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標準建設 高起點推進 努力打造農村集體聚餐安全屏障
摘要:目前,全縣已有360家餐飲單位(含20家農村集體聚餐定點飯店)接入了“互聯網+智慧監管”系統平臺,實現了對重點單位全天候無死角監控。聚餐的群眾足不出戶就可以利用系統平臺了解聚餐點的情況,同時進行監督,實現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的“共建、共治、共享”,推動農村聚餐規范化管理。
駐馬店網訊 (記者 范書畫 通訊員 王晉才) 9月25日,全省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領導干部培訓班召開,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馬林青出席并講話。會上,4個縣及1個鄉鎮政府負責人作交流發言。西平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張燕以《高標準建設 高起點推進 努力打造農村集體聚餐安全屏障》為題,介紹了西平縣在農村集體聚餐管理方面的做法,受到與會人員的一致好評?,F將交流發言轉載如下:
為保障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預防食源性疾病發生,近年來,西平縣針對農村集體聚餐散、亂、差和流動性強、管理難的特點,全面推進農村集體聚餐定點飯店建設,逐步探索出一條規范有序、監管高效、群眾滿意的農村集體聚餐監管和服務新模式,筑牢了農村聚餐食品安全屏障,確保了廣大農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嚴格標準,統一推進,打造規范的農村集體聚餐點
打造規范的農村集體聚餐點是保障農村集體聚餐安全的基礎。為推動農村集體聚餐點規范化建設,西平縣在充分調研、廣泛征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西平縣農村集體聚餐點規范化建設標準》,明確了“七有一接入”的基本要求,“七有”即:聚餐點要有符合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要求的規章制度;要有專職的食品安全管理員;要有高標準打造的涼菜間;要有足夠數量的120度以上熱風循環消毒柜;要有符合標準的食品留樣柜;要有正規穩定的供貨渠道;要有環境優美、安全舒適的就餐場所。“一接入”即:接入“互聯網+智慧監管(名廚亮灶)”系統。
在明確建設標準的基礎上,各鄉鎮選取規模較大,有接待能力的餐館作為農村集體聚餐點進行升級改造,市場監管部門提前介入,指導聚餐點改造硬件、提升軟件,從一開始就打牢基礎、規范管理。要求聚餐點全面推行6S或4D管理,采用分區分類分層分色、定位定容定量定線定流向的方式全面規范后廚管理。改造完成后,縣市場監管局統一進行驗收,符合標準的縣市場監管局統一授予農村集體聚餐定點飯店標牌,并在網上進行公示。目前,全縣已建成農村集體聚餐定點飯店20家,基本達到一鄉一點,基本滿足了農民群眾聚餐需要。
強化培訓,明確責任,構建全覆蓋的農村聚餐管理體系
構建責任明晰、統一高效、全面覆蓋的農村聚餐管理體系是保障農村集體聚餐安全的重要基礎。針對農村集體聚餐點多面廣管理難的特點,全縣每個村(居)委會均聘任1名食品安全協管員,一般由村(居)“兩委”成員兼任,具體承擔農村集體聚餐活動的登記報告和協助指導工作,每年縣政府安排財政預算經費40余萬元作為食品安全協管員的工作津貼,每人每月120元;要求農村集體聚餐活動舉辦者或承辦者提前3天向本村(社區)食品安全協管員報告。食品安全協管員要做好登記,并及時向鄉鎮辦市場監管所報告。對申報的農村集體聚餐按人員規模,實行分類指導:就餐人數在100人以下的聚餐活動,本村(社區)食品安全協管員向村(居)委會報告備案并進行現場指導;就餐人數101人至200人的,本村(社區)村(居)委會向所在鄉鎮(街道)政府報備,鄉鎮(街道)政府通知駐地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機構派人進行現場指導;就餐人數在201人以上的,本村(社區)村(居)委會向所在鄉鎮(街道)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機構報告,鄉鎮(街道)政府向所在縣(市、區)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機構報告,由縣(市、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機構備案并組織進行現場指導。每年初,縣食安委均與各鄉鎮人民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各鄉鎮與村委層層簽訂《食品安全目標管理責任書》,政府屬地管理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聚餐舉辦者第一責任逐級得到落實。目前,全縣共有鄉鎮市場監管所26個,基層食品安全監管人員230多名,共聘任食品安全協管員295人,初步構建起機制順暢、上下聯動、運轉高效的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監管體系。
為提升協管員素質和監管能力、強化聚餐點負責人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縣市場監管局定期對協管員和聚餐點負責人進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專業知識的教育培訓;食安辦對農村廚師進行培訓并經考試合格后核發農村廚師培訓合格證。2020年以來,已舉辦50余場次培訓班,培訓從業人員2000余名,切實增強了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自律意識和自律能力,實現了食品安全由“他律”變“自律”、以自律保安全的重大轉變,農村集體聚餐的安全基礎更加堅實。
廣泛宣傳,疏堵結合,正向引導農村集體聚餐行為
疏堵結合,正向引導是推動農村集體聚餐點建設,保障農村集體聚餐安全的有力舉措。由于農村流動廚師價格便宜,在偏遠地區仍有一定的市場,但存在很大的食品安全隱患。定點飯店建立以后,我縣積極擴大宣傳,利用廣播電視、微信平臺等媒體大力宣傳各鄉鎮掛牌的定點飯店,動員各村的食品安全協管員、鄉村干部積極引導村民婚喪嫁娶辦宴席盡量到定點飯店舉辦,不選擇食品安全沒有保證的流動廚房。
加大對流動廚房的整治力度??h市場監管局與公安部門聯動,以公安機關查處改裝車輛、無證車輛、無證駕駛為切入點,全方位打擊無照流動廚房。目前,公安機關已打擊處理5起,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基層市場監管所嚴查未經報備的群體聚餐行為,規范流動廚房的經營操作,建立流動廚師黑名單制度,加大對違規流動廚師的曝光力度,讓市場逐步淘汰流動廚房,讓到定點飯店聚餐逐漸成為主流,以一流的硬件件設施、規范的經營行為保障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
加大投入,構建平臺,創新農村集體聚餐監管方式
縣財政資金投入資金270余萬元,建立起一套功能齊備的“互聯網+智慧監管”系統,通過在農村集體聚餐飯店功能間安裝的高清攝像頭、語音對講系統及物聯網裝置,實現對農村聚餐點環境、人員管理、食品購進貯存、烹飪加工、餐具消毒、食品留樣等關鍵環節的實時數據采集、信息預警、違規行為自動抓拍。抓拍數據能直接推送到相關執法人員手機端并預警。執法人員能及時準確的糾章執法,可有效避免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通過“讓數據多跑路”達到“讓監管人員少跑路”,實現監管成本的最小化、監管效益最大化,切實解決市場監管部門“人少事多”的難題。目前,全縣已有360家餐飲單位(含20家農村集體聚餐定點飯店)接入了“互聯網+智慧監管”系統平臺,實現了對重點單位全天候無死角監控。
同時,西平縣的智慧監管平臺還推出食安寶企業端APP、個人端APP。農村集體聚餐點可以通過系統平臺推介自己的飯店,設置自己的房間信息、菜品信息,還可以接收預約訂單、菜品訂單,上傳自己的vr店鋪場景、房間圖片等,提高飯店的知名度,并實現網上管理運營。聚餐的群眾足不出戶就可以利用系統平臺了解聚餐點的情況,同時進行監督,實現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的“共建、共治、共享”,推動農村聚餐規范化管理。
責任編輯:霍瑞淇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