以節約看病的花費。在疾病治療、康復的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醫生的治療方案,積極配合醫生治療。要遵從醫囑按時按量用藥,按照醫生的要求調配飲食、確定活動量、改善自己的行為。不要亂求醫和使用幾個方案同時治療,更不能憑一知半解、道聽途說自行買藥治療。
(未完待續)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